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过奖了。”
听了这话之后,种玄通还是颇为欣慰的,他低头道:“此臣分内事耳。”
“老将军既然身体不好,以后就在京城里好好休养,等身子养好了,就算不去云州城,也可以进大都督府替朝廷做事。”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客气话了,种家虽然世代受朝廷恩遇,但是百多年来却没有一个种家的家主,进入大都督府这种要害衙门做事,种玄通也知道天子在画大饼,他还是从椅子上起身,跪在了地上,叩首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因为昨晚上没有睡好,天子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老将军不用多礼,快起身罢。”
种玄通跪在地上,没有起身,他低头道:“陛下,臣有事情上奏。”
“老将军年纪大了,坐着说就是,用不着跪着。”
种玄通摇了摇头,没有起身,他仍旧跪在地上,开口道:“陛下,我种家自先祖明逸公追随太祖皇帝开国以来,至今以一百五十多年,到臣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人,一百多年以来,种家从未做出任何对不起大晋,对不起朝廷的事情。”
天子皱了皱眉头,他从龙椅上坐了起来,走到种玄通身边,开口道:“种家世代忠良,朕自然是知道的。”
“请陛下听臣说完。”
种玄通再一次叩首,缓缓说道:“太宗皇帝时期,开国八大将门之中,另外几个将门谋反,我种家没有参与,自此下次多年,大晋不知道出了多少将门来来去去,我种家也没有与任何一个将门有过哪怕半个字的盟书,更不敢对朝廷有半点不臣之心。”
元昭天子听出了一些种玄通的意思,他深深皱眉:“老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种玄通伏地叩首,声音有些沙哑。
“陛下,臣在云州城之时,北疆鲜卑部,已经不止一次在边境窥探我大晋边防,宇文乞圭部也数次侵扰我大晋边境,老臣觉得蓟门关那边只会更严重一些。”
“北疆不太平啊……”
老将军咬了咬牙,开口道:“种家与任何人,任何家族没有半个字的沟通,心里也明白,老臣这样替同样看守北疆的叶家说话,一定会让陛下,让朝廷心里有所猜忌。”
说到这里,种玄通长叹了一口气。
“臣这一辈子,都是一个谨慎的性子,这种事情以往是断断不会做的,连半个字也不会说出口,但是今日,不管朝廷与陛下心中如何想,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老臣还是要把心里话说出来。”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天子,声音沙哑。
“陛下,北疆会不会打起来,老臣拿捏不准,但是打起来的几率很大,这个时候不管叶家犯了什么罪过,都不应该临阵换将,况且……”
种玄通苦笑道:“况且就算要换将,也是一点一点慢慢来,陛下要派人去蓟门关,也应该先让他去熟悉几年,这样骤然换将,镇北军军心不稳不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战力也会大损……”
老将军低头叩首。
“老臣恳请陛下,让叶国公或者宁陵侯二人其中之一,返回蓟门关!”
“哪怕,只让他们去做副将也好……”
第二十九章 曾经的少年
边军互相勾联,是最大的忌讳,从武皇帝之后,叶家与种家就共同拱卫大晋边疆,至今已经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里,两家没有哪怕一份书信往来。
最起码明面上是没有的。
另外京城里的将门,有时候会互相通婚,作为大晋排名前二的两个将门,四十年来从未有过半点婚姻牵扯,甚至于大晋人人崇敬的叶老国公在世的时候,种家人也没有怎么去拜见这位老国公。
种家历代,都是十分谨慎的性格。
其中当代的家主种玄通,更是在大晋小心翼翼的做官,当年李信还是一个校尉的时候去云州城送东西,种玄通尚且对他客客气气,不肯受李信的人情,并且把少年时候的配剑相赠。
这个时候,但凡他有半点私心,都不可能在皇帝面前替叶家人说话,实在是北边的局势让这位老将军十分担心,他才能在天子面前,如此坦诚的向天子举荐叶家人。
元昭天子深深皱眉。
其实他心里也很为难,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都能想明白,当然是叶家人在北边守关比较好,但是李信去了一趟宁陵,并且跟叶璘叶茂叔侄两个人都见过面,如果李信与叶家之间,真的达成了什么“协议”,那么再让叶家人掌兵,就等于是把镇北军交到李信手里!
更可怕的是,假如叶家人故意放宇文部入关,西南再乱起来,南北夹击之下,大晋的国祚可能就要到头了!
正是因为有这种风险存在,皇帝才会冒着彻底得罪叶家的风险,把叶家的叔侄两个人都留了下来,反而派了一个宗室去接手蓟门关。
可是现在种玄通就跪在他的面前,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三朝老臣,还是连续三朝都掌兵的大将军,就算是天子也不好直接驳他的面子。
想到这里,天子伸手把老将军从地上扶了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然后这位年轻的大晋天子缓缓开口说道:“老将军说的这些,朕当然明白,只是现在西南的局势也很恶劣,老将军不能只着眼于北疆,而看不见西南。”
种玄通长长的叹了口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