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霍芬蒂斯的第四天,魏斯再次以身处敌营的视角目睹联邦舰队的赫赫威风。一支由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5艘巡防舰组成的联邦战斗舰队,对诺曼人构筑的霍芬蒂斯要塞展开猛烈炮击。在不受诺曼战舰干扰的情况下,这场断断续续的炮击从上午开始,黄昏方才结束。期间联邦军队多次出动飞机进行侦察和投弹。尽管活动区域受限,魏斯还是竭尽所能地观测、推断并记录诺曼军队的守备情况。当天晚上,大批诺曼士兵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撤入要塞,使得驻防此地的诺曼军队人数大增。
次日清晨,当联邦舰队再度出现在天际时,诺曼战舰终于现身。他们出动了2艘战列舰、2艘装甲舰、1艘巡洋舰和7艘巡防舰——相较于战场对面的联邦舰队,这样的阵容不免显得有些单薄。看来,在人造星源石无法为飞行战舰提供持续稳定浮空动力、威塞克斯境内星源石矿场生产仍在逐步恢复的情况下,诺曼舰队的战损补充速度远远不及工业实力雄厚且坐拥主场之利的联邦舰队。
两支舰队隔空对峙,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联邦一方毫不客气地“以多欺少”,他们以4艘性能一流的战列舰监控全场,遣巡洋舰和巡防舰组成两支炮击分队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联邦军队的炮击间歇,战场上还一次性出现了近百架联邦军飞机,它们如蝗群般扫过诺曼军队防区,对炮火难以覆盖的角落实施轰炸。轮番压制之下,诺曼军队大规模构设的防御设施如同木屋遭遇飓风,被掀了个干净,诺曼军队不但损兵折将,官兵们的斗志和决心也受到了持续的削弱。
联邦军队非常给力的炮火准备,改变了魏斯对于这场要塞攻防战的悲观看法,也让他对联邦军队学习、适应战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纵观上一场战争,阿尔斯特-威塞克斯联军能够逆转赢得胜利,威塞克斯军队固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角色就像是球场上的边路球员,起到的主要是助攻作用,根本上还是依靠联邦军队摧城拔寨——到了战争后期,联邦军队已经熟练掌握了炮火开路+纵深穿插的战术,以此突破诺曼军队的防线是屡试不爽……
既然看到了战争的转机所在,魏斯决意趁着这场战斗回归联邦军队。战斗开打后,杂役人员不但要跟诺曼士兵一道抢修工事,还担负了诸如运送弹药、转移伤员、扑救火势等多种任务,除了不需要直接参加战斗,他们到处堵漏,而且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受到的约束和监视截然不同于平常,只要有心为之,找到重获自由的机会并不难。
经过这半个月来的细心观察和认真学习,魏斯已经能够听懂诺曼人一些基本的口令。得益于此,当他听到一名诺曼军官指派一名士兵带着杂役们往某处前沿阵地输送急救医药,并用担架将重伤员撤下来的时候,他不失时机地挤进了受到招呼的杂役当中。那名领队的诺曼士兵凑齐了12名杂役,便匆匆带着他们离开了,在此过程中,魏斯所在杂役队的那名工头压根就没注意到少了他这么个身份特殊的杂役。
从一处深藏地下的军用仓库领取了整箱整箱的医药物资,杂役们带着惶惶不安的神情跟在那名领队士兵后面,他们先是沿着交通壕穿过一片开阔地带,结果才走一半,就遭遇了炮火覆盖,联邦军的炮弹接二连三落下,猛烈的爆炸把这些根本不具备战斗素质的杂役吓得不轻,无论领队士兵如何喝斥驱赶,他们也不再挪动一步。
好在这只是一轮急促的散射炮火,有些炮弹落在近处,爆炸产生的冲击把人们震得晕头转向,弥散的硝烟呛得人们咳嗽不已,可视距离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魏斯不失时机地抱起箱子疾步前行,在第一个分岔口果断转换路线,沿着蜿蜒交通壕快速行进了一段距离,彻底脱离了刚才那名领队士兵的视线。
迈出了重获自由的第一步,魏斯没有停下来,也不能停下来。他故意装出行色匆匆的样子,沿交通壕朝枪炮声最激烈的方向移动。他的计划,是在联邦军攻入一线阵地的时候来个“里应外合”,帮助他们拔除诺曼军队的火力点,争取建立起进攻的桥头堡,若是战况不甚理想,攻入阵地的联邦军队被诺曼军队击退,那就跟着联邦军一道撤出要塞区,将自己这几天来侦察到的敌军布防情况提供给联邦军指挥官。
为诺曼军队效力的杂役穿着统一样式的背带裤,靠这身脏兮兮的装束还有扛在肩上的医药箱,魏斯得以在诺曼士兵们来来往往的堑壕里畅行无阻。彼时联邦军队的地面进攻已经吹响号角,诺曼人一面要提防来自空中的攻击,一面要抵挡联邦军队,还要救治伤员、调度部队,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谁还有闲工夫关心一个貌似在往阵地上运送物资的杂役?
走着走着,魏斯来到了一座地堡的后入式通道口,这种地堡有四个射击孔,能够覆盖正前方的半球射界。他听到诺曼人的机炮在嘶吼,但没有机枪声不等于没有配置机枪,有可能是因为目标还在机枪射程之外。
魏斯正想攀在堑壕上瞧瞧前面的情况,突然听到有人用诺曼语冷喝道:“嘿,你是谁?”
发问者是一名诺曼军官,他正搀着一名受伤的同伴。见此情形,魏斯忙不迭地回答道:“杂役!药品!”
说罢,他还指了指扛在肩上的医药箱,那上面标有醒目的医疗符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