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彭蕴章恭请圣安!”
“朕不安!”
咸丰正在气头上,把惠亲王的折子扔到彭蕴章面前,咬牙切齿地说:“彭爱卿,仔细瞧瞧,这便是你给朕举荐的‘济变匡时’之才!”
彭蕴章真不知道耆英的事儿,连忙地捡起折子,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看到一半,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一边磕头一边战战兢兢地说:“老臣昏庸,老臣糊涂,老臣无识人之明,老臣罪该万死……”
“你的事回头再说,先说说该怎么治耆英这老奴才的罪!”
彭蕴章吓得魂不守舍,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咸丰便冷冷地说:“拟旨,著僧格林沁即将耆英锁扭押解来京,交巡防王大臣,会同宗人府刑部,严讯具奏!”
“臣遵旨,臣这就去拟旨。”
看着彭蕴章跌跌撞撞地退出大殿,咸丰又拿起一道折子:“柏葰、穆荫、文祥,这是桂良的奏报,你们也瞧瞧。”
“奴才遵旨。”
……
桂良在折子里称正在艰难地跟西夷周旋,英、佛二夷究竟提出了哪些条件,折子中压根儿就没提,确切地说是不敢据实奏报。
皇上不知道,但文祥很清楚,不过他是既不敢跟皇上说,这会儿也没心思说,因为看皇上的神色、听皇上的语气,耆英这次十有八九凶多吉少,而庆贤很难说会不会被牵连。
正胡思乱想,咸丰突然冷不丁问:“文祥,前通政司参议庆贤现在何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文祥定定心神,将刚看完的折子递给穆荫,小心翼翼地说:“禀皇上,据奴才所知,庆贤父子四人早被奉宸苑卿韩秀峰派到口外帮办营务了,也不晓得回来了没有。”
刚才没说话的郑亲王端华忍不住问:“文大人,奉宸苑卿韩秀峰不是在南苑疏浚河道整治海子吗,他为何把庆贤父子派口外去?”
“禀王爷,其实下官一样纳闷,要说帮办营务,庆贤父子也只能帮办河营营务,应该在南苑戴罪自赎,下官实在想不明白韩秀峰为何要派他们父子去口外办差。”
“皇上,要不传奉宸苑卿韩秀峰过来问问。”
韩四究竟为何派人去口外,咸丰能猜出几分,想到这种事不能搞得尽人皆知,干脆话锋一转:“还是议议桂良的奏报吧,柏葰,你先说。”
“皇上,奴才以为……”
柏葰侃侃而谈,说了一大通等于什么也没说,文祥听着心里却踏实了许多,暗想耆英凶多吉少,但庆贤应该能躲过一劫,至少不要担心会跟他哥哥庆锡一样被发配去黑龙江充当苦差,不禁暗叹韩秀峰的先见之明。
……
国家大事跟大头没任何关系,所以懒得偷听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在郑亲王、怡亲王和柏葰、文祥等人躬身退出大殿,行色匆匆地回去办差之时,皇上突然喊道:“冤大头,进来,朕有话问你。”
大头愣了愣,急忙跨过门槛走进殿内问:“皇上,您想问啥?”
“你上次去南苑,有没有见着庆贤?”
“没有,”大头挠挠后脑勺,想想忍不住道:“皇上,您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您让我四哥做奉宸苑卿时,书肆里的那些老爷全升了官,个个都有差事,连吉禄都做上了主事,好像就庆贤老爷没差事,我四哥是不是打发他回家了。”
咸丰很清楚大头是最不会说谎的,心想大头上次去南苑没见着庆贤,那应该是早被韩秀峰安排去口外办差了,觉得再追究下去反而不好,干脆心不在焉地问:“连吉禄都做上了主事,此话怎讲?”
“皇上,我就是打个比方,吉禄其实挺有本事的,认得好多字,能写会算。不像我,只会算不能写。”
看着大头一脸羡慕的样子,咸丰忍不住骂道:“没想到你这个憨货还有几分自知之明!”
“皇上,我不懂啥子明,我就晓得要是识字,我就能去考武状元,就算武状元考不上,也能去考个武举人!”大头习惯性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又很不服气地说:“杜三就是武举人,他贪生怕死,我一个能打他几个,可就是比我多识几个字,竟让他考中了武举人,皇上,您说气不气人?”
咸丰下意识问:“那个贪生怕死的杜三,现在身居何职,在哪儿当差?”
“死了,听我四哥说他是在长毛攻破江南大营时战死的,刘存厚刘老爷和向荣向大帅好像跟他差不多时间死的,这几年会馆总是办丧事,每次办丧事都喊我去烧纸磕头。”
见皇上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大头急忙道:“姜六没死,猴子也没死,他俩命大,上个月还托人给我捎了封信,我请储掌柜帮着念的。他在信里说现而今在胜保大人麾下效力,在河南不光杀长毛,还杀捻匪!”
“姜六是谁?”咸丰好奇地问。
“是我六哥,以前带着我在码头上做脚夫的,后来带着猴子一起从巴县老家跑固安来投奔我四哥,后来去静海阵前效力就没再回来,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他和猴子了。”
“他是不是也贪生怕死?”
“他不怕死,他就想做官,打起仗不要命的!林凤祥和李开芳被僧王活捉那会儿,好多跟着僧王去山东河南的兄弟都被裁撤了,河营的那些兄弟都回固安老家接着种地,听他们说姜六有一次追杀捻匪,一口气追了十几里,结果大队人马没跟上,被反应过来的捻匪团团围住,整整厮杀了一下午,身边的兄弟几乎全战死了,大队人马才赶到给他们解了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