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加重了语气,重复道:“是副枢密使!”
朱能舔了舔嘴角,低声道:“正的咱们也不敢想啊。”
寇季翻了个白眼,低声骂道:“出息……”
朱能嘿嘿一笑,也没有还嘴,催促着寇季道:“快跟我说说,里面有什么门道。”
寇季坦言道:“副枢密使的位置,空缺已久,以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可如今就不同了。我大宋先后征讨燕云、西夏,涌现出了不少将领。
一旦西夏被征灭,后面恐怕还要涌现出不少的勋爵。
如此多的将领涌现出来,自然需要有人引导。
副枢密使的位置就不可能再空缺下去了。
官家此前处置了高家,有打压了其他将门,那就说明官家不希望看到将门中的人继续在朝野上下兴风作浪。
所以官家在挑选副枢密使的时候,一定不会从将门中挑选。
官家很有可能会在你们这些新晋的勋爵中挑选。
让你们成为朝堂上另一支力量,制衡将门。
有资格出任副枢密使的人,刚才都在中军大帐中。
其中郭易、刘奇二人身份地位都不够,可以排除。
王凯资历太浅,也可以排除。
刘亨乃是鹰犬出身,不适合担当副枢密使之职。
剩下的就是你和种世衡。
种世衡坐镇清涧城久以,文治武功都颇有建树。
官家若是召他还朝,他若是答应了,官家一定会让他出任副枢密使。
你武功虽多,但文治却没有多少。
想要胜过种世衡,就应该向官家表明你的忠诚和才能。”
朱能思量到:“你是让我向官家展示我的才能?”
寇季缓缓摇头,道:“不……是忠诚!”
朱能一愣。
寇季低声道:“种世衡坐镇在清涧城,十数年不动,如今的清涧城,宛若我大宋立国时期的府州。种世衡大有一副将清涧城变成镇藩的意思。
即便是他只是为了自保,官家也会带着审视的态度看他。
朝野上下也会怀疑他的忠心。
你文治方面虽然不如种世衡,可你却表现的比种世衡忠心,那么在你和种世衡之间选择的话,官家一定会选择你。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能干是一回事,忠心又是另一回事。
有时候,忠心比能干更重要。”
经过了寇季这么一分析,朱能也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他点着头道:“还真是如此……能出现在官家眼前的人,才能方面大多已经经过了考验。
官家没必要多在意才能。
官家更在意的是谁更忠心,谁更听话。”
寇季缓缓点头,“如今官家需要一个先锋将军,你不开口,其他人恐怕也不会开口,但是官家如何看待你们?”
朱能也是在皇城头上当过差的,见证过宫里许多事情,知道官家最需要什么。
他此前是不敢往副枢密使方面想,所以没想这个茬。
如今寇季细细的给他分析了一遍,他自然看清楚了其中的门道。
朱能感慨道:“没想到我朱某人也有出将入相的那一天。副枢密使啊,我以前想到不敢想。”
寇季跟着感慨道:“我以前也没想过你能担任副枢密使。毕竟你是我祖父门下走出来的。在我们祖孙二人没有彻底失势之前,你是不可能走进中枢的。
但我却没料到,变化无常。
你在此次征讨西夏的战事中,居然是功劳最大的那个。
你有功劳,官家自然会赏。
只是你已经是国公了,爵位上再进一等,就已经是极限了。
一等公你就别想了。
如今朝野上下,就我祖父一个一等公,官家不可能让你晋为一等公,跟我祖父比肩。
除非你即将沦为闲人。
所以你的大部分功劳,就只能用官位来补偿了。
官家不想让将门的人进入到中枢,那么你进入到中枢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朱能听到了寇季的话,撇撇嘴道:“如今兴庆府还没有拿下,谁功劳最大还不一定呢。”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官家是此次围攻兴庆府的主帅,不论是谁攻下了兴庆府,最大的功劳都得献给官家。
你们几个难道有胆子跟官家抢功劳不成?”
朱能一愣,嘴角抽搐的道:“官家跟我们抢功劳?”
寇季横了朱能一眼,道:“官家难道就不要功劳了?官家也需要帮祖宗长一长颜面。”
“可这也太……”
“太什么?李德明的脑袋,你要来有何用?你拿了李德明脑袋,官家破例封你个一等公,你会被立马召回汴京城,从此以后,除了混吃等死,什么也做不了。
种世衡不愿意主动请缨担任先锋将军,你当他是害怕兴庆府内的西夏人?
兴庆府内的西夏人虽多,可我们在兴庆府外的兵马更多。
毫不客气的说,此刻在兴庆府内的人,说不定还没有我们的兵马加民夫多呢。
我们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拿下兴庆府是迟早的。
种世衡就算担任先锋将军,带头攻打兴庆府,吃一两场败仗,总会将兴庆府咬下来。
他若是带头打下了兴庆府,官家将他的爵位提到了一等,一定会召他还朝。
他之所以不肯担任先锋将军,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舍不了清涧城里的家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