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远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问道:“韩老弟,吴煦是许乃钊的人吧?”
“你连这都晓得!”
“要是不打听清楚,要是没点准备,我也不敢来。”
“周兄,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要晓得现而今的上海不是一个月前的上海。许乃钊要就地筹粮筹饷,杨能格一样在变着法儿就地筹钱筹粮。百姓能有几个钱,百姓要是有钱也不至于抗粮甚至跟着乱党造反。这么说吧,现而今个个盯着我这个有名无实的江海关监督,还有那些个从县城里逃到租界的士绅商贾。”
“老弟大可放心,我不会打你的主意。”
“那你打算怎么筹银?”
周兴远不无得意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信袋,韩秀峰接过信袋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份江南大营总粮台彭玉雯颁的公文,居然是命周兴远来上海开办厘捐的。
“周兄,这么说你身兼两职,既是上海县丞也是直接听命于总粮台的上海丝茶局总办!”
“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是不做这个县丞就不太方便设卡专收丝茶两项厘捐。”周兴远放下茶杯,又胸有成竹地说:“来上海开办厘捐,是向帅效江北大营例求朝廷恩准的,别说他杨能格,就是许乃钊和吉尔杭阿也别想插手。”
韩秀峰没想到朝廷居然会同意江南大营跟江北大营一样开办厘捐,再想到总粮台依然是彭玉雯,禁不住笑问道:“这么说要准备两本账?”
“等收到厘金,多多少少要上缴一点给彭大人,剩下的全用来办枪。”
“周兄,你觉得彭大人就这么放心你,就不会差人来盯着?”
“彭大人乃三朝老臣,朝廷委以重任,让他出任江南大营总粮台,他岂能不晓得朝廷的良苦用心,不但不放心我周兴远,一样不放心向帅。只是他老人家年迈体衰,精力不济,说着话都能打瞌睡,哪顾得上这些。”
看着韩秀峰若有所思的样子,周兴远又说道:“而且向帅只是让我来开办上海一地的丝茶两项厘捐,又不是让我来办整个松江府的厘捐,更不是见着什么商货都抽厘,这就跟从他老人家手缝里捡漏差不多。”
洋人往中国卖鸦片和卖洋布等洋货,中国能卖给洋人的货物主要是丝茶两项。而上海又是大码头,不但苏松太等府,就是浙江各地的丝茶也大多运到上海与洋人交易。换言之,周兴远接下来要收的可不只是上海一地的丝茶厘金,而是整个江南的丝茶厘金。
想到他要是一开张就会财源滚滚,韩秀峰笑看着他问:“周兄,来上海开办丝茶两项厘捐的主意是你给向帅出的吧?”
“又被老弟猜中了,不过老弟大可放心,周某虽爱财,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所以出这个主意,之所以主动请缨来上海,真是为了报向帅的提携之恩!”
周兴远一脸诚恳,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
韩秀峰相信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对他究竟能不能做到公正廉洁实在不敢相信,毕竟千里为官只为财。可想到向帅要是换个人来,别说不一定能在许乃钊、吉尔杭阿和杨能格眼皮底下设卡抽厘,就算能办到也不一定会比眼前这位曾经的“铜天王”更廉洁。
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来了!
韩秀峰断定他一定会中饱私囊,只是贪多贪少罢了,见他端着茶杯笑而不语,干脆也端起茶杯道:“周兄,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拜见杨大人,这丝茶两项厘金又打算怎么开办?”
“我打算明天去拜见杨大人,至于筹办丝茶局设卡开征丝茶厘金还得仰仗老弟。”
“仰仗我?”
“韩老爷,这也是向帅的意思,他老人家那边实在抽不出人手,我是孤身来上任的。”
“只缺人?”
“只缺人,”周兴远放下茶杯,冷冷地说:“来前我打听过,杨能格是不大好对付,但再不好对付他也只是个道台,我不信他连这点事都不给向帅和彭大人面子。”
想到杨能格昨晚居然差家人传那个话,韩秀峰苦笑道:“周兄,杨能格不是不大好对付,而是非常难对付,千万别忘了他是什么出身。向帅和彭大人的面子,他真可能不会给。”
杨能格和松江知府乔松年同样是进士,但杨能格就高乔松年一等!不是因为文章做得比乔松年好,而是因为他出身汉军正红旗。相比乔松年、郭沛霖等进士,皇上和朝堂上的那些王公大臣更相信杨能格那个旗人。
周兴远岂能听不出韩秀峰的言外之意,沉吟道:“总会有办法的,我就不信他油米不进。”
想到周兴远几起几落也不是盏省油的灯,韩秀峰不禁笑道:“差点忘了周兄的本事,仔细想想我是杞人忧天了。”
“我有什么本事,韩老弟,你就别取笑我了,还是说说人的事吧,能不能给我点人,向帅正等着这边的消息,可没人什么也干不成!”
“周兄,不是我不帮忙,就算我韩秀峰不帮周兄的忙,也不能不帮向帅的忙,而是我手下本就没几个人。”
韩秀峰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紧接着,小伍子拉开门激动地说:“四爷,老六回来了,还带来好多人!”
“哪个老六?”
“四爷,是我啊!”梁六和吉大吉二从小伍子身边挤了进来,一见着韩秀峰就半跪着抱拳道:“禀四爷,郭大人担心您的安危,让我们从盐捕营调了一百弟兄来您麾下听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