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敌人敢闯进来,这些圆楼就会像一座座旋转的磨盘一般,将其磨成血浆!
这些面积不大的圆楼,可以有效的分割到时候被送来的突厥劳力,让他们无法聚集在一起发动叛乱。
同时就算某一座圆楼失守,也可以通过地下互相联通的甬道,撤到周围的圆楼之中去。
不过想来,就以突厥蛮子们的攻城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攻的破这些圆楼的防御。
毕竟别看圆楼只有五层,可高达五丈的高度,已经比绝大多数城池的城墙要高了……原来的长安城墙也只不过才一丈八尺而已。
而且最妙的是,这种梅花式布局,意味着可以根据需求,无限制的向四周扩建!
楼中有井、有粮仓、有引水暗渠、有封门断龙石,不怕敌人断水围困,也不怕敌人施以火攻……[天工门]出品,素来都是岩石结构,若是流传后世,怕不得让那些考古专家怀疑人生,以为华夏其实是一个巨石文明,就问怎么破?
因为突厥劳工不会在丰州停留太久,而是在“梅花圆楼阵(镇)”聚集到一定数量后。
就会被逐批送往后方,沿着他们来时铺出的土路一路修筑回去,投入修建“陆路交通网”的浩大工程之中去,到时候一座圆楼临时挤一挤,塞个几千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随着匠族工徒们开始动工,一座又一座的圆楼就像雨后的大蘑菇似的,在这一片雪白的平原上成片的冒了出来。
同时一座又一座的工坊,也在这些圆楼之中被建立了起来,医楼、织楼、工楼、餐楼……[神农门]弟子甚至把其中一部分圆楼改造成了暖房,铺上了玻璃顶棚开始种菜了。
白玉琦把[无极门]下各部弟子,全都一股脑儿的带了过来,可不是准备让他们来领略北国风光的。
根据情报,草原上这场罕见的大雪,可是冻死了成千上万的骡马牛羊!
分散成了一百支“佣兵小队”的龙骑卫,每在突厥草原上发现一个突厥部落。
在发起“物理劝说”之前,都会先向作为大本营的“圆楼镇”传回消息和定位。
然后“圆楼镇”大本营这边,就会根据他们报出的大概数目,派出由蒸汽卡车改装而成的雪地车队,去把突厥部落都运回来……真·都运回来!
甭管是突厥劳力,还是他们养的骡马牛羊,被冻死的也不会放过,甚至连他们的帐篷都会拆回来……那可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牛皮!
别看那些牲口都被冻死了,不到春暖花开积雪融化,这些被冻的硬邦邦的家伙,就等于是一坨坨的冷藏肉!
运回来进行解冻后,交给[鼎俎门]弟子进行深加工后送回太极皇都,开春不是要闹旱灾、蝗灾么?到时候粮食不够,就天天吃肉,就问你怕不怕?
可以说,这些牲口在[鼎俎门]弟子们手中,根本就没什么可丢的。
肉可以加工成肉干、肉松、灌成香肠、熏成腊肉,骨头可以磨成骨粉加工成饲料。
皮革的作用不用说,就连羊毛都剃下来纺成毛线、织成毛衣,羊毛衫要不要了解一下?
为了让蒸汽卡车能够在变成雪原的大草原上行使。
运输车队抵达丰州大营之后,白玉琦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少数没晕车的工匠,开始对其进行改装。
不但在车底加装了大块的滑板,而且在车轮上加装了桨叶以便于获得动力,跑起来慢是慢了一点,可是不至于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失去行动能力。
另外,在龙骑卫出发之后,白玉琦就已经派出了车队和工程队,赶到草原上建立临时的中转站,以便于拥抱小队在转移牛羊和劳力的过程中,能够有落脚的敌方。
能做的准备,白玉琦可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等着收获了。
但是有点出乎他意料的是,最先传回消息的反而不是佣兵队,而是被派出去建立中转站的工程队!
第188章 雪地救援
突厥草原的面积有多大?
由于唐初时期,北方还没有统一的政权,甚至都没有固定的边境概念。
发源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色楞格河一带的回鹘、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的靺鞨。
还有契丹、室韦、吐谷浑、铁勒、柔然……等等游牧民族,你打我,我打你,今天你吞并我,明天我又吞并你,十分的混乱,甚至有的干脆就是从某个游牧民族之中分裂出来,自己取个都叫不出名字的生僻字称呼。
所以很难界定这些游牧部落的民族定义,毕竟互相之间说不准还带着亲戚关系。
至于活动的范围就更广泛了,谁强大谁的牧场就大,大家都拿手画圈,说:这一块是我的啊!你们不许来放羊!
其结果就是,出了中原往北,都算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估计连他们自己都弄不太清楚,到底自己的地盘有多大。
往北能一直北到北极,往西能一直西到土耳其……这时候还没北极熊露西亚呢,只有个很随便的名字叫“罗刹”,而那个很浪漫的地方,这会儿貌似也还很模糊,得等到突厥被打败之后,一直撵到那边去才建立。
所以,在如此广袤概念上的土地都属于“北方”,绝大多数时候骑马在草原上跑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见到人。
白玉琦在派出龙骑卫和工程队进入草原之后,并没有想到他们会那么快传回消息。毕竟平时跑十天半个月的都不一定能见到人了,更何况是这个大雪肆虐的时候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