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峰岂能不知道他会怎么想,连忙解释道:“这件事肃顺大人知道,皇上也知道,事实上这些人就是皇上和肃顺大人在河营被拆散时让留下来的,不过现在还记不记得就两说了,但咱们可不能忘。
前些天吴健彰差人送银票来时顺便送来了四十杆自来火鸟枪,我让他们把枪送涿州州判王千里那儿了。加上之前的鸟枪、抬枪,现在估摸着有百十杆火器。
这些人和这些火器我全交给你,要是京畿太平无事就当没这回事,要是京畿有事你就能用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至于咋用我不管,只想拜托你善待他们,因为他们全是跟我出生入死过的兄弟。”
林凤祥和李开芳逃窜至山东,很多人真以为京畿太平了。
文祥不这么认为,因为洋人兵船刚从天津扬帆南返,他很清楚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洋人没得到想要的东西,以洋人的秉性早晚会去而复返。到时候是战是和谁也不知道,真要开战就得早做准备。
想到这些,文祥禁不住问:“他们会听我的吗?”
“会听的。”
韩秀峰将书信交到他手中,凝重地说:“有我的书信,再加上大头,他们一定会以你马首是瞻。再就是在巡捕营也有不少河营的兄弟,其中还有几个是从四川老家来投奔我的同乡,我让老余回头带他们来拜见,能关照就帮我关照关照他们。”
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让他就这么回去!
“说开缺就开缺,说回籍就回籍,糊涂透顶,迂腐至极!”
肃顺得知韩秀峰开缺回籍丁忧的消息已是第二天早上,看完伍肇龄送来的书信,气得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命家人备马,急着要进宫面圣。
伍肇龄吓一跳,急忙拉住他道:“大人错怪志行了,他这么做也有这么做的苦衷!”
“崧生兄,我知道他是个孝子,也知道他不想授人以柄,但咱们能让他就这么回乡吗?”肃顺甩开伍肇龄的胳膊,边往外走边急切地说:“他为朝廷效力这么多年,颠沛流离甚至出生入死,就算没个功劳也有苦劳啊,皇上日理万机想不到这些,咱们可不能忘!”
“大人您是说……”
“我得赶紧去帮他跟皇上他求个恩典,怎么也不能让他就这么回去。”
伍肇龄还是不放心,追着问:“大人想帮他求个什么恩典。”
肃顺在家人帮助下爬上马背,接过缰绳和马鞭,一边在门口兜圈儿一边跟伍肇龄说:“他现在是正五品,要是他爹没出事,在军机章京上额外行走三年便能外放知府。可现在他爹死了,他得回籍守制,等服完丧回京又得重头再来。人有几个三年可耽误,何况他还是捐纳出身,我无论如何也得想个法儿,帮他跟皇上求个从四品顶戴,就算给不了官职也得给他个体面!”
伍肇龄没想到肃顺竟如此看重韩四,禁不住问:“可这个时候去求皇上合适吗?”
“我先进宫瞧瞧,总会有办法的。”肃顺本就是个暴脾气,说走就策马扬鞭往皇宫方向赶去。
……
与此同时,刚给皇太妃请完安的咸丰正在养心殿召见新任“厚谊堂”大掌柜文祥。
问了几个关于英、佛、咪、俄等夷的事,见文祥对答如流,确认文祥正如韩四在折子中所说可胜任打探整理验证夷情之事,咸丰突然感觉心里有些空荡荡的,带着几分不舍地问:“这么说韩秀峰已经走了?”
文祥急忙道:“禀皇上,他跟奴才交代公事一直交代到丑时,想着奴才今儿一早得递牌子乞求觐见,便让奴才先去书肆歇息。奴才早上起来跟他那些同乡送他出城时才晓得,他一宿没睡,交代完公事之后竟连夜携妻儿来宫门口跟皇上道别,磕谢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天恩!”
想到韩秀峰的提携举荐之恩,文祥感动感激得热泪盈眶,连声音都带着几分哽咽。
他有感而发,咸丰心里更不是滋味儿,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接着说。”
“他雇了十辆大车,大车上绑了三十几个箱笼,不过据奴才所知大多箱笼里装的是书,全家老小的换洗衣裳和生活用具只装了六箱。他原本有四个家人,但因多多少少知晓一些‘厚谊堂’的事,担心泄露便将四个家人留给了奴才。”
“他身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没有,一个四川同乡见他妻子段氏身怀六甲,觉得这一路上不能没个人伺候,便将自家的一个奴婢送给了他。”
咸丰心想这就对了,真要是前呼后拥那就不是朕认得的韩四。再想到那些个科举入仕、满腹经纶的文官丁忧或致仕往回带的全是银子,而韩四一个捐纳出身的带得却全是书,又觉得有些讽刺。
人走都走了,再想那些没用,咸丰长叹口气摆摆手:“跪安吧,回去踏踏实实办差。”
“奴才遵旨,奴才告退。”
文祥爬起来躬身退出养心殿,心想韩秀峰果然圣眷恩隆,因为皇上虽什么也没说,但能感觉得到是舍不得韩秀峰就这么回籍丁忧的。
就在他一连深吸了几口气,暗暗下定决心办好“厚谊堂”的差事,绝不能给保举他的韩秀峰丢人之时,肃顺火急火燎地来了。他还没来得及行礼,肃顺就这么擦肩而过,快步走到养心殿门口报名求见。
文祥能猜出肃顺十有八九是为韩秀峰乃至“厚谊堂”的事来的,但却不敢在此久留,只能带着几分忐忑地跟着侍卫出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