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爷,这三间原本是书吏的公房,后来巡检司衙门不再设书吏,每位老爷到任只请一位帖写,所以这两间一直空着,晚生是里头这一间。”
在泰州时韩秀峰打听过,李秀才不是本地人,而是富安人,但家离海安也不远。富安既是两淮盐运司的盐场,同时也在东台县治下,所以他是东台县的秀才。
不过秀才是生员统称,秀才与秀才也是有区别的。
学问最好、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叫廪膳生,简称廪生。名额有定数,因州、县大小而异,一个县大概二十个左右,每年都能从县学领取廪饩银四两,补助生活,而且被取为廪生就能给应考的童生具保。
岁、科两试一等后列者被额外增取,所以叫增广生员,简称增生;额外再增取的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李秀才举业不顺,七八年前考中的附生,这些年一直没能考上增生,连增生都别想去江宁参加乡试考举人,更不用说他这个连增生都不是的附生。
韩秀峰在衙门帮那么多年闲,很清楚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里头那两个衙役和十个弓兵对走马灯一般换个不停的巡检只会阳奉阴违,对李秀才这个帮闲的书吏才马首是瞻。
接下来要办大事赚大钱,韩秀峰可不想让李秀才接着弄权,看着对面那三间弓兵住的房子,淡淡地说:“李先生,你是有功名的人,在巡检司这个小衙门帮闲太屈才,而且按例有功名在身的也不能做这胥吏的差事。”
李秀才没想到韩秀峰竟会说出这番话,连忙掏出昨晚凑的一袋银钱:“韩老爷,晚生只是帮着誊写……”
“你这是做啥?”韩秀峰不等他说完,把他的胳膊往边上一推,随即笑道:“李先生误会了,本官没想过也不会砸你饭碗,只是觉得你再做书办太屈才,打算聘李先生做西席,有事帮本官谋划,没事帮本官教士衡念书,一年五十两,不晓得李先生愿不愿意?”
“韩老爷,士衡就是您那个家人?”
“不是本官的家人,是本官一位好友的娃,他爹远在四川给一位大人效力,远隔千里顾不上家,就把他拜托给本官,本官自然不能看着他把学业给荒废掉。”
一年五十两,不多也不算少。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答应,这个书吏一样干不下去。李秀才不敢不识抬举,只能硬着头皮道:“谢韩老爷赏饭吃,晚生愿意,只是保甲清册和往来公文以后怎么办?”
“有人,有人会接手的。”韩秀峰笑了笑,突然回头喊道:“储班头,储班头!”
储成贵急忙跑来问:“韩老爷有何吩咐?”
“本官没带家眷,家人也不多,你们今后全搬到二堂去住,把外面这六间房腾出来。吃完饭去多买几根粗点的木头,把窗户全封上。再看看墙结不实结实,要是不结实赶紧想法儿加固。”
“韩老爷,镇上就有卖木头的,只是这几间屋好好的为什么要把窗给封上?”
“本官要把这六间屋改成关押人犯的班房,不把窗户封上能行吗?”韩秀峰反问了一句,又吩咐道:“再去找点稻草铺里头,铺厚点。人犯也是人,可不能被冻死。”
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
在海安的第一顿饭是皂隶和弓兵们做的,酒菜也是皂隶和弓兵们凑钱去街上买的,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尽管对习惯吃辣的韩秀峰而言,他们做的菜不太合口味,但韩秀峰还是借花献佛,借他们的酒表示感谢,并表示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孝敬的银钱没收,接风的酒席吃了,储成贵和姜槐等皂隶弓兵总算松下口气。
吃完中饭就开始把铺盖往二堂两侧的屋里搬,搬好就陪着潘二上街买木头和油盐酱醋等生活所需的东西。而刚被聘为西席的李秀才只能把行李搬进内宅,既然做幕友就要守做幕友的规矩,从今往后他不能再管衙门里的事,甚至不能再跟皂隶弓兵们接触,只能呆在内宅做个悠闲的教书先生。
张士衡怎么也没想到来了海安依然要读书,趁李秀才收拾屋子的空档,跑到大堂缠着韩秀峰哀求道:“韩叔,我真不是读书的料,您就别为我花这个冤枉钱了好不好?”
“士衡,你有没有想过你爹为啥要背井离乡?”韩秀峰一边翻看着皂隶和弓兵的名册,一边低声问。
“全是为了我。”张士衡苦着脸道。
“这就是了,他要是晓得你不好好念书,一定会很失望。”韩秀峰放下名册,抬头看着他道:“而且念书既是为你自个儿好,也是在帮我。”
“帮您?”
“嗯。”韩秀峰示意他走近点,凑他耳边道:“李秀才做你的先生,他就不好再插手衙门里的事。从今往后,你寸步不离的跟着他,最好连内宅都不用出。想买啥让潘二帮你去买,想吃啥跟大头说,明白不?”
张士衡本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子,听韩秀峰这一说立马笑道:“晓得了,韩叔放心,我一定会帮您盯住李秀才。”
“李秀才是你喊的吗,应该喊李先生!”韩秀峰脸色一正,紧盯着他很认真很严肃地说:“士衡,古人云‘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让你念书真是为你好,现在不用功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再说念书容易吗,多少人想念也念不成,你也不小了,可不能再把自个儿当个不懂事的孩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