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又喝了一口水,接着道:“要是那些溃兵没吓破胆,要是有几个敢回头殿后,只要选个险要的地方,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四爷早就跟你们说过,真要是到了狭路相逢的时候只有勇者能胜。你们是觉得那些犯上作乱甚至已经背了几条人命的乱民敢豁出去,还是你们手下的那些勇壮敢豁出去拼命?”
听潘二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变得心有余悸。
陈天如更是脸颊发烫,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
就在潘二领着他们熟悉南川与桐梓交界处的地形之时,以为韩秀峰担心有功不赏会激起兵变才让潘二把陈天如等团首带出去的李阳谷,终于等到了制台衙门的消息。确切地说是等到了川东道曹澍钟、候补同知钱厚德、江津知县程祖润和已革重庆知府杜兴远等川东官员。
他李阳谷再受制台大人器重也只是个幕友,曹澍钟跟他微微点点头,便同韩秀峰先走进帅帐,让他们先在外头稍等。
“曹大人,您啥时候从夔州回来的?”
“刚回来,一接到制台大人的公文便星夜往回赶,路过巴县都没进城就直奔这儿了。”曹澍钟笑了笑,随即拱手道:“志行,谢了,要不是你上折子求情,曹某别说能署按察使,恐怕连这道员都不一定能接着做。”
韩秀峰反应过来,不禁拱手笑道:“原来曹大人高升了,恭喜恭喜!”
“那也得容我先谢过之后再恭喜。”
想到外头那么多人正在等,曹澍钟决定长话短说:“不怕老弟笑话,因为词讼不清差点闹出冤狱的事,我和杜兴远一样被交部议处。据说究竟怎么查办我,刑部和吏部还没拿出个章程。但如何处置杜兴远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原来是发新疆充当苦差的。
要不是你上折子帮我们跟皇上求情,紧接着又打了个大胜仗,让我们分了点‘官绅办团剿贼出力’的功劳,我曹澍钟这一关真没这么好过,他杜兴远这会儿应该正在被发往新疆的路上了。老弟的搭救之恩,澍钟真无以为报!”
“大人言重了,大人万万不可如此。”
韩秀峰急忙将正准备起身拜谢的曹澍钟拉坐下来,一脸诚恳地说:“曹大人,您跟我姑父乃同年,您是秀峰的长辈,您有难秀峰岂能袖手旁观?何况要是没您和杜府台就没现而今的川东团练,三个月前的那一仗,本就有您和杜府台的功劳,而是当属首功。”
确实是首功,不然也署理不上四川按察使,可想到兵是眼前这位练的,仗是眼前这位打的,曹澍钟又一脸不好意思地拱手道:“谢了。”
“曹大人,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好好好,先说正事。”曹澍钟急忙掏出两道公文,笑道:“志行老弟,李阳谷呈递的那份有功团目团民名单,制台大人一个不拉地全帮着保奏了,皇上也全恩准了,只是在名单上加了一个人。”
“谁?”
“江津知县程祖润,以四川官绅办团并剿黔匪出力,赏程祖润从四品顶戴,留四川以知府用。”曹澍钟指指韩秀峰还没来得及看的另一份公文,接着道:“这便是黄大人命候补知府程祖润总办川东团练,候补同知钱厚德办理川东团练粮饷,及已革重庆知府杜兴远留綦江阵前效力戴罪自赎的公文。”
韩秀峰并不觉得意外,沉吟道:“曹大人,程祖润好像是河南人吧?”
“河南祥符人,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授江津知县前,曾做过广安、新繁知县,在四川为官的时间不算短,对风土人情都很熟悉,官声也不错,跟钱厚德一样是我川东难得的能吏,不然制台大人也不会命他来总办川东团练。”
“他是总办,我是督办,也就是说我今后只要监督他办理就行,各团的事今后就不用再过问了?”
“他只是奉制台大人之命总办川东团练,你是奉旨督办!对了,你先看看军机处的这道公文,皇上不但赏你正四品顶带,还赏穿黄马褂,这可是天大的恩典!”
韩秀峰打开公文看了看,抬头笑问道:“曹大人,如果秀峰没猜错,黄大人应该是担心秀峰不交权才请您过来的。”
“黄大人这是体恤你的一片孝心,你说你回乡之后拢共就在家呆了几天?在外为官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回到老家,又得来这么偏僻的地方坐镇……”
“曹大人,您误会了,秀峰只是那么一问。制台大人命程祖润来接管川东团练,秀峰求之不得。现在就可以办理交接,办完之后秀峰就带着妻儿跟姑父、孙五爷回巴县。”
“你姑父来了,孙五那个老顽童也在?”曹澍钟惊诧地问。
“来好几天了,正打算明后天回去呢。”
“他们在哪儿?”
“在村里,下榻在秀峰租的小院儿里。”
“志行,要不先陪我去见见你姑父?”
“不用了,我姑父那人您又不是不晓得,他现而今虽无官一身轻,但也不喜欢别人为了跟他叙旧而耽误公务。”
“这倒是,那等办完正事我再去找他。”
一百多文武监生都不在,伍奎祥和刘山阳等士绅也大多在松坎,韩秀峰只能请伍濬祥召集营务处和粮台的十几个文武监生和士绅商人,来大帐拜见刚署理上四川按察使的曹澍钟。
曹澍钟宣完旨,然后宣制台衙门的公文。
以办团剿贼出力,赏记名知州伍奎祥从四品顶带,加运同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