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同庆可不敢拿乌纱帽开玩笑,禁不住回头问:“裕之,你说呢?”
“我有啥好说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这是作了啥孽,咋就遇上这倒霉事!”韩宸连拍了几下桌子,随即拱手道:“韩老弟,你是没去过盐场,你要是去过就晓得堵漏哪有那么容易!”
“我虽没去过盐场,但也晓得堵漏没那么容易,可那是整整三十多船盐,就算再难堵也不至于透漏这么多!再说您二位治下的灶户灶丁一年拢共才能煎多少,您二位的衙门一年拢共才核收核销多少?”
这是一件倒霉事,也是一件压根儿解释不清的事。你要是非说这个盐课司大使不好做,那有得是人愿意来做。
总而言之,韩宸断定景同庆只能自认倒霉,故作无奈地问:“志行老弟,张光成到底想咋样?”
韩秀峰不想跟景同庆绕圈子,直言不讳地说:“景兄,裕之兄,不是小弟非要帮张光成说话,而是此事非同小可,为查缉这两批从盐场透漏出来的盐,衙役和青壮死了近百个,伤的更多,您二位不给个说法,这件事真不好办。”
“要是给一个说法呢?”景同庆急切地问。
“给一个说法那就好说了,盐从哪儿来的谁也说不清,就算呈报上去朝廷也不晓得该究办哪个盐场。”
“看来只能花钱消灾了,韩老弟,你觉得多少合适?”
“景兄,不是我觉得多少合适,不管您信不信,我只是一个传话的。”
景同庆以为韩秀峰跟之前的几任巡检一样,只是州衙的“摇头老爷”,大事小事全得听大老爷的,连忙道:“我信我信,韩老弟,你千万别误会,愚兄是想问张光成到底想要多少?”
韩秀峰轻描淡写地说:“三千两。”
“三千两,我和裕之一人一千五百两,韩老弟,这也太多了吧。天地良心,对我和裕之而言这真是无妄之灾!”
盐课司大使可是肥缺中的肥缺,韩秀峰岂能错过这个宰肥羊的机会,紧盯着他的双眼道:“景兄,您误会了,不是您二位加起来三千两,而是一人三千两。”
“一人三千两,韩老弟,愚兄真拿不出这么多,劳烦你帮我们去跟张光成说说,问问他能不能少点。”
“景兄有所不知,张老爷病的不轻,按例是要告病的,您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光成会有那么好说话吗?这是当着您二位说的,他现在是啥顾忌也没有。”
韩宸猛然抬头道:“三千两就三千两,不过这件事得赶紧了。”
韩秀峰很认真很严肃地说:“这是自然,钱到事了,要是出了纰漏您二位拿我是问!”
韩宸都答应了,景同庆还能说啥,只能硬着头皮道:“三千两就三千两吧,只是来得匆忙,身上没带这么多银子。”
“张光成明天中午回泰州,银子在中午前送到就行。”
“好,那我先回去筹银子,张光成这边还要劳烦韩老弟。”
“谈不上劳烦,谁让我跟裕之兄是同乡呢。”韩秀峰站起身,又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景兄,小弟人微言轻,实在帮不上忙,对不住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钱到事了
韩秀峰打发走栟茶场的盐课司大使,让余有福赶紧去内宅帮着收拾一间客房,便又回二堂右侧的公房陪韩宸接着吃酒。二人边吃边等,等了近半个时辰,安丰盐课司大使王玉礼和富安盐课司大使黄之继到了。
韩宸说他们“肥的很”是有道理的,首先是他们的盐场大。
角斜场在册荡地和田地只有九万多亩,算上这几十年新淤的也不到十三万亩,而富安场光在册的荡地和田地就多达九十六万亩,安丰虽没富安场大也有三十九万亩;有灶籍的灶丁角斜场只有七千多个,而富安场多达四万三千多个,安丰也有两万多。而且他们的盐场卤最旺,产盐最多,每年核收核销的盐比其它几个盐场加起来都要多。
正因为如此,他们出行的排场也很大。
竟一下子来了六条船,把幕友、胥吏、举“肃静”、“回避”牌的皂隶和打灯笼、打伞的灯夫、伞夫,以及船工水手算上估计有上百人。礼物也没少带,各种海边的土特产加起来整整装了两船。
盐课司大使只是正八品,而他们的顶戴却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不但捐了顶戴据通报的差役说还分别加三级记录五次和加三级记录四次,可见他们这官做得有多赚钱。
张士衡本想请他们先看看查获的私盐和那些私枭的尸首,结果人家嫌晦气,让随行的幕友和家人去看,等幕友和家人看完之后才跟着张士衡来到巡检衙门。随行杂役和船工挑着几十担见面礼跟在后头,浩浩荡荡。要是大白天,不晓得会有多少人围着看热闹。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带着礼物来的,韩秀峰自然要出仪门恭迎,自然要以礼相待。
寒暄了一番,步入灯火通明的大堂。
富安盐课司大使黄之继见韩宸也在,好奇地问:“裕之兄,你怎么也来了?”
“我倒是想不来,可是不来不成啊。”韩宸拱手跟二人打了个招呼,随即看着院子两侧的公房苦笑道:“这帮天杀的,竟趁衙门封印、趁我们忙着过年贩运私盐。几百万斤啊,骇人听闻,要是惊动圣上,你我就等着被革职查办吧!”
富安离海安最近,黄之继是头一个收到信的,之所以这会儿才赶到海安,一是不想稀里糊涂被人家敲竹杠,一接到信就差家人和衙役去打探到底咋回事;二来想跟一直同进退的安丰盐课司大使王玉礼商量对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