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奉命南下的时候,江淮地区的商人们闻风而来,送上了厚礼之余,还设宴招待了他。
值得称奇的是,招待杨知信的商人中,有一位尚姓氏的商人,乃是宫里嫔妃尚氏的族叔。
席间。
众人喝的有点高,尚姓商人,不知怎么了,就将话题引到了官家子嗣的问题上。
众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官家若是无子,皇位应该如何传承的问题上。
然后,有人就说了,官家若无子继承皇位,就应该还位给太祖一脉。
此事传扬出去以后,这句话就落到了杨知信的头上。
谣言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江淮地区。
谣言称,杨知信言,官家若是无子继承皇位,或者年老以后才得子,就应该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
(别觉得有人会蠢的说出这种话,史书上就有人说出过这种话,就发生在赵祯在位的时候。)
此话传到了汴京城,赵祯震怒。
杨知信还没有赶到海州赴任,就被罢官去职,押解回京。
一同被抓的还有杨氏一门的其他人。
赵祯虽然没有命人将其九族抓获,但是杨氏一门的人,尽数被抓回了汴京城。
杨氏一门的人,被押解回了汴京城以后。
赵祯果断下达了砍头的命令。
出奇的是,朝堂上居然没有人为杨氏一门喊冤叫屈。
仔细观察以后才知道,平日里最先开口的御史台的人,如今十去其九,剩下的站在赵祯面前瑟瑟发抖,哪还敢忤逆赵祯的意思。
赵祯就这么顺风顺水的将杨氏一门的人送上了断头台。
期间没有人帮杨氏一门喊冤,更没有人站出来说赵祯此举不仁的,也没有人拿孝道说事。
随着杨氏一门被斩,赵祯此前的种种作为,就说得通了。
罢黜了御史台的人,只是为了封住朝堂上那些反对的声音。
没有了反对的声音,赵祯就能不担任何坏名声,就能把杨氏一门的人给砍了。
突然晋升尚氏,是因为赵祯要借尚氏的人去拉杨氏的人入瓮。
更重要的是,做完了此事以后,赵祯不怕有人翻旧账。
谁要在事后跳出来为此事伸张正义,赵祯就有理由怀疑,他也有让赵祯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的心思。
赵祯斩了他,也没人会跳出来说赵祯做的不对。
“几乎完美……”
寇季在知道了此事的始末以后,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只是寇季赞叹过赵祯没几天,赵祯又做出了反常之举。
他在刘亨没有被押解回京的时候,就将刘氏九族的人送上了断头台。
“没理由啊?”
陆铭将此事告诉寇季的时候,寇季一脸茫然。
陆铭规矩的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寇季摸索着下巴,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思量了许久以后,寇季对陆铭道:“你去查查,看看刘亨被押解到了何处。”
陆铭答应了一声,退出了书房。
寇季站在书房里,继续思量。
思量了没多久,门子突然来报,陈琳到访。
寇季让门子将陈琳引到了书房。
陈琳一进门,寇季就撇着嘴嘲讽道:“我记得某人上一次离开寇府别院的时候,扬言称,以后再也不来寇府别院了。”
“咱家现在可没有心情跟你说笑。”
陈琳板着脸,进了寇季书房,沉声说了一句。
寇季一怔,盯着陈琳道:“发生了何事?”
陈琳盯着寇季的双眸,沉重的道:“刘亨在被押解回京的时候,遇到了黄河泛滥,船只被冲垮,刘亨不见了踪影。”
寇季脸色一变,眼中多了一丝利芒,“你们杀了刘亨?!”
陈琳咬牙道:“生死不明!”
寇季逼近了陈琳,满脸怒容的道:“我可没听到黄河上游有什么泛滥的消息!”
陈琳瞪着眼道:“你别冲咱家嚷嚷!”
陈琳顺手从怀里取出了一卷黄绢,递到了寇季面前,“签了它,所有的事情就此揭过。”
寇季眼中寒光凌冽,“你觉得我现在有心情签这东西?”
陈琳咬着牙,恼怒的道:“你若是不签,咱家向你保证,刘亨绝对会完好无损的被找回来,被押解到汴京城。”
寇季脸色一变再变。
“你这话什么意思?”
陈琳冷哼了一声,没有开口,只是将手里的黄绢,往寇季眼前又递近了几分。
寇季心中有无数的疑问,但见陈琳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就强压下心头的疑问,拿过了陈琳手里的黄绢,大致扫了一眼后,寇季明白了陈琳话里的意思。
刘亨没死。
所为的黄河泛滥,船只被冲垮,刘亨生死不明,只是一个借口。
赵祯最终还是兑现了他的话,放过了刘亨。
但是有条件。
条件就是寇季手里的东西。
一份婚书。
一方是寇天赐,另一方是宝庆公主。
寇季不知道宝庆公主是谁,也没时间去追问这个问题。
他拿着婚书,盯着陈琳,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官家真的……”
陈琳哼了一声,道:“官家说了,你不愿意为难他,没有三番五次的为刘亨求情,他也不想为难你,让你跟他生出隔阂,更不想以后跟你见面,无话可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