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韩四当官_卓牧闲【完结】(606)

  杨能格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会让许乃钊和乔松年查办韩秀峰,越想越郁闷,冷哼一声,走到轿子边准备打道回府。

  韩秀峰突然站起身,回头看着他笑道:“杨大人,请留步。”

  “你有何事?”

  “禀杨大人,刚才听这几位说许大人请您兼理关务,罪官自然要跟您交接。”

  “有什么好交接的?”杨能格不快地问。

  “一应账目总是要交接的,不然又会多一条私吞税款的罪名。”

  看着韩秀峰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杨能格气得牙痒痒,板着脸道:“韩秀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做的事你自个儿清楚,别以为许大人和乔松年能保得了你!”

  “我韩秀峰光明磊落,杨大人您参奏我的那些罪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用不着许大人和乔府台保。”

  “你……”

  “杨大人尽管放心,我韩秀峰不但不记恨您,而且很感激您,因为这官我早不想做了,要不是您帮忙,我哪能像现而今这般无官一身轻。”说完之后,韩秀峰竟掸掸袖子,躬身一拜。

  杨能格突然有些后悔,楞了片刻冷冷地说:“好一个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但究竟有没有,我们拭目以待。”

  “让杨大人费心了。”

  正说着,枪炮声再次响起,不晓得是虎嵩林正在攻城,还是薛焕、刘存厚又开始攻城了。

  目送走钻进轿子的杨能格,许乃钊的家人凑过来恨恨地说:“韩老爷,他就是一条逮谁咬谁的疯狗。您把心放肚子里,我家老爷怎么也不会上他的当,更不会做出那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韩秀峰回头紧盯着许乃钊的家人看了好一会儿,凝重地说:“许三福,其实我自个儿没啥好担心的,反倒有些担心你家老爷。”

  “韩老爷,您是说姓杨的弹劾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倒不是,毕竟这巡抚怎么也轮不着他一个道台来做。我是说他为自保竟拉着吉尔杭阿大人一起弹劾我,而吉尔杭阿大人居然答应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许三福猛然反应过来,大惊失色地说:“韩老爷,您先钓着,我得赶紧去找我家老爷,赶紧给我家老爷提个醒。”

  韩秀峰一把拉住他胳膊:“我都能想到,你家老爷一样能想到,现而今就看这城能不能攻下,要是再迟迟攻不下,他一定会落井下石。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然做了初一就只能硬着头皮做十五。”

  “这么说他为了自保,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根本不怕得罪人,甚至不会管别人的死活!”

  “你才晓得啊,吉尔杭阿也是鬼迷心窍,居然会相信他的话,跟他一道联名弹劾我。我敢打赌,吉尔杭阿早晚会被他坑死。”

  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从

  韩老爷被革职查办,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天大的事,但对没心没肺的大头而言不但不是啥坏事,甚至是一件大喜事!

  出来了几年,他不但做上了官,赚到了银子,马上还要娶婆娘,可在上海摆酒席有什么意思,哪有回老家操办风光。所以一听说韩秀峰被革了职,大头就打定主意等回了老家再迎娶翠花。

  梁六、陈虎和吉大吉二兄弟一样觉得没什么,一是朝廷不会轻易杀文官的头,二是他们不会因为这个丢饭碗,既可以继续跟着周老爷设卡抽厘,也可以回泰州接着给郭大人效力,甚至可以跟韩老爷去四川。

  反倒任钰儿和翠花这两个女人感觉像是天塌下来一般忧心忡忡,觉得这个时候从旗昌洋行后头的公馆搬到跑马厅边上的这个院子不合适。

  翠花边升炉子边往外面偷看,大头都替她着急,又凑过来道:“别担心,四哥不会有事的!”

  “真不会有事?”

  “我骗你做啥,真不会有事。”

  “可任小姐说人家都已经弹劾四哥在任地置办房产了,就是弹劾四哥盖现在这个洋房,我们就这么搬进来,不就是坐实了这条罪名吗?”翠花愁眉苦脸地问。

  “啥坐不坐实,四哥都不怕,我们有啥好怕的。赶紧烧水,刚才那壶水都凉了。”

  “哦。”

  ……

  与此同时,刚奉命从松江匆匆赶来协助许乃钊查办韩秀峰的乔松年,正坐在正厅里一条一条的推敲吉尔杭阿和杨能格联名弹劾韩秀峰的那些罪名。韩秀峰像没事人一般喝着茶,徐师爷坐在一边执笔记录。

  “收受‘卖鸡爽’的贿赂,为‘卖鸡爽’脱罪奔走,这一条显然子虚乌有,不过折子上不能这么写,只能是查无实据。”

  韩秀峰忍俊不禁地问:“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查无实据算什么?”

  乔松年抬头道:“你虽然没上折子帮‘卖鸡爽’求过情,但在许大人面前帮‘卖鸡爽’说过好话,而且那天吉尔杭阿和杨能格都在场,想撇得一干二净哪有这么容易,所以只能是查无实据。”

  “好吧,查无实据就查无实据。”

  “在任地置办房产这件事,时间上是对不上,你买地盖房子那会儿确实还没署理我松江府海防同知,但让皇上晓得你一个四川人居然跑江苏来置办房产终究不好,所以这房子是你盖的但不是你的。”

  “此话怎讲?”

  “来这儿前我找过薛焕和刘存厚,他们晓得你被杨能格弹劾了,也晓得杨能格罗织的那些罪名,特意托我给你带来一份名册和两千两银子。晓得你现在是心灰意冷什么事都不想干,徐叔回头帮你把筹建四川会馆的章程、捐资名册和征信录补上,总之,要是再有人问起来这院子不是你韩志行的,而是你们那些同乡见偌大的上海竟没有四川会馆,于是一起出资筹建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