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的也不睡觉了,反正有[光亮术]制造的照明杖,将村子照的是灯火通明。
全村老小都聚集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看着卸下来后堆成小山的大批粮食、布匹,那叫一个爱不释手的摸来翻去。
特别是老村正,抱着一头老黄牛的脖子就不撒手了,连亲带摸温柔的跟搂着的是他老伴似的。
惹得背着重物走了半天崎岖山路,早就不耐烦了的大黄牛不满的哞哞直叫,晃着脑袋差点把老村正顶飞出去。
“牲口活物,以后就算是村里的集体财产。”
“赶紧找人搭牲口棚子把它们关进去,好好喂点草料先养起来,以后村里派专人放养。”
白玉琦指着堆积成山的货物分配道:“每家每户都领一袋粮食、一匹布回去,剩下的先保管起来!”
村民们兴奋的是嗷嗷直叫,居然少则两三点、多则四五点的,又给白玉琦贡献了一波信仰,让他的信仰储备再度恢复到了500点以上。
整个村子都闹哄哄的,估计今天晚上是睡不成了,想来他们也睡不着。
被山路颠的够呛的白玉琦也不理他们,让狗子把自己送回了杨赵氏家,由得他们折腾去。
“大郎回来了!”
“快擦擦脸解解乏,饿了吧?”
“灶上给你煮着粥呢,马上就能吃了!”
杨赵氏欣喜的迎了上来,又是端出热水给白玉琦擦脸,又是嘘寒问暖的给他张罗着饭食。
刚才她也听到去长安的队伍回来了却没跟着凑热闹,而是在家里忙活准备着好让白玉琦一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米粥。
用热乎乎的布巾擦了擦脸,抹去了一路的风尘仆仆……白玉琦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成语了。
这年头的路可没铺水泥,一大队牛马驴骡跑起来那叫一个烟尘滚滚,气势倒是挺足,可一路跑下来,所有人都跟兵马俑似的一身灰!
觉得舒服点了的白玉琦松了口气,立马给自己放了个[清洁术]。
在没有条件洗澡的情况下,他也只能靠着系统技能维持自身卫生了。
凑到土灶前瞅了瞅,依旧是黄黄的粟米粥,不过加了不少切成片的熏肉和山上采回来晒干的野菜、蘑菇、笋尖之类的山珍,估计还加了不少盐和动物油,闻上去倒是香喷喷的。
回来的路上,他其实已经吃过不少在长安城里买的各种点心零食了。
不过那些玩意吃再多也觉得不顶饱,更何况他正长身体呢,白玉琦觉得自己咬咬牙还能再吃一罐子。
说也奇怪,他这具身躯,除了身高大小等比例缩小了之外,身体素质和肠胃器官都好的惊人,一点都没有正常婴儿肠胃娇弱的情况。
别说是消化不良了,跟肚子里装了个黑洞一样吃起来没够,吃再多也不觉得撑得慌。
比他头还大的海碗,一口气吃三碗也没觉得有多饱,也不知道那么多食物都装到那里去了,但是不吃了也不觉得会有多饿,奇怪的很。
但是多吃肯定是好事,毕竟这么小的身体却维持着成人的活动量,消耗肯定非常大,再不多吃点他怕自己长不大,要是始终维持着这种三寸丁的模样那才叫坑爹了。
杨赵氏虽然对他一个小人儿,却能像成人一样吃喝很是惊奇,一般来说像他这么大的娃娃都还在吃奶呢。
可考虑到他毕竟是个下凡的“神仙”,所以瞧他并不会吃坏肚子之后,杨赵氏准备饭食的时候也只好尽量熬煮些好消化的粟米粥给他……当然,就算杨赵氏想做点别的什么也没辙。
家里就一个烧水煮粥的罐子,除了能焖点粟米饭,还得蹲在旁边看着火候,生怕把罐子给烧裂了。
别说是杨赵氏家了,整个大唐现如今其实都是这么吃的,除了蒸和炖再要不就直接拿火烤,也变不出什么花样来。
唯一让白玉琦惊讶的是,自己又被那些写小说的二货写手给骗了,唐朝其实是有植物油和炒菜的,叫做“烙”。
没错,就是炮烙的那个烙,意思是往铜器上涂油然后翻烤,只是这种方式并不那么普及而已。
毕竟唐朝主流的炊具大多还是陶器,铜铁器只有贵族一类的上层社会才用得起。
普通老百姓别说是油了,盐都吃不起,研究什么炒菜?所以炒菜这种烹饪方式并不流行。
今天在西市的时候,白玉琦还琢磨着去铁匠铺定制几口铁锅,回来好显摆下自己大吃货帝国子民的天赋技能。
第030章 建别墅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铁器行里有卖的。
虽然形状材质跟他所熟悉的厨具不一样,可唐朝人民想吃个蛋炒饭还是能做到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时代的铜器含铅,怕重金属中毒的白玉琦没敢要。
在询问了杨铁牛得知村里有人会打铁之后,只好买了些铁料回来,准备到时候自己打一些铁制厨具。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人民什么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或多或少都会点各种生活技能,只是手艺好坏而已。
从村民送来的一大堆东西中,翻出来各种铁罐、铁釜之类形状奇怪的器皿,显摆的交给杨赵氏,惹得杨赵氏惊喜不已,有了这些炊具,她再也不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淅沥呼噜吃完一罐子杂菜肉粥,白玉琦看了看不大的篱笆小院里,堆的满满当当的各种家具和今天买回来的各种杂物,再看看村后山坡上还只有一个框架的“别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