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李信,心情复杂。
此时,未央宫里的君臣两个人,大概都知道彼此没有说实话,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双方都只能“接受”对方的说法。
因为如果不接受,就会闹僵,就会下不来台。
他们两个人,都不能下不来台。
想到这里,天子从帝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李信面前伸手把他扶了起来,摇头道:“与你说了许多次了,私下里不用动不动便跪着。”
李信躬身道:“臣有大罪,请陛下治罪。”
“罢了,长安你也是一片赤诚之心,不知者无罪嘛。”
天子有些无奈的摇头说道:“只是以后有什么事情,不妨先与朕商量商量,你我兄弟之间先通个气,不然各行其道,闹成这样,便不像样了。”
那你唤李兴入京,怎么不与我商量?
当然,这句话是不能说出口的,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恭敬低头:“臣,遵陛下旨。”
天子叹了口气,开口道:“这个李兴,是朕让他进京来的,如今他进京不久,便给朝廷的人杀了,天下人难免会说是朕诱杀了他,传出去也太不好听了。”
靖安侯爷很知趣的低头道:“陛下放心,这件事传不出去,李兴从头到尾都是反贼,陛下没有传召过他。”
天子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李兴死了,朕牵了几年的线就这么断了,汉州府那边也没了头绪。”
“罢了。”
太康皇帝摇头道:“这件事,就由长安你去善后,汉州府那边的情况也多关注一些,李兴既然死了……”
“那么有时间,让那个沐英进京一趟,朕亲自见一见他。”
靖安侯沉声道:“臣立刻就去办。”
皇帝拉着李信的手臂,笑着说道:“这件事不急,长安你想起来再去做就是了,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兵部的差事,军器监那边也递清单上来了,朕这两天详细看了看,再有半个月他们就可以完工,到时候,长安你得尽快把这些东西,送到北边去才成。”
李信躬身应是。
“陛下放心,兵部一定办好差事。”
说完,君臣两个人又说了一些关于军器监的话,以及御酒司的供酒问题,说了大概一柱香时间之后,李信躬身告辞。
大太监萧正,亲自送李信出宫。
等李信走出未央宫的时候,一直面带微笑的天子,突然勃然大怒。
他恶狠狠的拍了拍桌子,随即手掌传来的剧痛,让这位皇帝陛下面色扭曲。
“李长安,你到底想干什么!”
第四十四章 跟朋友吵架了
杀李兴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这其中的危险在于,天子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与李信翻脸。
即便不翻脸,两个人之间的情分,多半也会打一些折扣。
但是李信动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犹豫,因为这个事情涉及到了他的核心利益,他不得不把这件事情掐灭在萌芽之中。
无论付出各种代价,都要去做。
好在,太康天子与李信两个人,都很有默契的各自后退了一小步,让这件事情在两边都有了一个合理的说法。
事情勉强算是过去了,也可能是刚刚开始。
靖安侯府的马车,已经等在了永安门门口,李信迈步坐了上去,然后缓缓闭上眼睛。
他与太康天子是在承德十七年的年底认识的,屈指一算,到现在已经有九年半时间了。
九年前的时候,他李信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卖炭郎,若不是运气好,可能连那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而那时候的魏王殿下,是一个有野心却没有门路,也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的皇七子,只能在京城里想尽办法去尝试。
坦白来说,如果李信没有遇到太康天子,此时的他不可能能够坐到这么高的位置上,甚至脱贫致富可能也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仰望平南侯府。
反过来说,当初的魏王殿下如果没有李信,这会儿也不太可能高坐帝位,可能仍旧在京城里做皇子,也可能是在姑苏城里,做一个被禁足的藩王。
九年前,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一拍即合的聚在一起,而是不断互相试探,最终达成同盟,然后一起历经生死,最终在承德十八年的腊月,一步登天。
近十年时间过去,天子已经记不清楚,那天晚上是谁不顾性命,骑着乌云马撞开了内宫宫门,定下了那场宫变的结局。
又是谁担着天大的干系,拉来了羽林卫与内卫,打进了一片素白的长乐宫。
一个人立了再大的功劳,也是不能一直挂在嘴上的,另一个世界的许攸便是最好的例子,因此这八年时间来,李信再也没有提过那天晚上的事情。
唯一一次他提起,是因为羽林卫里的那些老兄弟,不过惨遭拒绝。
但是到今天,这对近十年情分的君臣之间,终究有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大到清晰可见。
靖安侯爷坐在自己的玄黑色马车里,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皇城,幽幽的吐出了一口气。
“魏王殿下,看来咱们都已经长大了。”
……
回到家里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分,靖安侯爷的心情有些不好,一个人坐在后院的亭子下面喝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