你要做的是吸收其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共同的地方,将其和圣人典籍结合在一起,又或者是充作圣人典籍的延伸。
甚至可以将其当成是学习了圣人典籍以后领悟出的新东西。
它终究会变成儒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取代儒学,又或者跟儒学分庭抗争。
我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跟整个儒学为敌。
你要做的,只是将其中的精华,变成我们的东西。
至于它来自何处,何人所作,亦或者带着什么样的标识,你无需关注。
你就算说那些东西是你学习圣人典籍领悟的,也不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
你若是能将其中的j精华融入到儒学当中。
我有的是办法让人忘了那些东西是西方来的。”
寇季说将西方学问中的精华融入到儒学当中,而不是跟儒学对立,王安石表情缓和了一些。
作为一个宋人,作为一个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的读书人,作为一个将儒家文化当成祖宗对待的人,他不愿意让任何学说取代儒学。
寇季也没有这个意思。
他在做贼,在偷人家东西中的精华,填补自己的不足。
而不是借着人家的东西,推翻自己的东西。
所以他不可能让西方学问和儒学对立。
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囊括了百行百业、百家学说的儒学体系,而不是一个只有圣人文章的儒家学说,更不是一个取代儒家学说的新学说。
儒家学说从诞生,到传承至大宋,也吸纳了许多东西,也改变了许多东西。
它是具有包容性的,但也拥强烈的排外性。
正是因为有强烈的排外性,使得儒家学说一直是一个学说,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儒学体系。
寇季现在要做的就是迫使它放弃排外性,开始吸纳其他的学说、学问,完整儒学体系。
在这个时代,寇季没办法摧毁儒学,建立新学体系。
所以他只能迫使着儒学自己吸收。
儒家学说诞生的前千年,学习的不是五经,就是六经。后几百年,扩充为四书五经。
来来回回就几本书,却治理着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
即便是有一些其他书籍出现,也只是这几本书的延伸。
几本书?
能供应一个王朝的需求?
能供应一个文明发展的需求?
如此不科学的行为,居然被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沿用。
不出问题,那才奇怪。
寇季现在需要的就是打破它,打破几本书对学问的约束,将其推到几千本、几万本,乃至更多更多。
构建一个不断延伸、不断扩充、不断发展的体系。
第0992章 遥远的西方局势
“学生可以一试,但成与不成,学生不敢妄言……”
王安石最终还是被寇季说服了,只是垂着头吞吞吐吐的样子,让寇季看着不自在。
“可有什么难处?”
寇季询问。
王安石仰头直言道:“学生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
寇季轻笑了一声,“那就算上曾巩好了。你和曾巩皆沿袭过新学,领悟过一些天地真意,再深究旧学,恐怕会生出怠慢之心。
曾巩擅书,又擅长为书籍做注。
有他在背后帮你找出西方学问和儒学的共通之处,更便于你行事。”
王安石听到寇季愿意让曾巩出面帮他,心里多了一丝底气,“司马君实虽然为人不堪,但也有几分才能,放在合适的地方,能派上大用场……苏轼腹有锦绣,虽然年幼,但只要稍作调教,以后一定会成为学生一大助力。”
寇季拍着座椅的扶手失声笑道:“你目光倒是毒辣,我门下除了你和曾巩外,就数苏轼最出挑。
以后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你能看重他,我很欣慰,说明你选人的眼光不错。
但是我不会答应。
我留着他还有用。”
“司马君实呢?”
寇季拒绝了王安石,王安石倒是没有失望,他知道苏轼年幼,寇季必然回护一二。
只是寇季只提苏轼,却不提司马光,他有些意外。
在王安石眼里,司马光人品上虽然有缺陷,但是才能和手段还是有的。
用好了也是一柄杀人利器。
寇季见王安石似乎很想用司马光,就直直的盯着王安石,认真的道:“你和曾巩都清楚,我不喜欢此人。
按理说,我一个总理大臣,跟一个平民小子计较,有失身份。
但此人缺陷极大,又刻意的交好你和曾巩,图谋必然不小。
我不反对年轻人有野心,但有野心没坚持的人,我不喜欢。
你若是要用此人,他应该会全心全意帮你,甚至还会获得你的信任。
但一旦他取代了你成为了新学领袖,很有可能会推翻新学,让你所有的辛劳都付之东流。”
王安石狐疑的看着寇季,他觉得寇季明显有些多虑了。
但是他却不知道,寇季并没有多虑,因为史书上司马光就是这么干的。
“先生,学生敢用此人,就有驾驭此人的手段。”
寇季见王安石信誓旦旦的保证,便点了点头道:“你有信心驾驭他,那便随你。我唯一能提醒你的就是,此人可用,但千万别将自己的高位让给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