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忍不住道:“辽兵拿下了彰八里以后,应该一路东进,直接拿下西州回鹘的北廷别失八里,然后在一路东进,在鬼谷口跟黑汗王朝的兵马汇合,清剿西州回鹘的其他疆域。
辽兵拿下了彰八里以后,要赶至高昌,要越过天山。双方合兵以后,从高昌再赶往西州回鹘北廷别失八里,还要再次越过天山,外加一座金岭。”
王曾沉声道:“两次跨越天山,他们估计要折损不少兵马。”
天山上气候恶劣,道路难行。
辽兵和黑汗兵,多是骑兵,不仅人要通过天山,马匹也要跟着通过天山,行军的难度将会大大的增加。
在行军途中,折损的兵马数量,恐怕会直线上升。
李昭亮在一旁道:“他们未必会两次跨越天山。辽兵在拿下了彰八里以后,应该会派遣一部分兵马,跨过天山跟黑汗兵马汇合。
双方合兵一处,共克高昌。
拿下了高昌以后,应该会一路东进,过鬼谷口,回击西州回鹘的北廷别失八里。
所以跨越天山的风险,仅仅只有一部分的辽兵会承担。
所以他们折损的兵马应该不会太多。”
吕夷简三人闻言,思量了一下,纷纷点头。
西州回鹘境内,兵力最盛的地方,便是高昌和北廷别失八里。
双方合兵一处,共击高昌和北廷别失八里,在情理之中。
只是如此做,辽兵要承担跨越天山的风险。
辽兵为何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跨越天山,吕夷简、寇季等人心里都很清楚。
战场上一切违背常理、徒增消耗的问题,都源于利益。
高昌和北廷别失八里,是西州回鹘兵力最盛的两处地方,也是西州回鹘财富汇聚的两处地方。
两处城池一旦被攻破,必然能缴获到大批的牛羊、钱财。
无论是辽国详稳萧匹敌,还是黑汗王玉素甫,都不愿意让对方独享其中一处的利益。
所以才会违背常理,选择让兵马承受着巨大的风险跨越天山。
“辽兵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风险,黑汗王玉素甫应该会有所补偿,不然辽国详稳萧匹敌绝不可能答应派遣兵马跨越天山。”
张知白肯定的道。
赵祯点头道:“据探子回报,黑汗王玉素甫放弃了纳职、益都、伊州三城的争夺。想必这三城就是补偿给辽国的。”
吕夷简冷哼了一声,不屑的道:“辽国连自己现有的地方都没治理明白,占那么多地方有什么用。”
赵祯、寇季、王曾等人闻言,哭笑不得的摇头。
辽国发展汉化多年,一部分地方已经彻底汉化,推行着汉制,但还有一些地方,仍然沿用着草原人独有的治理方式。
在吕夷简眼里,草原人独有的治理方式,跟不治没什么取别。
所以他才会鄙夷的说出这番话。
赵祯等人正是知道吕夷简话里的意思,所以才哭笑不得。
寇季笑着道:“疆土这东西,没有人会嫌多。虽然我大宋还没有彻底消化大理,但是有机会能从其他地方再占据一些疆域的话,我肯定不会放过。”
吕夷简淡然道:“辽国能跟我大宋比?我大宋就算夺下再多的疆土,迟早也会将其汉化。辽国夺下了西州回鹘的纳职、益都等地以后,一定不会好好治理。
无非就是曹规萧随,沿用草原人治理地方的那一套。
纳职、益都等地夺下的越容易,以后丢起来也容易。”
赵祯瞥了吕夷简一眼,道:“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吗?”
吕夷简干巴巴一笑。
赵祯继续道:“探子回报,西州回鹘求援的使节已经到路上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赶到汴京城。西州回鹘向我大宋求援的话,我们是帮还是不帮。”
吕夷简闻言,皱起了眉头,默不作声。
王曾沉声道:“永兴、捧日两军尚在大理境内,年底永兴军才会调遣回西宁州。西边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镇西军。
可镇西军还要守着西边,一旦调离,西边就没有重兵把守。
无论是青塘,还是辽人趁机来攻,我们都没办法阻挡。
所以我们没办法帮。”
吕夷简赞同的道:“辽国派兵帮着黑汗王朝对付西州回鹘,未尝不是调虎离山之计。兴许辽皇耶律隆绪正带着兵马悄无声息的潜藏在我大宋西境之外。
一旦我大宋调离了镇西军,他就会趁机发难。”
赵祯迟疑了一下,道:“辽皇耶律隆绪人还在上京城。”
吕夷简愣了一下,沉吟道:“那也不能冒险……我大宋北疆,毗邻辽国西北路、西南路。辽国在西北路和西南路设有招讨司。
各有班军十二支。
此前在西北,我大宋击溃了辽国西北路十二班军。
可经过了近些年的修整,辽国西北路十二班军已经恢复了元气。
西北、西南共计二十四支班军,兵马人数超过了二十万。
他们汇兵一处,从我大宋西北侵入的话,仅凭镇北军,未必拦得住。
此外,兴庆府境内,仍有不少西夏遗民对我大宋怀恨在心。
一旦镇北军跟辽国西北、西南两路班军交上手的话,那些西夏遗民失去了重兵震慑,很有可能会在背后闹事。”
王曾皱眉道:“辽国能够调兵遣将,我们也能。永兴军随后就会回到西宁州,到时候我们可以调遣永兴军前去驰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