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昌朝在寇季看完了音韵书籍草本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寇龙图有什么看法?”
寇季放下了音韵书籍的草本,沉吟道:“诸位著书十分严谨,没有一点儿错处,我没有太多看法……”
贾昌朝和大儒们听到了寇季这话,脸上皆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寇季顿了顿,继续道:“诸位有没有考虑过,将音韵书籍中的字和一个成词,分著成两册书呢?”
贾昌朝和大儒们闻言,皆是一愣。
寇季沉声道:“我们著音韵书籍,主要是为了让蒙童、百姓们识字。让他们认识字,懂得字的意思,才是关键。
成词,可以等他们学会了字以后,再学。”
贾昌朝和大儒们一个个陷入到了沉思中。
寇季再次拿起了那一叠的草本,将其一分为二,道:“最关键的是,我们将字和成词分开,书的厚度就会减半。
百姓们面对书的恐惧,以及购买书的价钱,也会减少一半。
只要百姓们认识了字,知道了识字的好处,自然不会再对书产生畏惧。
一些贫寒的人,稍微积攒一些钱财,也能买得起成词书。”
通俗的讲,贾昌朝和大儒们著出的音韵书籍,就像是一个字典和成语词典的合体。
寇季现在将它们分成了字典和成语词典。
贾昌朝和大儒们一起思量了一下寇季的话以后,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
贾昌朝郑重的道:“此举倒是可行……可即便如此,书的厚度仍然不便于携带,不便于轻松翻阅。”
寇季放下了手中的草本,笑眯眯的道:“或许可以考虑用简字。”
贾昌朝和大儒们又愣了。
简字并不是后世独创。
所以贾昌朝和大儒们并不陌生。
他们一些人在舞文弄墨的时候,偶尔也会用简字。
简字应用的最广泛的就是忌讳字。
比如匡、胤、恒、祯等字。
读书人们在舞文弄墨的时候,碰到了这些字,要么绕过去用别的字代替,要么就缺一笔,要么就用简字。
只是,读书人们平常纵然用到简字,也十分稀少。
寇季要在编著的音韵书籍里用简字,几乎要将原有的所有文字翻新了一遍。
如此大的改动。
贾昌朝和一众大儒们,也不敢轻易吭声。
寇季见贾昌朝和大儒们陷入到了沉默中,吩咐人取了执笔,提笔写下了几个字。
随后又用简体字写了一遍。
将简体字的好处,更直观的表露在了贾昌朝和大儒们面前。
“简单、易学,更省笔墨,也更省纸张,印刷的时候,纵然字雕刻的小一些,排列的缜密一些,也不会模糊不清。
若用简字,书的厚度一下子能缩小三分之二。”
寇季将简体字的好处,很直观的表现了出来,贾昌朝和大儒们自然看得清清楚楚。
可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开口。
许久以后。
一个年级十分老迈的大儒叹了一口气,自嘲的笑道:“老夫依稀记得,老夫当年读书识字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十分难写的字,学了十数次,写起来依旧会丢一笔。
为此没被私塾的先生打板子。
至今,老夫写起那个字,仍旧会少一笔。
老夫没成名之前,许多人都借此指责老夫。
老夫成名以后,许多人都是这是老夫特殊的癖好,是老夫单独留出来,辨别自己书画真伪的。
其实,没有那么多特别的意思。
老夫就是单纯的写不好它。
老夫当初若是学的简字的话,或许就不会挨板子,更不会至今都写错它。”
说到此处,老迈的大儒看向其他人,笑着道:“我们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福泽万民,福泽百代。现在的字,变成了简字,还是字,意思还是一样的。
它又不会影响我们的学问,更不会影响圣贤惦记。
字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这样子的。
这就证明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先贤能变,我们也能变。
先贤改变字,是为了福泽万民,福泽百代,我们也是为此。
所以,老夫赞同寇龙图的想法。”
贾昌朝和大儒们闻言,一脸苦笑。
贾昌朝咬着牙道:“福老,我也赞成寇龙图的想法。毕竟,简字对推行教化的好处,十分显著。
可此事,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老迈的大儒看向了寇季,“寇龙图是此次编著音韵书籍的主官,此前编书,不见你的踪影,如今是不是也该出一份力了?”
第0766章 借鸡生蛋!
“应该的……”
寇季失笑着说。
贾昌朝说的没错,能不能用简字,能不能推行简字,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大宋第一人赵祯说了也不一定算。
此事需要跟赵祯,以及内廷三位宰辅一起商量,将其当成一条政令,推行出去。
“你们在此继续编书,推演一下简字,我去找官家和内廷三位宰辅商量一下此事。”
寇季不是那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他既然答应了去办此事,立马就去办。
虽然他现在不想见赵祯,但也得去见。
老迈的大儒在寇季快要离开的时候,笑呵呵的道:“若是推行简字,要承担骂名,老夫可以一力担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