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不断的行进,越来越多的蛋生小娃儿被孵化了出来,愣是让原本的队伍扩大了三分之一左右。
更神奇的是,这些蛋生小娃儿,跟吹了气一样见风就长,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窜高。
头三天还需要以蛋为食,后三天就能吃些草籽、昆虫,少量辅食些蛋液,一周就长得一米多高跟五六岁的娃娃一样。
等到快抵达南岸登陆点的时候,拢共不过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就长得跟穴居人中的青少年一般无二。
而一路暗中观察的斥候们,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就是这些穴居人居然是下蛋的,而且不论男女都下蛋!
穴居人女性怀上之后,只需要两三天就会显怀,腹部膨起变大。
这时她们就会显得格外小心的护着自己的腹部,如果是在栖息地,她们应该就会躲进洞里闭门不出了。
而只需一天,这些穴居人女性就会产下一枚西瓜大小的蛋来。
然后抱在怀里用体温将其孵化,通常只需要28天的时间就能孵化出一只小娃儿来。
然而,从孕育到产蛋,再到孵化出来的这一个月过程中,穴居人女性通常是不离开巢穴外出觅食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穴居人男性为她们提供食物和营养。
所以除了外出搜集食物带回来之外,穴居人男性每天也会下出一些拳头大小的蛋来。
这些“公蛋”只有蛋清没有蛋黄,自然也就孵化不出蛋生小娃来。
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给孵蛋的穴居人女性补充营养,以及用来喂养孵化出来的小娃。
是的,没错!
穴居人女性只负责下蛋和孵化。
而带娃和奶孩子,居然是穴居人男性负责的!
想来他们下的“公蛋”,富含的蛋白质肯定不止牛肉的五倍……
而在穴居人男性负责带娃奶孩子,并教导蛋生小娃各种生存技能的过程中。
女性则趁机休养身体、进补营养,为下一轮的孕育和孵化做准备。
通常来说,蛋生小娃七天断“奶”,两个月就能成长到少年状态,可以自己觅食并自立了。
这个时候,修养好身体的穴居女性,就又可以进行再一次的繁育了。
也就是说,穴居人一年能繁育四次,生出四个娃来……这种繁育频率,难怪中云洲的其它生物都灭绝了,而他们却能在巨鸟的肆虐下繁衍下来了!
第562章 卵民
被穴居人下蛋,女的下蛋就算了,特么男的也下蛋,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给刺激的不轻的唐军斥候们,一脸怀疑人生的带着穴居人们,长途跋涉的回到了中云洲的南岸登陆点。
可越是靠近南岸登陆点,他们就越是惊讶。
因为唐军派出的“大唐舰队-陆战中队-斥候小队”,可不仅仅只有他们一支。
总共有数百支斥候小队,分头向不同的方向探索,以求能在最短时间内辐射中云洲全境,彻底的探查清楚这里的环境。
而进入中云洲内陆不过数百公里的他们,在遇到穴居人之后立刻就折返了。
因为穴居人行走缓慢,每天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沿途觅食的关系,所以走走停停的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本来以为他们是最先返回的一支队伍呢,可是没想到在半路上就遇到了好几支斥候小队,而且每支斥候小队身后都或多或少的跟着一群穴居人族群。
虽然预料到,以穴居人的繁殖能力,在中云洲的其它地方肯定还有别的族群,但是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多。
他们带回来的这支数千人的穴居人,在其他斥候小队带回来的穴居人之中,居然都算不上大型的族群。
等回到南岸登陆点后他们才知道,这些天各斥候小队已经陆陆续续,带回来了近百万穴居人了。
并且大家基本上都没能深入内陆太远,这说明中云洲上存在的穴居人,人口规模可能要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这些卵民……嗯,本来斥候小队觉得,这些穴居人的习性跟野兔很类似,决定管他们叫“兔人”来着的。
可据北云洲丈人国,南下务工的三族长人说,这些会下蛋的“异人”,跟他们“长人”同属上古遗民的后裔。
应该是上古“卵生族”的某一个分支,在北云洲上也偶然会见到他们的身影,只是数量没有这么多而已。
就像他们也分长股、长臂、歧踵三族一样,虽然形态样貌都不一样但都属长人族,所以就正式被定称为“卵民”了。
据长人们所说,这些卵民极为短寿。
一岁即可成丁,两岁即可孕育后代,五岁步入壮年。
十岁就算中年,十五岁即为老年,最长也就只能活到二十岁。
所以卵民的一岁,相当于常人的十岁,但至死都会保持着青年人的体态形貌,不会出现衰老虚弱的情况。
那些看上去满脸胡子的年长卵民,其实最多也就十几岁。
而且因为卵民太过弱小,通常都活不到寿终就夭折了的关系,很少有见到超过十五岁的卵民。
也正由于寿命太短,为了活下去每日寻找吃食和繁衍后代都忙不过来了。
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技艺、学识,以至于所有的卵民都是这么一副未开化的野人模样。
众人掐指一算,如果一个卵民女性成年后,在无病无灾没有夭折的情况下,一生可诞下七十二个后代,而要是两年就算一代人的话,足可九世同堂,真可谓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