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韩四当官_卓牧闲【完结】(653)

  陈崇砥不敢怠慢,急忙整整官服率众人迎了上去。

  吴廷栋的长随提着灯笼看清来者是谁,不禁笑道:“陈老爷,您的消息真是灵通,您几位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位便是新任南岸同知韩老爷!”

  “下官陈崇砥,拜见韩老爷。”

  “下官李善成拜见韩老爷!”

  “卑职南岸守备张贵,拜见韩老爷!”

  “卑职南岸千总戴鹏拜见韩老爷!”

  ……

  文武官员跪成一片,韩秀峰没想到他们竟会来得如此之快,拱手道:“诸位免礼,起来说话。”

  “谢韩老爷!”

  “韩老爷,这位便是陈崇砥陈老爷,这位是……”

  “王老弟,不用介绍了,请回吧。”在里面刚得罪了顶头上司,一出来就遇着了顶头上司安插在河营的粮官,韩秀峰心情实在好不起来,冷冷地说:“亦香兄,你的履历本官虽没看过,但刚听吴大人和石同知介绍过。本官皇命在身,没那么多功夫耽误,你既然来了,正好劳烦你去帮本官办几件事。”

  陈崇砥不是张贵,更不是戴鹏那个出身行伍的千总,不但不怕韩秀峰,而且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帮吴大人管住河营的钱粮,不卑不亢地说:“谈不上劳烦,只要用得着下官的地方,韩老爷尽管吩咐。”

  “头一件事,赶紧将南岸厅的赋税清册、往来公文和相应的公务移交给北岸厅,衙署的胥吏衙役一并打发去北岸厅听用。交接完之后,张贴告示,晓谕南岸厅辖下百姓,无论赋税钱粮还是刑名词讼,南岸厅都不再受理,请军民人等前去北岸厅。”

  陈崇砥怎么也没想到韩秀峰人还没到衙门,就要把大权交出去,下意识问:“韩老爷,石老爷那边怎么说?”

  “石同知那边不用你操心,赶紧把相应公文公务移交过去便是。”

  “下官遵命。”

  韩秀峰从苏觉明手里接过两道公文,顺手递了上去:“第二件事,赶紧差人去知会石景山千总、南岸守备、北岸协办守备等河营武官,命他们率辖下官兵于明日太阳落山前赶到都司署待命,违令不尊或延误者,军法从事!”

  “遵命!”

  “第三件事,从明日开始我河营不再分驻各地守汛、防险,而是分驻南岸厅和都司署操练,劳烦亦香兄将各营、各汛的衙署营房和兵田变价发卖,以充军饷!”

  陈崇砥大吃一惊,禁不住问:“韩老爷,衙署和营房能擅自变价发卖吗?”

  韩秀峰轻描淡写地说:“吴大人已经点了头,那就不是擅自变价发卖。至于朝廷那边,本官会上折子请罪。”

  陈崇砥心想天塌下来有你们这些高个子顶着,立马拱手道:“遵命。”

  “第四件事,为了筹饷吴大人给了本官几十张空白部照。亦香兄,吴大人应该早交代过,你从现在开始便是我河营粮官,怎么把那些空白部照变成钱粮,就看亦香兄你的了!”

  “韩老爷,下官也是初来乍到,下官……”

  “亦香兄,先别急着叫苦,皇上命本官来整饬河营,就给了本官半年时间。要是半年内练不出一千五百能上阵杀贼的精兵,本官难辞其咎,你这个粮官一样会被究办,可以说你我现而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半年时间?”

  “嗯。”韩秀峰拍拍他胳膊,随即回头道:“留一个人带路,送本官去衙署,其他人都散了吧。”

  一来就劈头盖脸地给陈崇砥交办了一大堆差事,连说话的语气都杀气腾腾,南岸守备张贵吓懵了,南岸千总戴鹏傻眼了,就这么呆若木鸡地看着韩秀峰钻进马车,带着随员跟陈崇砥的家人启程赶往南岸厅。

  “张哥,这位爷来者不善啊,现在怎么办?”戴鹏楞了好一会儿才魂不守舍地问。

  “你先去跟九爷禀报,我得赶紧回去找点人,不然明儿下午这一关不好过。”

  “这会儿找人有什么用?”

  “那你说怎么办?”

  “韩老爷刚才说得不是很清楚吗,你我今后不再分驻各地,全得把人带到他眼皮底下操练。就算能找着人,明儿这一关能糊弄过去,难不成还能糊弄过后头、大后天?”戴鹏不想被军法从事,回头看了一眼,忐忑不安地说:“要不赶紧准备点银子送去,他说不定能看在银子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绿营的军饷本就不多,每次领饷不但要被藩司和粮道克扣,领回来还要被都司以“朋扣银”、“朋马银”等名义克扣。尽管做守备和千总没什么油水,但想谋上这缺一样没那么容易,需要花银子打点。

  张贵尽管吃了不少空饷,但为了谋这缺花掉的银子还没赚回来,真拿不出银子去孝敬新来的上官,愁眉苦脸地说:“兄弟,你让我一时半会儿去哪儿找银子?”

  “找不着也得找,不然这一关怎么过。”

  “好吧,我先回去想想办法。”

  ……

  与此同时,王千里正坐在马车里担心地问:“四爷,您把钱粮大权全交给那个姓陈的,他手脚要是不干净怎么办?”

  韩秀峰摸摸嘴角,凝重地说:“他是吴大人器重的人,吴大人器重的人应该不会差。我们真用不着防他,说出来你或许不信,他说不定还在帮吴大人防我们呢。”

  “防我们?”

  “担心我们贪没河营的钱粮。”看着王千里和崔浩将信将疑的样子,韩秀峰接着道:“吴大人为官清廉、勇于任事,石老爷一样是个实心办差的,据说新任石景山同知和三角淀通判也是官声不错的能吏,可见现而今的永定河道衙门跟其它衙门不一样。所以我也好,你们也罢,想在这儿建功立业不难,想发财却没那么容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