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用作平乱的,没曾想竟遇上这天灾。”想到淮中各场成千上万灶户盐丁流离失所,郭沛霖又凝重地说:“山脚下的这点粮也只是杯水车薪,奏请暂缓各场赋税钱粮的折子已经六百里加急递上去了,也不晓得皇上会不会恩准。要是皇上不准,你我就得准备弹压、准备平乱了!”
想到老百姓活不下去就会造反,顾院长急忙道:“大人,您走之后我再召集士绅看看能不能再捐点,远的地方我等顾不上,就算能顾上也有心无力,但想想办法救赈角斜一场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顾院长,有您老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至于栟茶场,我回头差人去找如皋县;富安场和安丰场,我命韩宸去找东台县。这天气是越来越冷,得赶紧开粥场,只要能熬过这个冬天就好了。”
……
与此同时,顾谨言不但找到了梁九,而且被景华、陆大明和梁六等人围着问东问西。
“这么说我姐夫这会儿已经到了上海?”
“应该到了,不过富爷不会在上海停留,等把王先生和苏觉明送上岸,他就会跟另外几位去宁波、厦门和香山等地赴任的同僚接着南下。”
“去闽海关做委员那可是肥差,早晓得我那会儿真该找个由头跟我姐夫一道回京。”
“景爷,您现在不是挺好的吗,郭大人对您那么器重!”
“郭大人对我是挺好的,可总呆在这儿没意思。”
顾谨言不想听他发牢骚,禁不住问:“景爷,我刚才见郭大人正在收拾行李,说是打算移驻泰州,究竟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了新的差事?”
提起这个,景华忍不住笑道:“总督大人一会儿一个主意,先是命郭大人督办里下河各州县团练,现在又命郭大人移驻泰州悉心经画,督销引盐。”
“让郭大人接着署理两淮盐运使?”
“说是让郭大人去署理,不过也署理不了几天。我算明白了,去哪儿做官也不能来江苏做官,真要是来了这官压根儿就做不安生。就说两淮运司,郭大人署理了一年换梁佐中,结果梁佐中做了不到大半年又换江国霖做。”景华顿了顿,眉飞色舞地说:“江国霖三月底到任的,八月初就调广东。据说新任盐运使姓李,叫李恩庆,可直到今天也没到任。”
离家两个多月,很多家乡的事都不知道,顾谨言想想又问道:“杨能格和徐老鬼呢?”
“杨能格说是布政使,可一样没到任,据说在高邮和徐州这两个地方来回跑,办理江北大营总粮台。徐老鬼这个知州本就是署理的,新任知州陈恭溥一到任他就卷铺盖回扬州了。”
“那现在的布政使是谁?”
“布政使……布政使全是署理的,也是三天两头换。何俊你晓得的,一会儿署理江宁布政使、一会儿署理江苏布政使,一会儿又署理江宁按察使,刚走的那个江国霖到任前,他还署理过几天两淮盐运使。听人说除了被革职逮问的杨文定和在江宁城里殉国的祁宿藻,这几年实授的江苏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几乎全没到过任。”
“真够乱的!”顾谨言喃喃地说。
“是够乱的,你们说说大大小小百十个衙门都乱成这样,这乱怎么平?”想到陆大明和梁六都是郭大人的亲信,景华又补充了一句:“好在咱们这儿有郭大人坐镇,淮中淮南各场只是遭了点灾,不像别的地方正印官走马灯似地换个不停,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第五百五十七章 谁算计谁
曹毓英没想到韩秀峰会如此不懂规矩,简直是以下犯上,又不想因为这点事让满屋的那些同僚看笑话,于是不动声色差人去通政司打听韩秀峰究竟在忙什么。
手下的章京不去打听还好,打听回来一禀报他更生气,原来姓韩的不但没来军机处当值,同样没再去过通政司!
曹毓英不想因为这点事再去惊动几位“大军机”了,不然恭亲王和彭蕴章等几位大人真会以为他这个领班军机章京不称职,忍到散班带着几个“小军机”直奔达智桥胡同,打算问问韩秀峰眼里有没有上官,究竟懂不懂军机处的规矩。
领班军机章京虽只是从三品,但就算去拜见各部院尚书,尚书大人也会以礼相待,可韩家人竟声称韩秀峰不在家,到底去了哪儿也不晓得,这让曹毓英觉得很没面子,干脆拂袖而去。
几个“小军机”追了上来,把他拉到经常光顾的一家羊肉馆,找了个清静的雅座,点了几盘子羊肉和几个小菜,要了几壶酒,看似边吃边劝慰,其实是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没想到刚走了个丁守存,又来了个韩秀峰!曹大人,您消消气,用不着因为这种人生气,他得意不了多久。”
“我不是跟他生气,我是替大家伙不甘,别人都在忙,就他闲着,这不是尸位素餐吗。”
“曹大人,我们知道您是体恤我们,来,我先干为敬。”
“少喝点,吃完早些回家歇息,明儿一早还得当值。”
“明白,曹大人放心,我们不会喝多的。”
曹毓英喝完杯中酒,吃了几口菜,越想越郁闷,又看着众人叮嘱道:“这事你们知道就行了,千万别跟满屋的那些人说,我可不想被长年、庆霖、苏布、玉衡和文衡他们看笑话。”
“曹大人,您以为不说他们就不晓得?”一个小军机放下筷子,一脸无奈地说:“每天哪些人当值,他们那边都得留档。苏布已经问过好几次了,问拢共四个人额外行走,怎么就三个人当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