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听你的,想想是得让娃们吃点苦,我们小时候吃得那些苦他们都没咋吃过!”
“我就是这个意思。”
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等我闲下来立个家规,写个章程,你就照家规和章程当这个家,不懂的地方二爷会教你。再就是我和琴儿给你、二哥和三哥一人准备了五百两银子,你们可以再置点地,可以去走马岗甚至城里置个铺面收租,也可以存着留给娃们将来娶媳妇,总之,这是我和琴儿的一点心意。”
“我不能再要你的银子,再说我要那么多银子做啥子,你上次让琴儿捎的那些银子我一两也没花,在乡下真不用咋花钱!”
“以前没啥花钱的地方,不等于以后没有,仕通要是争气能考个功名你要不要花钱,仕通他们大了娶媳妇要不要花钱?别跟我客气,这事就这么定了。”韩秀峰放下茶杯,想想又说道:“提起银子,柱子和幺妹儿让我给你和二哥、三哥也各捎了二十两,这是他们的一番心意,你也用不着跟他们小两口客气。”
韩大老实巴交的一个人,哪见过那么多银子,激动得不晓得说啥好,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柱子和幺妹儿在京城还好吧?”
“他们小两口挺好的,算算日子幺妹儿应该生了,现在不是小两口而是三口之家了,只是不晓得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
段吉庆笑道:“生娃这么大事柱子一定会托日升昌给家捎信,我估摸着用不着两三个月就会有信。”
“也是,我们坐这儿干着急也没用,只能等消息。”
不再提银子,韩大没之前那么拘束了,小心翼翼地说:“四娃子,潘二不是回来了吗,他这几天来过好几次,有一次还领着四五个监正、团正来的。每次来都带了好多东西,我不识字,是段老爷帮着记的账。
给爹办丧事时人家送的那些银钱,谁家送了多少,一笔一笔也全有账。我担心贼盗惦记,就把人家送的那些银钱装在坛子里,埋在后院的那棵树底下,一共埋了六大坛。”
办丧事时的账是段吉庆安排人帮着记的,见韩大提起这个,段吉庆不假思索地说:“一共收了一千二百六十五两,全是这两年有人情往来的那些士绅送的。操办丧事前前后后花掉四百八十二两,你哥这儿一共七百四十八两。”
想到这笔银子四兄弟平分不大好,不分也不太好,韩秀峰沉吟道:“全给咱娘吧,爹走了,咱娘手里不能没点私房钱。”
“四娃子,我都用不着花啥钱,咱娘更没花钱的地方!”
“哥,这事听我的,那些银子就给咱娘。不给她,你咋晓得她没花钱的地方,说不定她想打几件首饰到时候分给大嫂、二嫂和三嫂当作咱们韩家的传家宝呢。再说娃越来越多,过年时娃们给咱娘拜年,咱娘总得给娃们点压岁钱吧。”
“好吧,那我等会儿就去告诉娘银子藏在哪儿。”
“别藏了,过几天挖出来送走马岗的钱庄去换成银票,再帮着换几千钱,换好之后再给她。”
第五百八十八章 贵州不太平
第二天一早,上坟。
韩玉贵移葬在离慈云寺不远的一座山坡上,几年前去世的韩玉财也移葬过来了,两座坟修得很气派,今后这片山林就是韩家的祖坟。
韩秀峰不管在外头做多大官,但在家中原本排行老四,现而今随着三哥韩秀岳过继给了二房,变成了排行老三,依然是韩大的弟弟。不管磕头烧纸还是干别的,都得跟琴儿一起抱着娃跟着大哥大嫂后头。
祭拜完之后看着父亲坟前那刻着“奉政大夫”官名的石碑,不由想起叔父生前的愿望,韩秀峰暗暗决定回去之后就差人进城帮叔父捐个封典,等敕命文书下来之后也去请画师画一张叔父的像供到祠堂里。
收拾好祭品,正准备跟着大哥大嫂在后山转转,瞧瞧韩家的山林和水田,潘二竟带着几十个人赶到了山脚下。
陈虎、葛二小跟潘二和潘二那两个从海安带回来的兄弟很熟,能在四川再次见着不晓得有多激动,但想到韩老爷今非昔比,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还是让他们先候着,等陈不慌帮着通报了一下,才让他一个人上山,其他人全被拦下了,全得在山脚下老老实实呆着。
再次见着潘二,韩秀峰不由想起当年一起去京城投供的情景,感叹道:“虽比以前瘦了,也比以前黑了,但看着比以前精神,有几分官老爷的气度。”
“瘦倒是没瘦多少,比以前黑了是真的。四哥,你是晓得的,角斜场就在海边上,天天吹海风,再白的人到了那儿也会被吹黑。”潘二苦笑道。
韩秀峰一边示意琴儿先带着俩娃跟大哥大嫂他们先回去,一边低声问:“听说海水倒灌,角斜、安丰和富安等场都遭了灾,死了不少人。”
“死了是不少,流离失所的更多,不过我回来时那些灾民已经安置差不多了,朝廷恩准暂缓受灾各场赋税的旨意也下来了。”
“这就好,”回头看看父亲的坟,韩秀峰不禁叹道:“你说说这世道,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的,害你好不容易补上个缺就得回来丁忧。”
潘二深信有韩四在这官早晚还能做上,下意识看着走马岗方向:“四爷,我倒不觉得有多惋惜,不怕你笑话,其实我早就有些想家,只是没想到我爹走得这么突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