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成和周兴远也爬了上来,趴在护栏上看了一会儿,不解地问:“韩老弟,你说这是不是贼匪的诡计?”
韩秀峰从张翊国手里接过“千里眼”,一边调着焦距一边喃喃地说:“我们在营里死守,以不变应万变,他们能使啥诡计?”
张翊国沉吟道:“会不会是仙女庙那边有变故,他们急着回去增援?”
不等韩秀峰开口,周兴远便脱口而出道:“仙女庙那边能有什么变故,就算有变故,刘金昌应该也跟着去仙女庙。哪有他这边有事人家帮忙,人家那边有事他不去帮的道理。”
韩秀峰放下“千里眼”,回头看着众人道:“中午来时他们没带粮草,一上岸就来攻我们的大营,至少刘金昌这股贼匪像是去周围村庄抢粮的。”
“还真是,”张翊国想想又说道:“不对,从仙女庙过来的那一拨走了,他又分兵去抢粮,就留六七百人守着渡口,他刘金昌就不怕我们反守为攻?”
张光成反应过来:“韩老弟,张兄的话有道理,这可能真是个诡计。他枪炮没我们多,晓得一时半会儿攻不下,就算能攻下也会伤亡惨重,就想骗我们出营。”
“有这个可能,不过从仙女庙来的那一拨贼匪越走越远,我们要是出营袭杀,他们回援来得及吗?”韩秀峰把“千里眼”递给周兴远,又苦笑道:“何况他肯定晓得我们只敢守不敢攻,离开营寨别说只有千把号人,就算再多一千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么说他们是真要走?”
“不管他们了,我们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张翊国一心想为朱占鳌报仇,忍不住说:“可是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可惜。”
韩秀峰可不想拿手下的性命开玩笑,更不想连自个儿的小命都丢了,不假思索地说:“我们这一营乡勇编练不久,也就能勉强守守营,守守城,野战我们绝不是他们的对手,就算他们真要走,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是啊,能守住已经很不容易了,用不着冒那个险。”张光成深以为然。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守住了!
正如韩秀峰所料,等了近两个时辰,之前分成几股走了的太平军又回来了,他们果然是去抢粮的。只是张光成和李昌经早在本地士绅帮着下提醒过附近百姓,能跑的全跑其它地方避祸了,没跑的全是些老弱妇孺,而粮也早藏起来了,那几股太平军的收获不大,肩挑手提回来的粮只装了不到两船。
太阳落山,天色越来越暗。
只见他们分成几批上船,把人一批一批的送往对岸,最后那一批似乎对没攻下桥头的大营不太服气,竟跑到距大营两百步的地方挥舞着刀枪耀武扬威的一番,然后才回到渡口登船。
“这就走了?”李昌经觉得像是在做梦。
张光成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最后一批太平军的船进入对岸通往大桥镇的河口,才回头道:“真走了,我们真守住了!”
守在墙上的乡勇一样看得清清楚楚,确认贼匪退了,大营守住,顿时欢呼起来。早做好出营跟贼匪拼命准备的梁六梁九竟有些失望,扔下刀不快地说:“卸甲,贼匪都走了,还穿着甲做什么,赶紧把甲卸了烧饭。”
储成贵乐了,忍不住俯身调侃道:“老六,想杀贼匪还不容易,对岸有的是,要不要我给你放几条船?”
“是啊,想杀贼匪我送你们过去!”
“储班头,别说风凉话,老子有什么不敢的,只要韩老爷发话,老子现在就去!”
……
看着他们对骂的样子,韩秀峰忍不住笑了,张光成、李昌经和韩博、余青槐、王千里、李致庸他们也全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这时候,一个百姓模样的人不晓得从哪儿冒了出来,站在东墙外喊道:“周老爷,周老爷,我是杨四啊,贼匪走了,全走了,走得一个不剩!”
周兴远顾不上让守墙的乡勇放吊桥,跑过去急切地问:“去攻泰州的那些贼匪全退了?”
“全退了,小的亲眼看着他们从宜陵回来的,他们走得很急,连沿途抢的粮都扔了,一到仙女庙就过河去了对岸,像是急着回扬州。”
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不禁笑道:“诸位,一定是我们的援军到了!我们守在营里啥也不晓得,贼匪早收到了消息,甚至收到了赶紧回防的军令,只是有一路去了泰州,他们担心我们晓得之后会抄那一路的后路,不敢就这么走,所以一直在我们这儿等到去泰州的那拨贼匪从仙女庙过了河他们才走的。”
“援军到了,哪一路的援军?”李昌经下意识问。
“这我就不晓得了,可能是琦善大人的大军到了,也可能是朝廷从山东河南派来的援军,反正我们不用再提心吊胆了,接下来的仗让朝廷的八旗和绿营去打,扬州、仪真和瓜洲那些地方让八旗绿营去收复。”
“韩老爷,这么说没我们的事了?”储成贵禁不住问。
“你还想打仗?”
“韩老爷,我就是这么一问,不上阵不晓得贼匪这么难对付,他们真不怕死真不要命,我还是老老实实回海安吧。”
“青槐、千里,你们呢?”韩秀峰回头笑问道。
这一趟没白来,不但发了一笔财而且立了战功,今后不管谁去做泰州知州,不管谁去海安做巡检,都得对他们这些士绅以礼相待。总之,余青槐打定主意见好就收,拱手笑道:“韩老爷,眼看就要春耕,春种夏播可不能耽误,等援军一到我们也回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