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爱卿皆是朕的肱骨,朕不可能将三位爱卿一起派去一个小小的大理。
所以,出兵的主帅,只能由一个人担任。”
朱能三人闻言,对视了一眼。
朱能果断道:“一载!臣只需要一载,便能攻克大理。”
种世衡和李昭亮二人闻言,恨不得将朱能给掐死。
大理距离汴京城可不近,往返一趟,需要许久。
朱能许下了一载的时间,其中不仅有作战的时间,也有行军的时间。
中间作战的时间很紧。
朱能几乎将时间压到了一个极致。
他们二人不是什么狂妄自大的人,自然不可能信口开河,立下七八个月就能攻克大理的军令状。
种世衡脑子快速的转动,道:“官家,此次攻打大理,目的是为了敛财。臣虽然不能保证能用更短的时间拿下大理,但臣可以保证,可以将大理每一文钱都搜刮出来,送到朝廷。”
李昭亮听到这话,直瞪眼。
“官家,他们两个能做到的,臣都能做到。”
李昭亮一时半刻想不到合适的借口,又没办法信口开河,所以果断将朱能和种世衡二人的话合起来说了出来。
朱能和种世衡见此,对视了一眼。
种世衡冲朱能使了一个眼色,朱能会意,开口道:“外出征战,乃是禁军的兵事,归枢密院掌管,纵然要调兵遣将也要从枢密院调动。
李昭亮,你可是兵部尚书,是兵部的人,不是枢密院的人。
我枢密院的战事,没你的份。”
种世衡跟进着帮腔道:“官家和寇枢密在革新兵制之初,就已经定下了规矩。枢密院掌禁军,禁军坐镇边陲,对外征战。
兵部掌地方兵马,坐镇中原腹地,配合地方官府缉拿捕盗、剿灭叛贼。
征讨大理,那是对外征战。
兵部不该越权插手。”
李昭亮被气的直瞪眼。
第0774章 熟悉的气息
种世衡和朱能沆瀣一气,一唱一和之间,不仅剥夺了李昭亮参与大理战事的权力,甚至还有剥夺李昭亮参与其他对外战事的心思。
李昭亮自然气的不行。
李昭亮沉声对赵祯喝道:“官家,臣家中三代人为国厮杀,不敢说居功甚伟,但也颇有建树。臣自幼苦读兵法,勤习武艺,为的就是帮我大宋开疆拓土。
而今,臣掌管兵部,却不能参与我大宋对外的战事,臣心中十分不甘。
臣愿为官家赴死,还请官家给臣一个机会。”
李昭亮气急之下,搬出了祖父三代说事,种世衡和朱能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任何话。
李昭亮祖父乃是大宋开国功臣李处耘,死后被追封为豳王。
李昭亮的父亲乃是霸图将军李继隆,一代名将,位列昭勋崇德阁。
种世衡还算有个家底,有一个大儒叔父。
朱能祖上可没什么能人。
比家世,他们二人比不过李昭亮。
赵祯听到了李昭亮的话,脸色庄重了几分,“李家三代,皆是我大宋的肱骨之臣,朕岂会忘却。眼下我大宋对大理用兵的事情,还在商量,并没有定下。”
赵祯目光落在了种世衡三人身上,郑重的道:“三位爱卿一片忠心,朕感受到了。待朕和四哥商议好如何对大理用兵以后,三位爱卿再争帅位也不迟。”
种世衡三人闻言,对赵祯躬身一礼,不再争抢讨伐大理的帅位。
寇季见此,笑眯眯的道:“官家,此次我大宋对大理用兵,必然是他们三人中一人挂帅。不如就将如何对大理用兵的事情交给他们三人。
由他们三人决定如何对大理用兵,然后将其谋略写成奏疏,呈报到枢密院。
到时候臣和官家可以从中挑选一个谋划妥当的人挂帅。
如此一来,臣和官家也省去了一桩麻烦。
种世衡三人也会因此提前推演一番针对大理的战事。
这对他们中间以后讨伐大理的人而言,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赵祯闻言一愣,种世衡三人也是一愣。
唯有吕夷简等人捏着胡须,十分赞同的点点头。
种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领兵的才能都是经过战场验证过的。
所以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份谋略奏疏,不会出现纸上谈兵一类的事情。
三个人,三种谋划,必然有长有短,若是互相借鉴一番的话,兴许能制定出一套更加好的谋略。
虽说战场上的战局瞬息万变,需要随机应变。
但是早有准备,总比临机准备要好一些。
赵祯略微思量了一下,明白了寇季话里的深意。
当即,赵祯点头道:“四哥言之有理……”
赵祯看向了种世衡三人道:“你们一人准备一份谋略奏疏,送到枢密院。谁的谋略奏疏能同时打动朕和四哥,那朕就任命谁挂帅。
此事全看你们各人的本事。
中间还能省去你们争吵的时间,也能避免你们吵出真火,伤了和气。”
种世衡和李昭亮二人闻言,几乎毫不犹豫的拱手应允道:“臣遵旨……”
朱能露出了一张苦瓜脸,站在哪儿犹豫不决。
赵祯瞥了朱能一眼道:“朱爱卿有问题?”
朱能苦着脸道:“臣虽然识字,可笔墨不精。府上虽然有几个幕僚,但是比起他们二人,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