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抱着头苦着脸道:“郭大人,我……我没想欺君,我就是想家想娃了,我……”
院子里有来泰州之后找的下人,有监掣署的皂隶,有这两天从仙女庙等地方追过来的运司衙门书吏,郭沛霖不想韩秀峰装伤的事被人发现,扔下鸡毛掸子冷冷地说:“想家想娃,就你想别人都不想?要是这事败露,你对得起你自个儿,对得起段大人,对得起你的娃吗?”
“没那么夸张吧。”
“没那么夸张,你晓得啥!”郭沛霖一屁股坐了下来,指着他恨铁不成钢地说:“万福桥大捷的捷报是六百里加急奏报圣上的,圣上不光晓得你率一千乡勇在万福桥头击溃贼匪,也晓得你受伤了,要是圣上晓得你的伤是装的,这不是欺君是什么?”
“郭大人,我没想到会惊动圣上。”
“你想不到的事多了去了,是不是也没想到这么快就会被我看破?”
“没想到,郭大人,您真是火眼金睛,洞察秋毫。”
“少拍马屁,别嬉皮笑脸!”郭沛霖冷哼了一声,摸着嘴角沉吟道:“泰州人多眼杂,我能看出破绽别人一样能,带上大头和那二十个乡勇回海安,赶紧走,现在就走,走得越快越好!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呆满三个月别回来!”
想到人家这是真为自己着想,韩秀峰油然而生起一股歉疚,愁眉苦脸地说:“郭大人,您这儿正缺人,我走了您咋办,盐捕营还要不要重建了?”
“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郭沛霖露出一丝笑意,起身道:“当然要重建,你以为我让你回海安真是让你去静养。”
“去海安重建盐捕营?”韩秀峰下意识问。
“不去海安你还能去哪儿?”郭沛霖反问了一句,若有所思地说:“海安紧挨着角斜场,地处水路盐运要冲,在海安招募编练兵丁,淮中淮南各场支应起粮草反而更方便。那边又是你苦心经营的老巢,在那儿编练也不用担心装伤的事败露。”
“还真是,郭大人,您想得真周全。”韩秀峰急忙恭维道。
“你小子想得才周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郭沛霖瞪了他一眼,接着道:“本打算让张翊国跟你一道重建盐捕营的,看样子不能让他跟你一道去了。好在雷以诚好像挺欣赏他,前天还修书来借人,干脆打发他去雷以诚那儿听用。”
韩秀峰正准备开口说张翊国早晓得这伤是装的,郭沛霖又说道:“角斜场盐课司大使韩宸不是你同乡吗,干脆让他兼你的粮官,全权负责支应盐捕营的粮饷。”
“这么一来我就不用跟其他场大使打交道。”
“只能这样了,谁让你小子自作聪明搞得见不得人呢!”
韩秀峰尴尬地笑了笑,想想又问道:“郭大人,粮饷不用我操心,兵器呢?”
“找韩宸,能打造的找铁匠打造,铁匠打造不了的筹银子去上海县采买,我两淮二十三场难不成还养不起一个营!”
“这倒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淮盐务虽衰但那些盐场还在。”
郭沛霖不想夜长梦多,板着脸催促道:“别废话了,赶紧走吧。”
韩秀峰急忙道:“我这就走。”
“就这么走啊,你腿不是折了吗?你不是瘸了吗?拄上你的拐,装也得给我装像点!”
“哦,我差点搞忘了。郭大人,我真走了,您一定要保重啊。”
“滚吧。”想到在泰州唯一能信得过的人就这么走了,一走就是三个月,郭沛霖忍不住笑骂道:“志行,要是再遇上什么事记得差人来禀报,千万别再自作聪明,别再自作主张。要是敢再犯,休怪我打断你的腿,让你小子变成真瘸子!”
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
也不晓得刘存厚是不是还在赶向荣大营的路上,这两年动不动被革职,没几天又被起复,堪称“三起三落”的向荣已差家人给会馆送来了两万两银子!
这两万两真像一阵及时雨,黄钟音、吉云飞、敖彤臣和江昊轩、何恒等在京大小官员个个有份儿,手头上一下子宽裕了,这日子过得再也不用那么清苦。但这银子不能白要,这些天众人不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帮着奔走,而且“各司其职”,各有分工。
黄钟音负责打点言官,三天两头宴请六科给事中和各道御史,请他们笔下留情,别跟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弹劾向荣;吉云飞、江昊轩和何恒负责打探消息,年前刚入值军机处的一个“小军机”和吏部、兵部的几位主事成了重庆会馆的常客。
翰林院检讨敖彤臣和刚馆选上翰林院庶吉士的敖册贤负责清流,隔三差五邀上一帮翰林官踏春郊游或来会馆吟诗作对,借机盛赞远在江苏的向荣不但骁勇善战也是个大忠臣,这年头名声比什么都重要,没一个好名声再骁勇善战也没用。
值得一提的是,众人全是清贵的文官,不能就这么到处为向荣一个行伍出身的武官奔走,不然传出去会被人笑话,所以每次都先聊战局,先提“万福桥大捷”,先说年前才补上缺去扬州上任的会馆首事韩四如何争气,说着说着再自然而然说到向荣身上。
众人交好的那些京官之前大多来过会馆,本就认得韩四,本就觉得韩四为人不错,不但一聊起来就兴高采烈,而且回去之后跟别人一聊到战局也自然而然地聊起韩四,“万福桥大捷”就这么在口口相传中成了众多“大捷”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