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下)_圣诞稻草人【完结】(325)

  如今的枢密使是寇季,就是说赵祯和寇季二人会共掌兵权。

  二人如今在干什么?

  革新!

  以后会干什么?

  彻底将大宋革新!

  如今二人在革新兵制的时候,牢牢的将兵权抓在手里,其目的是什么?

  吕夷简等人心知肚明。

  他们在为之后的革新准备力量。

  吕夷简等人几乎可以肯定,赵祯和寇季在此后的商讨中,在其他兵制方面,一定会做出让步。

  但是在这一条上,二人绝对不会做出半点让步。

  寇季通过吕夷简等人的反应,猜出了吕夷简等人的心思,但是却没有多做解释,他继续说道:“以上是牵扯到枢密院的兵制。

  下面我说说兵部牵扯到的兵制。

  一旦完成了禁军新编,必然会遗留下许多禁军将士。

  届时,剩余的禁军将士,会被编入到各路守军。

  我大宋所设立的路,皆设立一支守军。

  满额一万人。

  由兵部掌管。

  军饷由兵部配发。

  各厢、藩、衙、守城、乡兵马,一并裁撤。

  各府、州、县,设立府兵、州兵、县兵。

  府兵兵额一千人、州兵兵额八百、县兵兵额五百人。

  以上兵马,皆由各府、州、县衙门管辖,各府、州、县衙门也有相应的官员。

  籍归兵部,但是军饷有户部配发,俸禄等同于各路三班衙役。

  再设立了府、州、县三级兵马以后,剩余的兵马,充入到各衙三班。

  县衙门三班衙役,人数定为三十人。

  州衙门,人数定为九十。

  府衙门,人数亦为九十。

  补充完了三班衙役以后,剩余的兵马,发还原籍,退兵还农。”

  吕夷简等人,听到此处,彻底反应不过来了,一个个眉头皱在一起,脑子里乱哄哄的,越想越乱。

  寇季提出的提议,跟现有的兵制、官制有很大的冲突,非常大。

  每一个冲突在他们脑海里碰撞,都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火花,最终火花连成一片,变成了火海,将他们的脑袋烧成了一团浆糊。

  “帮……帮老夫取笔墨过来……”

  吕夷简扛不住了,招呼身边的宦官,帮他去取笔墨。

  吕夷简开了个头,其他人也不再死撑,纷纷开口向宦官讨要笔墨。

  赵祯和寇季二人见此,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

  寇季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他们两个人和枢密院的那些官员一起商量出来的。

  旨在,将所有的兵马,都放在他们该放的地方。

  以后七十一万禁军兵马,除了守卫皇城,就是坐镇边陲,对外作战。

  除此以外,什么也不干。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属于野战军。

  必要的时候可以充当远征军。

  各路设立的各军,负责剿灭地方叛乱、剿灭地方土匪、镇压大的暴动、以及帮助各府、州、县,处理一些兵事上他们难以处理的问题。

  至于各府、各州、各县的兵马,主要是维护地方治安,几乎就相当于是外编衙役。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武特。

  衙役们自然不必多说。

  依照常理,其实赵祯和寇季在革新兵制的时候,没必要给各地衙门里塞人进去,徒增一些钱财的消耗。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为之后的改革做准备。

  皇权不下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出在各级衙门里的文武吏、以及三班衙役上面。

  各级衙门里的文武吏、以及三班衙役,大多都是地方富户,或者地方豪强的子弟在充任。

  他们不仅掌控了朝廷对下的言论,甚至还掌控了地方的管制。

  一些不作为的官员到地方到任以后,基本上一直处在被他们架空的状态。

  赵祯和寇季这么做,就是为了给里面掺沙子。

  固有的坐地虎,遇见了被分配到各地的过江龙,在利益分配方面,必然会产生冲突,双方必然会斗个你死我活。

  被分配到地方的将士们,肯定不是那些地方豪强的对手。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寇季和赵祯二人会暗中授意地方兵马参与到其中。

  总而言之。

  随着将士们被分配到地方充作衙役,一定会将大宋朝文治方面的水,彻底搅浑。

  到时候寇季和赵祯二人做起事就方便多了。

  更重要是,他们二人在背后支持着那些被分配到地方的将士,那些将士自然会替他们二人说话。

  他们二人也算是在地方有了人。

  地方上也不至于被那些豪强们彻底把控。

  寇季和赵祯二人不止在对付皇亲国戚和武勋的时候一环套着一环的谋划,在改革兵制的时候,也是如此。

  当然了。

  他们二人在商定了此事以后,就知道,他们在兵制中埋下的钉子,肯定会被人发现。

  但他们二人并不担心他们的兵制推行不下去。

  一切的兵制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

  先将禁军编排好,稳住四方,稳住整个大宋。

  然后再进步推行路、府、州、县。

  一点一点的将兵马渗透进去。

  最后才是分配衙役。

  到分配衙役的阶段,路、府、州、县各级衙门的兵马,都已经设置齐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