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韩四当官_卓牧闲【完结】(636)

  “光提醒有啥用?”李品三下意识问。

  吉云飞沉吟道:“他要是能听得进去,能晓得我们的一番良苦用心,那赶紧去湖南跟曾国藩请罪应该还来得及。他要是听不进去,不当回事,那也没办法,反正身为同乡我们也仁至义尽了。”

  黄钟音也觉得不能见死不救,微微点点头:“行,就这么办吧。”

  他们想到的是钱俊臣,韩秀峰想到的则是另一个人,下意识抬头道:“永洸兄,博文兄,我是不是也应该给吴大人的胞弟吴文锡去封信,也给吴文锡提个醒。”

  黄钟音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吴文镕为官清廉,但吴文锡的官声可没他哥哥吴文镕那么好。现而今吴文镕生死未卜,十有八九凶多吉少,墙倒众人推,很难说会不会有借机弹劾,毕竟四川盐茶道那可是个如假包换的肥缺。更重要的是他吴文锡被究办事小,要是因此坏了吴文镕的名声这事就大了。

  但黄钟音权衡了一番,还是摇摇头:“志行,这个醒不用你提,你也没法儿提这个醒。人家的官做得好好的,你总不能劝他辞官吧。”

  “想想也是,这个醒还真没法儿提,要不让张馆长给他去封信?”

  “让张馆长去封信倒是个办法,他这一关能不能过,就看他拿得起能不能放得下了。毕竟这个节骨眼上真要是有人弹劾,曾国藩也好,江忠源也罢,谁都不好出面保他。”

  第四百六十三章 觐见(一)

  刚吃完捎午,礼部的一个笔帖式找到了会馆,一见着韩秀峰就贺喜,等韩秀峰让苏觉明奉上五十两银子,笔帖式才进入正题教授明天觐见的礼仪和各种注意事项。

  韩秀峰这是头一次觐见,但黄钟音等同乡全觐见过,这些规矩真用不着他来教,可觐见前先学一下礼仪是面圣的规矩,这五十两银子不花也得花。

  好不容易打发走礼部笔帖式,正跟黄钟音等同乡请教明天觐见时怎么奏对比较合适,张馆长竟去而复返又找上了门。

  韩秀峰晓得彭阳春和永祥是在等回信儿,不禁笑道:“张兄,你还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让诸位见笑了,”张馆长拱拱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省馆这些年不管有啥事,只要差人给彭阳春捎个信,彭阳春一接到信儿就来。就算要当值来不了,也会让家人把银子送来。可他只是个武官,薪俸本就不多,连印结钱都挣不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情往来却一点也不少,将心比心,他确实不容易。”

  “所以他难得求你一次,你就得帮这个忙?”吉云飞笑问道。

  “谁让诸位公推公举我做这个馆长呢,既然做了就得把他的事当自个儿的事。”

  “难为你了,啥都要想到,方方面面都得照应到。”

  “也算不上难为,就是给诸位老爷跑跑腿,传传话。”

  张馆长这番话让韩秀峰不由想起三年前在这儿做首事的日子,不无感慨地说:“张兄尽管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况且永祥为人还算靠谱,你让他放心地去上任,到任之后只要我韩秀峰有一口饭吃,他永祥就不会饿着。要是想建功立业,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是自然,他一个武官不豁出去拿命搏,怎么建功立业。”

  “对了,今儿上午跟他一道来的那个荣禄究竟什么来路?”

  不等张馆长开口,伍肇龄便沉吟道:“是不是在平乱中殉国的甘凉镇总兵长寿的儿子?”

  “正是,”张馆长连忙道:“说起来他家跟向帅甚至先贤祠里的胡老将军都有渊源,他祖父塔斯哈在征讨张格尔叛乱时殉国,他爹长寿和他叔长瑞在永安围剿发匪时殉国,堪称一门忠萃。要不然他也不会以荫生直接授工部主事。”

  韩秀峰追问道:“那这个荣禄跟永祥究竟啥关系?”

  “要说关系,那都是瓜儿佳氏。不过瓜儿佳氏有好多分支,有苏完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永祥跟荣禄不是同一支,真要是论渊源甚至都没跟胜保近。”

  张馆长顿了顿,接着道:“他这不是要外放吗,又没银子打点,只能病急乱投医,厚着脸皮到处求人。位高权重的他自然见不着,就算能见着人家也不一定会帮这个忙,所以只能求求荣禄这样的。至于荣禄为何陪他一道来,我估摸着荣禄是想见见你,毕竟他爹和他叔殉国前跟向帅一起打过仗,而你跟向帅又是同乡。”

  “原来如此,我以为他跟荣禄真是亲戚呢。”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吉云飞忍俊不禁地说:“志行,真要是论亲缘,你提携的那个景华还姓爱新觉罗呢,可姓爱新觉罗又能咋样。”

  “这倒是,差点忘了这是京城!”

  ……

  彭阳春和永祥正在省馆听信儿,张馆长不想让他们久等,闲聊了一会儿便躬身告退,黄钟音、吉云飞和伍肇龄等人接着跟韩秀峰说奏对的事,几位翰林官帮着琢磨了一下午,最后一致认为实话实说最好,让韩秀峰跟前些天拜见彭蕴章时一样回话。

  韩秀峰从善如流,正准备起身致谢,敖彤臣突然好奇地问:“志行,你那位义妹,你算咋安置?”

  “是啊,人家一个大家闺秀总不能就这么跟着你。”吉云飞也善意地提醒道。

  “不怕几位笑话,我正为这事头疼呢。”韩秀峰放下茶杯无奈地说:“他爹殉国了,她继母怀有身孕,远在我做巡检时的那个镇。乡下不比城里,没那么多讲究。要是生个女娃,十有八九会改嫁,要是生个男娃,或许会给他爹守节。总之,她现在是无依无靠,我要是不管让她一个人咋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