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嘉却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意思,这位一身白衣的经略使皱了皱眉头,看向李信说道:“那侯爷你呢?”
李信咧嘴一笑:“从我辞官以来,天子已经下了五道圣旨召我回京,盛情难却。”
“等再过一些日子,北边的消息清楚一些了,我就动身进京去。”
说到这里,李信看了看赵嘉,缓缓说道:“去收拾烂摊子。”
沐英闻言,脸色大变,而赵嘉仿佛猜到了一些,并没有如何吃惊,他看着李信,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么做确有可行之处,但是侯爷您亲自去,太过冒险了。”
“除了我,旁人做不得。”
靖安侯爷面色平静,他转头看向沐英,笑着说道:“只要沐兄方才不是吹牛,真的能够大破朝廷军队,那么我在京城里就是绝对安全的,西南这一仗打越漂亮,我在京城里的声音就会越大。”
说到这里,李侯爷顿了顿,然后半眯着眼睛,微微一笑:“当然了,沐兄也可以故意输掉这一场仗,让我死在京城里。”
李信一死,西南就是蜀王府之下,当今蜀王是沐英的儿子,因此李信才会说出这么一句话,稍稍敲打一下沐家。
沐英冷汗涔涔,他扑通一声,跪在李信面前,叩首道:“侯爷,属下绝不会有这种心思!”
“西南上下,也不会有这种心思!”
一身白衣的赵嘉,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整理衣衫,对着李信恭敬作揖。
“坦白来说,我还是不支持侯爷进京,但是这么些年侯爷做了决定的事情,无人能够更改,既如此,我便不劝了。”
“我少年读史,史书里无数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几十年,纵横天下,他们或者杀伐果决,或者英雄无敌,读起来令人神往敬畏。”
说到这里,赵嘉叹了一口气,对着李信作揖道:“少年时,他们都是赵嘉敬佩之人,如今人到中年,才恍然觉得他们身上少了一股人味。”
“与他们相比,侯爷您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第三十三章 边关与京城
元昭五年五月中,天气越见燥热,哪怕是地处北边的蓟门关,也开始炎热起来,蓟门关城墙上,几个穿着甲衣的年轻兵丁,正在城墙上值守。
这些兵丁看起来才十七八岁,手上拿的是镇北军制式长矛,两个人目视北方,正在说话。
“咱们头儿真是运气好,他刚告假回家没多久,北边的蛮子便打过来了。”
这个才十七岁的年轻人感叹了一句,开口道:“听说他是回乡成婚去了,这会儿多半正在新婚燕尔,哪里像我们这样,在这里跟蛮子拼命。”
时至今日,鲜卑部已经与朝廷正式交战月余,蓟门关附近大量烽燧被宇文部荡平,这些鲜卑人四处劫掠,一边打仗一边抢夺粮食充作军粮,然后分批进宫蓟门关。
一个多月下来,蓟门关已经承受了鲜卑部大概四五次的冲击,不过现在蓟门关的粮草补给都还算充足,再支撑几个月问题不大。
听到这个年轻人的话之后,另一个比他稍大一些的将士闷哼了一声,开口道:“赵头儿在京城里有关系,他这一次回去,多半就要迎娶李太傅的妹子,跟李太傅成一家人了,什么运气好?分明是有人提前通知了他边关要打仗,他才在这个当口告假!”
“人家赵都尉一进军中,就是校尉,十六七岁的校尉,哪里是咱们这些臭丘八能够相比的?”
很显然,这些都是赵放手下的将士。
李信虽然与朝廷离心离德,但是他毕竟没有公开竖旗造反,在明面上还是当朝太傅,而且他少年封侯,一路青云直上,也成了大晋年轻人崇拜的对象,这些年的事迹广为人知。
“羡慕不来。”
年轻将士目光看向北边,有些艳羡的说道:“要是咱们能娶到李太傅的妹子,哪里还用在这里站岗,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也能封侯拜将……”
稍长一些的将士叹了口气:“北蛮子一个月攻了五次蓟门关,这样凶狠,赵都尉怕是不会回来了……”
他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
“放你娘的屁!”
一个穿着同样着甲的年轻人,肩膀上扛着一杆长枪,虽然一身戎装,满脸痞相但一眼看去隐约有些书生气,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都尉甲胄,大咧咧的走到了两个人面前,狠狠踹了这两个人一脚,骂道:“老子是贪生怕死的人吗?”
这个人,自然就是赵放了,他回了永州之后,在九公主的安排下,与钟小小完婚,因为双方都没有家长,婚礼在李信夫妇的主持下很顺利的完成了。
成婚之后,按照李信的意思是不会放他回来的,此时的镇北军兵荒马乱,赵放哪怕跟着李信练了正一拳桩,但是充其量也就是身手敏捷,真正到了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李信可不想自家妹子刚成婚没有多久,便成了寡妇。
但是赵放听说北边打起来之后,执意要回蓟州来,他这个都尉营的兄弟,许多都是他当年跟李信一起从山里抓来的小山贼,被他一手带起来的,这份袍泽之情,显然很难轻易舍弃。
赵放踹了两个人一脚之后,犹自不解气,骂道:“老子在家里成婚,按大晋的规矩本可以告假一年,但是听闻蓟州打起来,立刻便从老家赶了回来,你们这些狗东西,还在背后编排老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