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下)_圣诞稻草人【完结】(409)

  施礼过后。

  赵祯也没讲什么,直接宣了一声开考。

  该说的,赵祯早就在面试的时候说过了。

  士子们也不是第一次见赵祯了,所以并没有那么紧张,也没有出错。

  所以殿试的一切,一如往常。

  士子们坐定以后,赵祯命人将准备好的试题发放给了士子们。

  士子们拿到了试题,就开始作答。

  赵祯等人如同泥塑雕像一样,坐在哪儿监考。

  陈琳领着一帮子的宦官,给那些士子们送上了吃食和清水。

  吃食是一些简单的糕点。

  士子们饿了可以以此充饥。

  三个时辰以后,士子们留下了试卷,退出了垂拱殿,有宦官引领着他们离开了垂拱殿。

  士子们走完了以后,陈琳收起了所有试卷,放在了赵祯面前。

  赵祯将试卷分成了数份,交给几位重臣一起审阅。

  寇季等人拿着朱笔,觉得那篇文章写得好,就在上面画个圈,觉得那个文章不好,就再上面打个叉。

  最后以圈圈的数量来判定士子们的名次。

  当然了,赵祯拥有随意调换任何一个士子名次的权力。

  阅卷阅到了一半,寇季皱起了眉头。

  寇季拿起了自己手里的卷子,质问起了陈尧咨的兄长陈尧佐。

  “陈礼部,你在阅卷的时候,是不是有失公允?”

  陈尧佐正在闷头阅卷,猛然听到了寇季的话,赶忙抬头看了过来。

  其他人也在闷头阅卷子,听到了寇季的话也同时抬起了头。

  陈尧佐放下了手里的卷子,对寇季略微拱了拱手,“寇枢密这话是什么意思?”

  寇季扬起了手里的卷子,沉声道:“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提出牧民之策,以富民为主。你全部给打了叉,难道不是有失公允?”

  陈尧佐略微皱起了眉头,沉声道:“牧民之策,当然是以德行为主。若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终只会多出一群嗜血的豺狼,而不是一群修德修行的百姓。”

  新任户部尚书章得象听到了陈尧佐的话,赞同的点点头。

  吕夷简三人抚摸着胡须盯着寇季,似乎打算看寇季如何应对。

  寇季盯着陈尧佐道:“民以食为天,唯有吃饱了,才会有力气去修德行。若是吃不饱,都饿死了,要德行有何用?”

  陈尧佐看着寇季道:“下官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让百姓吃饱。下官的意思是,牧民之策,应该以德为主,以富为辅。

  德才是最关键的。

  百姓们若是一味的只追求富贵,放弃了修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被金钱所吞噬。

  为了钱财,他们可以出卖好友、出卖兄弟、出卖家人、出卖妻女,甚至出卖良心。

  到时候,所有人眼里就只有钱,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孝。

  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孝,那人还是人吗?

  唯有修德行,百姓们才会有道德、有仁义、有忠孝。

  如此才配称得上是人。

  所以牧民之策,当以德为主。

  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几人的文章中,通篇皆言富民之策,却无半点教化百姓尊重德行的策略。

  他们提出的富民之法,倒是新奇。

  下官仔细的推断了一下,却有可取之处。

  但他们没有给出教化百姓德行的策略,下官只能给他们一个叉。”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等人,听完了陈尧佐的话,一个个抚摸着胡须,频频点头,显然,他们十分赞同陈尧佐的说法。

  他们认为,陈尧佐对欧阳修等人的评判十分的中肯。

  古人知道道德、知仁义、知忠孝,所以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

  但凡是有道德、有仁义、有忠孝的人,都会被所有人高看一眼,即便是他一贫如洗。

  在科举制度没有推出以前,古人就是通过举孝廉选官的。

  也正是因为古人重道德、重仁义、重忠孝,所以中华才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寇季通过陈尧佐的话,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自身的不足之处。

  他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强大,一味的想着让大宋变富庶,却没有想过让大宋百姓在礼仪道德方面,也跟着一起进步。

  他觉得,一个富庶、强大的大宋,就应该四海无敌、万邦来朝。

  但此刻听了陈尧佐的话,他才明白了一点。

  真正的富庶、强大,并不仅仅是钱财和力量方面,还有精神方面。

  唯有钱财、力量、精神三方面一起变强,大宋才算得上是一个健全的强大的大宋。

  只注重一项,或者注重其中两项的话,即便大宋变强了,也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一个畸形的大宋,是很难长久的存活下去的。

  有可能因强而亡、也有可能被资本吞噬、更有可能穷穷苦苦的守着自己的仁义道德被人打死。

  寇季既然有心打造一个强大的大宋,自然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大宋,而不是一个畸形强大的大宋。

  所以,钱财和力量提升的同时,精神方面也必须跟上。

  寇季盯着陈尧佐道:“朝廷可以在富民的同时推行教化。”

  陈尧佐点点头道:“以德为主,以富民为辅,大宋自然会变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