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云飞写好请帖,韩秀峰跑里面去拿来一个锦盒。在去绳匠胡同的路上又花二两银子买了点礼物,以祝黄御史乔迁新居。
说起来也巧了,赶到黄家,敲门一问,黄御史正好在家。
把晚上的那封请帖收起来,把中午的那封请帖和名帖放进锦盒,连同路上买的礼物一并交给黄家人,在门口等了大约半柱香的功夫,黄家人微笑着走出来请他进去。
走进客厅,只见黄钟音正坐在椅子上看吉云飞请帖。
“晚生韩志行,给黄老爷请安。”韩秀峰连忙上前打了个千。
黄钟音没想到吉云飞会请他去会馆吃酒,更没想到韩秀峰还备了一份贺礼,虽然贺礼不值几个钱,但在他看来这是巴县乃至重庆籍在京官员对他黄钟音的一种认同,放下吉云飞的信,笑道:“都是同乡,韩老弟无需多礼。”
“黄老爷,说起来惭愧,前些日子晚生忙着修建会馆,一直没顾上给您接风,也一直没顾上登门拜见。”
“韩老弟,再说这些就见外了,会馆我又不是没去过,晓得你有多忙,而且是为在京同乡们忙,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建好了。”
“只是建差不多了,还有一些零碎活要收尾。”
黄钟音一边等家人去雇车,一边感叹道:“半年就能完工,这已经很快了。如果非要说惭愧,那惭愧的应该是我,身为重庆籍京官,这些年竟没去过几次会馆。要不是上次一时间没找到落脚的地方,都想不起去会馆。要不是老弟今日登门,都不晓得会馆已经翻建好了。”
“黄老爷不必自责。”
韩秀峰下意识回头看看身后,一脸诚恳并带着几分尴尬地说:“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儿没外人,晚生也没啥好顾忌的,这件事真不能怪黄老爷您。要不是八省客商,巴县哪有今日之繁荣。何况许多八省客商已入巴县籍,有的甚至已在巴县繁衍了几代,早就是巴县人。可笑竟有那么多井底之蛙,直至今日仍持地域之见,不只是可笑,而且可悲,可叹!”
这番话说黄钟音心坎上去了,他紧盯着韩秀峰问:“韩老弟就没有地域之见?”
“有!”韩秀峰再次拱起手,意味深长地说:“晚生承蒙吉老爷、敖老爷、江老爷、王老爷等同乡京官和顾老爷等老家士绅信赖,被委以会馆首事之重任,自然要处处为我重庆十四州县来京应试的举人、来京觐见来京候补候选的官员及在京同乡着想。只能想同乡所想,急同乡所急。至于其他地方的人,晚生爱莫能助。”
“原来是这样的地域之见,哈哈哈,要得,要得!”
“让黄老爷见笑了,其实其他地方的人晚生也不认得几个。”
正说着,黄家仆人雇的车到了。
黄钟音一想到今后能常去会馆与同乡把酒言欢,与在京同乡叙乡谊、联乡情,便情不自禁拉着韩秀峰一起上车。
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赶到了会馆。
钻出马车一看,黄钟音以为来错了地方。余有福一直守在门口望风,先打千行礼,旋即扯着嗓子吼道:“湖广道御史黄老爷驾到!”
吉云飞绕过照壁,拱手笑道:“永洸兄,新馆建得咋样,是不是以为来错了地方?”
“不怕博文老弟笑话,这……这真有些出乎意料。其实我早晓得会馆在翻建,但咋也没想到会建得如此气派。”
“永洸兄里面请,还有让你更出乎意料的。”
“贤博文老弟请。”
黄钟音跨过门口走进院子,刚绕过照壁,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正同另一位几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京官笑眯眯看着他。
“汇成,你咋也在!”
“难不成我丁汇成不是你们重庆人就不能来?”姓丁的文官指指吉云飞,笑道:“博文刚才跟我们卖关子,说要来一位贵客,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是永洸兄你。一别数年,信也不给我写一封,是不是飞黄腾达了,忘了我这个没出息的同年?”
“说得好像你给我写过信似的。”黄钟音嘴上埋怨,心情却不晓得多高兴,拍拍同年的胳膊,旋即招呼道:“兴澄兄,我们也好久没见了,现而今在哪儿高就?”
“刚从山西的一个小县卸任,七品芝麻官,跟永洸兄自然没法儿比。”
“原来去山西做了一任县太爷,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一定要请客,不许跟我们这些连锅都快揭不开的京官哭穷!”
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
吉云飞摇身一变为向导,陪黄钟音和另外两位好友参观会馆,里里外外、楼上楼下转了一圈,然后邀三人去亭子里吃酒。
会馆小虽小点,但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古色古香,别有一番神韵。
更难得的是,一起把酒言欢的既有同乡也有久别重逢的同年,黄钟音从未如此高兴过,几杯酒下肚诗兴大发,一连作了三首诗。
韩秀峰不想打扰他们的雅兴,没去亭子里作陪,而是不动声色地让余有福和大头准备晚宴,让潘二赶紧去请敖彤贤、江昊轩、王支荣等同乡京官和温掌柜、储掌柜等在京商人,准备借这个机会把黄钟音上次回京的接风宴补上,让黄钟音感受下啥叫宾至如归。
温掌柜等在京商人尝到了结交官老爷的甜头,不仅随叫随到,且主动提出晚宴的花销由他们七家分摊。想到公账上只剩下一百多两银子,韩秀峰也就没跟他们客气,反正分摊下来一家花不了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