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韩四的官做到这份上,今后打交道的几乎全是进士翰林或宗室勋贵,再想进一步靠得不只是政绩也要靠出身,费二爷猛然意识到韩四很难再像之前那般顺风顺水,连忙岔开话题:“算算日子,伍老爷也应该有回信儿了。”
韩秀峰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从书架上取出一份信:“有信儿了,余叔下午送来的。”
事关韩四能不能过眼前这一关,费二爷急切地问:“伍老爷咋说?”
“伍老爷去找过肃顺大人,肃顺大人说不用担心,让我不用理睬吴廷栋,说皇上打算等秋高气爽时出京巡狩,到时候会给我个差委,让我随驾。”
“这就好,这我就放心了,”费二爷终于松下口气,但想想又问道:“志行,随驾是好事,可你现而今手下没几个兵,难不成就这么去?”
“随驾又不是护驾,再说天子出京这么大事,除了领侍卫内大臣朝廷是不会让其他官员带自个儿的兵去的,伍老爷在信里说到时候十有八九会临时委派我统领一哨巡捕营的兵马。”韩秀峰想想又叮嘱道:“这事您和觉明晓得就行了,千万别跟外人说。”
“晓得,我不会乱说的。”费二爷点点头,想想又问道:“余有福呢?”
“走了。”
“把信送到就走了?”
“他现而今忙着呢,”提起余有福,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说:“铁锁不是跟柱子一起在巡捕营当差吗,柱子和铁锁负责的那条街这个月发生六起窃案,其中一起的失主在军机处当差,是位‘小军机’(军机章京)。这案要是破不了,铁锁别说升官了恐怕还得挨板子,他岂能坐视不理,得赶回去帮着捕拿窃贼,追回失窃的财物。”
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参议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要是搁往年,现在应该是九月底,但今年是闰年,过完七月又过了个闰七月,所以天气已经很凉了才过中秋节。
伍肇龄之前曾帮肃顺传过话,说皇上打算秋高气爽时出京巡狩,可等来等去非但没等到京里差人来传召,反倒等来了皇上和太后、皇后、贵妃们“大搬家”,从圆明园搬回紫禁城的消息。
想到三法司这会儿应该在复核各省拟判斩监候、斩立决甚至凌迟的大案,而复核完之后就要呈请皇上勾决,韩秀峰觉得皇上不大可能出京去看万年吉地了,至少今年很难成行。
再想到现在的官场上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大多官员尤其不是进士翰林出身的外官,署理满一年就得给人挪窝,想由署理变为实授没那么容易,而吴廷栋又早就看他这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署理南岸同知不顺眼,韩秀峰不免有些心焦。
不是担心被罢官夺职,而是担心随便给你委个差,等差事办完就让你跟那些候补官一样在直隶等着差委试用,想做官没缺,想回乡又回不去,就这么把你晾那儿耗着,到时候真叫个进退两难!
不过想到之前多多少少赚了点银子,只要节俭点,接下来十年八年不用为生计担忧,韩秀峰又觉得没必要为这些事烦心,便抖擞起精神带着费二爷、琴儿、狗蛋和大头两口子,开始一家接着一家地吃起喜酒。
顾院长和余青槐办事最靠谱,一接到书信就经郭沛霖首肯,让陆大明和梁六等十几个老泰勇营的兄弟,把王千里的家小和陈虎、王河东、吉大吉二等人的家人及新媳妇送来了!顾院长的侄子顾谨言觉得呆在海安没前途也一起跟着来了,并且不打算再回去。
吉二分防的汛地离涿州州判衙门不远,韩秀峰吃完吉二的喜酒,便回到暂时下榻的州判署。
刚坐下喝了几口茶,正跟王千里开玩笑说今年吃了这么多顿喜酒,明年又有满月酒可以吃,就听见苏觉明和顾谨言在外面窃窃私语。
这些天光忙着安顿家小,忙着吃喜酒,一直没顾上顾谨言的事,王千里意识到顾谨言一定很着急,禁不住笑问道:“四爷,您说是让慎之留在我这儿好呢,还是让他跟着您?”
韩秀峰权衡了一番,沉吟道:“虽说让他呆在你这儿最合适,可他这次是来投奔我的。真要是让他呆在你这儿,将来我有何面目去见顾院长,还是让他跟着我吧。”
“跟着您也好,跟着您比呆在我这儿有前途。”
“跟着我有前途,别开玩笑了,接下来会咋样我自个儿都不晓得,真担心误了他的前程,”韩秀峰轻叹口气,想想又说道:“海安的那些后生中,属慎之为人最实诚,办事最牢靠。顾院长对他真是寄予厚望,不然来前也不会给他捐出身,而且捐得是十成贡生。”
“四爷,您这是说什么,我们这些人全指着您呢,您可能不能灰心丧气。”
“实不相瞒,我不是灰心丧气,而是有些心灰意冷。”韩秀峰放下茶杯,心有余悸地说:“月初收到封家信,岳父大人说家父三个月前上山时摔着了,不但摔断了腿,而且摔得不省人事,昏了两天才醒过来,身为人子却不能在榻前尽孝,心里不晓得有多歉疚,真想早点回乡伺候二老。”
王千里大吃一惊:“老爷子现在如何?”
“现在咋样我也不晓得,岳父大人在信里倒是说没啥大碍,让我放心。”
“菩萨保佑,没大碍就好。”
王千里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苏觉明跑进来禀报道:“四爷,道署来人了!吴大人的家人吴福从河厅找到这儿,急着见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