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站在宇文昭身后,低头道:“主公,他们差不多都是步卒,要不要多派点人,把叶家的这一任家主,留在这里……!”
“派人?派谁去?”
虽然已经打下了蓟门关,但是宇文昭脸上毫无喜色,他淡淡的看了范承一眼,开口道:“这几个月时间,我部加起来,死了差不多七八万人,其中我王帐的人就占了四成以上,其他三部已经不肯再出人了,范先生还想要我的王帐再死多少人?”
宇文昭面无表情。
“再死下去,是王帐说了算,还是其他三部说了算?”
虽然鲜卑部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硬生生的啃下了蓟门关,但是啃下这座雄关必然要复出代价,这几个月是宇文昭的王帐出人,不计生死的连番攻城,结果是蓟门关虽然打了下来,但是宇文部也已经伤筋动骨了。
好在打下了蓟门关之后,蓟门关往南数千里,一直到长江江畔,都不再有太大的阻碍,虽然拿下蓟门关花费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并不是不值!
过了蓟门关,便可以一马平川,马踏中原了!
不过现在,宇文昭占了蓟州城之后,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先是调理伤员,然后再慢慢进行下一步的动作,不可能再派兵去硬杀叶茂了。
范承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对着宇文昭拱手道:“主公,咱们虽然占了蓟州城,但是想要恢复故周,便不能失人心,属下的意思是,进了蓟州城之后,尽量不要打扰蓟州百姓的生活……”
宇文昭微微眯了眯眼睛,回头看向范承,面无表情。
“打了半年仗,死了好几万人,这个时候刚有一点战果,范先生却让我约束族人?”
他缓缓说道:“我约束不来,再约束下去,他们该要造我的反了。”
范承深深的皱了皱眉头,他抬头看向宇文昭,缓缓说道。
“抢钱抢东西……可以。”
“但最起码……不能乱杀人……”
宇文昭低头,用袖子擦拭自己的千里镜,似乎没有听到范承在说什么。
第五十一章 都长大了
李信与叶茂两个人,带着两个折冲府的人,前前后后在蓟州城附近来回找了三天,一来找镇北军走散的残部,二来把散落在各地的伤兵都带回燕城,两天下来,光伤兵就找到了三千多个人,燕城这边的大夫完全不够用,好在四个折冲府从京城那边押送了不少烈酒,消毒的酒精不缺,伤员不至于大规模死亡。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叶茂,终于坚持不住,差点从马上跌在地上,在家将的搀扶下回到了燕城,李信把叶茂扶到了燕城的州牧府里歇息。
叶茂只在床上睡了两个时辰,便猛然惊醒,他掀开被子,跌跌撞撞的冲出了房门,门口有叶家的家人在守着,见到叶茂出来之后,连忙上前搀扶住他,然后让人去通知李信,没过多久,已经卸甲的李太傅,便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了叶茂的院子,见到了蓬头垢面的叶国公,李信摇头叹了口气,开口道:“让这府里的人给你熬了点粥,你喝一点罢。”
叶茂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整个人失魂落魄的。
他现在有些迷糊,甚至怀疑这两天看到的惨状,是不是只是自己的一场噩梦。
打开食盒喝了几大口粥之后,他抬头看了看李信,声音沙哑:“师叔,镇北军……”
李信摇头叹了口气。
“这两天该聚拢的残部也聚拢了,我让人大略统计了一下,镇北军逃回燕城来的,大概有一万两千余人,其中重伤的有一千多,轻伤差不多有五千人。”
这种情况下,一旦受了重伤,基本上就很难从前线逃回来了,镇北军这幸存的一千人,大多都是同袍硬生生从蓟州背到燕城来的。
听到了李信这番话,叶茂脸色有些灰败。
镇北军是叶家的根基所在,但是对于叶茂来说,镇北军又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资本那么简单,这是叶家三代人倾注数十年心血才打造出来的一支边军,叶晟为镇北军奠定根基,叶鸣大半辈子都在镇北军里度过,而叶茂本人,也从太康八年开始就一直待在镇北军里,足足六七年时间。
镇北军里,有他的同袍,部下,还有朋友。
如今,十万镇北军,几乎十不存一,只剩下一点残兵败将,一时间让这个大个子非常难以接受。
他低着头沉默的很久,最终咬牙切齿。
“早知道……早知道在宁陵,便应该听师叔的!”
当初李信去宁陵吊唁叶鸣,曾经与叶茂交代过这件事情,假如蓟门关守不住,便让镇北军尽量保存力量,暂时后撤,这样一来会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二来镇北军也能剩下大半,但是被叶璘义愤填膺的拒绝了。
当时叶家的决定是,无论如何,死守蓟州。
后来,叶家叔侄两个人被困在京城,与镇北军副将王敦通信的时候,也是嘱咐王敦无论如何守住蓟门关,正因为如此,镇北军才会一直坚持到现在,被打成了这个样子。
此时见到镇北军这等惨状,身为当时的决策人,叶茂深感自责。
李信默默起身,伸手拍了拍叶茂的肩膀,摇头道:“镇北军多死一个人,北疆的百姓就要少死十个,蓟门关坚守了这么久,北疆的百姓大多都向南迁移了数百里,功德无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