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骑着马,很快从永乐坊赶到了柳树坊,没多久就见到了那颗京城里最负盛名的大柳树。
这棵柳树,足有四五人合抱粗,传闻是千年前某个皇帝种下来的,具体已经不可考,但是因为这颗大柳树的种种传说,现在已经成了外地人到京城必去的打卡胜地。
即便是现在已经傍晚,大柳树旁边还有不少人对着它焚香祭拜,有人求财,有人求姻缘,更多的人是求功名。
李信并没有去看这颗大柳树,而是直接看向了大柳树旁边的刑部大牢。
李邺就关在这里。
老实说,他跟李邺并不是特别熟,充其量也就算是认识而已,他之所以想救李邺,是因为去年“李慎”被烧死的时候,京城里没有一个人敢去平南侯府,只有他完全不避讳,带着儿子去帮“李慎”料理的后事。
这个曾经的京兆尹,算是一个比较标准的读书人,不是很死板,不然他做不了京兆尹,但是同时也不是那么圆滑,该他做的事情,他不会躲。
正是这一点不圆滑,让李信觉得这老头很不错。
想到这里,李信直接迈步朝着刑部大牢走了过去,对着两个守门人缓缓开口。
“我来探望长辈。”
第六百四十一章 面子
涉嫌谋反的重犯,按规矩肯定是不能探监的,如果是亲戚跑过来探监,甚至会一起被抓起来砍头,但是李信的身份,他虽然救不出李邺,但是看一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刑部大牢一般都是关着重犯,或者是朝廷犯事的官员,所以来这里探监的人通常也都不是小老百姓,听了李信这句话之后,立刻有人上来盘问。
“你要探望何人?”
李信把马拴在刑部大牢旁边的柱子上,开口道:“原京兆尹李邺。”
这个人听了这个名字之后,脸色一变,沉声道:“你是何人?”
这个时代,对于画面信息沟通的十分困难,李信的名字此时已经传遍京城,最起码京城人里甚少有不知道他名字的,但是真正见过面,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的并没有多少。
他也没有心思跟这些刑部的小吏耍什么威风,只是静静的开口。
“兵部李信。”
这人听了之后,立刻知道来人是谁,当即低头道:“原来是李侯爷,小人有失远迎,还请李尚书恕罪。”
李信摇了摇头,开口道:“你又不认得我,哪里来的罪过,你能放我进去便放我进去,不能放我进去,便向上报,如果实在吃不准,就直接报道刑部沈尚书那里去,我在这里等着。”
说着,李信也没有迈步走向大牢,而是让他们给自己搬了把凳子,就坐在这颗大柳树下面,静静的等着。
这个小吏见状,无奈只能转头,呈报上官去了。
他们自然是不能放李信进去的,毕竟出了什么事情谁也担待不起,而李信的品级摆在这里,他们也不能不闻不问,层层上报之下,一直报到刑部两个侍郎耳朵里,这两个侍郎听了也没有办法,毕竟李信的品级和功劳摆在那里,他们去见李信也得低着头,于是干脆直接上报到了已经下班回了家里的刑部尚书沈默那里。
沈尚书家里就住在柳树坊,他没有多做犹豫,直接换了一身衣裳,迈步走向了刑部大牢。
等他到了刑部大牢门口,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街道外面已经宵禁,但是柳树坊里的灯火还没有熄灭,到处挂着灯笼。
沈默带着人举着火把,终于在大柳树下面找到了李信。
这会儿还是夏天,晚上空气闷热,大柳树下面全是蚊子,靖安侯爷闭目坐在大树下面,静静的等着。
沈默走上前去,对着李信拱手行礼:“李尚书。”
他很聪明,称呼的是李信兵部尚书的职位,毕竟李信其他的两个头衔,不管是靖安侯还是太子太保,都要超过他这个刑部尚书不少,但是他只称呼李尚书,两个人就算是平级了。
李信也不在意这些小心眼,他拍了拍自己的袍子,缓缓起身,还礼道:“沈尚书。”
沈默对着李信笑了笑,开口道:“李尚书这么晚到刑部大牢来,想要见涉嫌参与谋反的钦犯,不知道有没有陛下的许可?”
“一点小事,未曾问过陛下。”
李信微笑道:“如果问过了陛下,也就不用劳动沈尚书这么晚跑出来了。”
沈默皱眉道:“李尚书,这是钦犯。”
靖安侯爷面不改色,淡然道:“我只是进去看一看,这一点小事沈尚书怎么也是有权柄当我进去的,只是看沈尚书愿意不愿意了。”
没有人愿意得罪李信。
最起码是现在这个当口,他新被加爵,又被封为太子太师,看情况还很有可能真正成为太子的业师,可以说是太康朝乃至于下一朝都最为耀眼的人物。
虽然这位靖安侯爷表面上看起来不温不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平日里也没听说他有飞扬跋扈的表现,但是朝堂高层的那一批人心里都清楚,这一个看似温和的年轻人,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平南侯府是如何烟消云散的,这几年时间他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沈默虽然是出了名的刚直脾气,但是他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去彻底得罪李信,况且以李信与天子的关系,今天他这里不准,明天李信去见天子,一样可以获许进刑部大牢见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