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得做一些其他皇帝做不到的,落实我千古一帝的名头。”
寇季沉默了一下,直言道:“论容人之量、论心胸、论魄力,没有帝王能比得了你。你敢用权臣,你敢信权臣,你敢将一个拥有掀翻你帝位的权臣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比很多帝王强。
你敢分封诸侯王,也容得下诸侯王在外面开疆拓土,也比很多帝王强。
你有禅让之心,而且还是在最春秋鼎盛的时候,心甘情愿的禅让出皇位,这一点,纵然是秦皇汉武也比不了。”
赵祯点点头道:“比其他的,我比不过秦皇汉武,想要跟他们比肩,我就只能在帝位做一做文章。
我现在心里的想法很多,需要你帮我参详一下。”
寇季看向了赵祯,有些发楞。
赵祯也不忌讳刘亨和陈琳在场,果断开口道:“我觉得你给三院大院事定下的任期可以借鉴。
我想帝位或许也可以定下一个期限。
你觉得二十年如何?
三十左右登基,在位二十年,五十禅让帝位。
如此一来,那个位置上坐着的皇帝,始终都是保持着雄心壮志的皇帝,也是一个拥有着一定治国基础的皇帝。
纵然出一两个昏君,为祸大宋,也只有二十年。
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熬过二十年就好。”
寇季难以置信的看着赵祯,心里充满了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赵祯只是想禅让帝位,没想到赵祯还想给帝位加一个任期。
你这那是想当千古一帝啊。
你这是想成圣啊。
赵祯没有在意寇季的表情,他继续道:“不仅如此,朕还准备制定争位的条件。但凡是想参与争位的皇子,年满十八以后,必须外出任职地方官。
十二年内,谁能干出政绩,谁能坐到知府的位置上,谁就可以当皇帝。
若是有几人相争,那就比政绩,谁政绩卓越,谁登基。”
寇季沉吟着道:“年幼的会很吃亏……”
赵祯一脸不在乎的道:“谁让他出来的晚呢?年长者本来就有优势,依照此前的规矩,最先出来的嫡长子,可是会被满朝文武公举为皇太子的。
人家皇太子都没了,还不让人占点优势?”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说啥。
赵祯继续笑道:“还有,子嗣也是考核的一环。无子嗣,政绩在出色,那也不能登基。”
说到此处,赵祯笑眯眯的盯着寇季道:“四哥,如何?”
寇季陷入到了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赵祯提出的这个皇位继承制度,算是封建王朝中,最妥善的一个皇位继承制度。
皇子相争,年长者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弊端,很容易引起后宫争斗。
但是赵祯随后制定的规则又大幅度压制了后宫的争斗,那就是无子嗣不得继承皇位。
后宫中的女人掐来掐去,很容易对对方的孩子下手,最终导致皇帝无嗣。
但赵祯将年龄定在了三十左右。
依照大宋的早婚程度,三十左右孩子都好几个了。
再加上皇子要外出历练,三十岁之前,有十二年都在历练当中。
那些女人要斗,也是在外面斗。
但赵祯又规定了无子嗣不得继承皇位,那就算她们互相争斗,也不敢太狠,因为在她们的丈夫没有继承皇位之前,她们斗的越凶,她们的丈夫越不利。
后宫的争斗会大幅度削减,皇室子嗣诞生的时候也会免遭迫害。
赵祯确实想的已经很到位。
但是在寇季眼里仍旧有许多问题。
第1022章 一个崭新的人
赵祯提出的皇位传承的制度,是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到了外部。
各个皇子在离开了都城,到了地方以后,就会展开一系列残酷的争斗。
他们不仅会自己争斗,还会拉拢一大批官员加入到斗争中。
有很多官员会成为皇子们争权的牺牲品。
死来死去死的都是外人,皇族又不用死。
不仅不用死,有容人之量的皇帝还可以挑选其中一些英才,继续将其委以重任,进而加深皇权对地方上的影响,加强赵氏皇族对大宋的统治。
寇季不得不承认,赵祯已经彻底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帝王,他已经学会了用帝王的方式思考问题,也学会了用帝王的手段统治自己的疆土,同时也多了一些帝王该有的无情。
用一群官员的性命,换取皇族子弟安安稳稳的活下去,皇族不亏。
皇族不仅可以说不亏,甚至可以说是血赚。
因为皇族不仅能借此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还能借此让官员互耗,从而避免权臣的出现。
但此举皇族是赚了,但是大宋没赚,官员也没赚。
争夺皇位的皇子越多,对大宋的耗损就越大。
大宋很有可能在内耗中消亡。
此外,皇位传承不可能严格的把控年龄,寿命长的太上皇,有可能架空皇帝。
或许赵祯觉得,一个帝王的黄金年龄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
但寇季却知道,一个政客的黄金年龄,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
因为五十岁到六十岁的政客,眼光、手段、经验,都磨砺到了巅峰。
施政的时候可以确保收放自如。
所以五十岁到六十岁的政客,才算是巅峰的政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