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烦您帮我去打听打听,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是哪几位大人。”
“行,我去问问。”
冯小宝晓得这位小姑奶奶虽是女儿身但念过很多书,很羡慕那些读书人,勒住马回头笑道:“少爷,您一肚子学问,要不跟戏文里说得那样也去考考,说不定真能考取个功名。”
“本……本少爷要是能进得了考场,还能等到今天!”任钰儿忍不住笑道。
“少爷,您咋就进不去?”连儿好奇地问。
想到考生进考场时搜检的场景,任钰儿忍俊不禁地说:“过几天带你去贡院门口瞧瞧就知道了。”
连儿没见过那场面,事实上任钰儿也只是听说过并非亲眼见过,但冯小宝却觉得这位小姑奶奶的胆子也太大了,居然什么都敢去看,什么话都敢说,正想问问过几天是不是真去贡院,柱子小跑着回来了。
“少爷,打听到了,这次北闱的主考官是柏中堂,副考官是兵部尚书朱凤标朱大人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程庭桂程大人。同考官有好几个,我只记得四哥曾提过的那个尹耕云尹老爷,听那些考生说主考官、副考官和同考官们一大早领着旨之后就去了贡院。”
任钰儿沉吟道:“那些考生一定是去买柏中堂和朱大人、程大人他们的文章了。”
“买大人们的文章做啥子?”连儿又好奇地问。
“想知道几位大人的喜好啊。”任钰儿想了想,又掏出钱袋递了过去:“柱子哥,劳烦您再跑一趟,帮我也买几份。”
这可把柱子给难住了,苦着脸道:“少爷,买别的行,买文章我不懂!”
“您看人家买什么咱们就买什么。”
“行,我去瞧瞧能不能买着。”
……
与此同时,韩秀峰正坐在集贤院里看过去这半个来月两广、两江等地上的密折和皇上所发的密谕。
然而,有些折子不看没啥,看了反倒更着急。
比如在召集团练“打击夷人气焰,使其心神不宁而逃离中国,消弭天津和约于无形”这件事上,黄宗汉在奏报里说得是天花乱坠。
上上个月二十日,江村、大冈等路民团围攻广州,“自子至卯,鏖战四时之久,齐施枪炮火具,伤毙夷兵多名,乘胜登陴,直上城垣东北角及通心楼两处,又北路各团冲进西门”,结果因为西夷占据观音山地利和兵船上的大炮支持,功亏一篑。
上个月八日,新安县团勇实力攻剿前去张贴告示的夷兵,伤毙多名。
上个月十一日,西夷驾火轮船十余只、板船四十余只,前去报复,攻占新安县城,各路民团于之巷战三时之久,伤毙夷兵近百名……
看上去很提气,可究竟出动了多少团练,有何兵器,共分几路,哪一路由谁统领,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只字未提;而究竟伤了多少夷兵,毙了多少夷兵,也是模棱两可;团勇折损多少,士气如何,能否再战,同样提都没提。
至于最重要的西夷对此有何反应,是被激怒了准备搜捕清缴不听话的团勇,还是认定这是朝廷指使的打算大举报复,更是一无所知。
总之,这压根儿就算不上战报。
韩秀峰实在没心情再看,正懊悔所托非人,那会儿就不应该把广东分号交给黄宗汉之时,肃顺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看着肃顺满头大汗的样子,韩秀峰连忙起身帮着倒茶。
“别忙活了,我只是过来瞧瞧的,一会儿就走。”肃顺拿起桌子的折扇,哗啦一声甩开,边扇边笑问道:“志行,我昨儿个去了趟湖广会馆,回来时路过你们重庆会馆,听巷口的人说你们重庆会馆也住满了前来应试的考生。”
“有这事儿,大人怎会问起这个?”
“我只是觉得奇怪,这是顺天乡试,又不是四川乡试,你们重庆会馆怎么也住满了考生?”
韩秀峰反应过来,微笑着解释道:“大人千万别误会,虽说顺天府学额多,文武乡试的中额也多,但我们四川离京城太远,就算有同乡想冒籍来顺天府考,这千里迢迢的也折腾不起。”
“我就是随口一问,没别的意思。”肃顺嘴上说不喝茶,但还是接过了杯子。
想到这次的主考官是他的死对头,韩秀峰觉得应该说清楚,坐下笑道:“不怕大人笑话,在外为官久了有时候真是人情难却。就像这次顺天乡试,宛平、固安等地的学子找不到下榻之所,就拿着地方士绅的书信来找我。
曾在厚谊堂当过几个月差的直隶南皮举人张之洞,也让来京应试的同窗、同乡来找我。天津知府石赞清更过分,仗着既是我的长辈,又跟我在永定河道衙门共过事,不但让我帮那几个家境贫寒的天津考生找住的地方,还让我管那几个考生的饭!”
石赞清不但是有名的能吏,而且是出了名的清廉。
一提到石赞清,肃顺禁不住笑道:“他这是赖上你了,不过别人的忙你可以不帮,但他的忙你不能不帮!”
“所以我只能自认倒霉。”
“俗话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他托你关照的那几个天津考生,你觉得有没有几分真才实学?”
“大人,这您可把我给问住了,我才疏学浅,只晓得他们的字写得还行,文章看着也通顺,至于文章做得好不好,我真不大懂。”
“你不懂有人懂,找个懂的人帮着瞧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