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转眼间就认同傅巽的判断,就不再担心张郃。
至于张郃与关羽之间的斥候遭遇,张郃会不会被关羽派人劝降、策反……若是秦朗统兵增援南阳,会有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可这是张郃。
追随韩馥、袁绍、曹氏以来,现在跟着曹氏归顺北府,这已经是目前最稳妥的退路。
若是投奔形势不明朗的汉室,张郃及麾下五千人,极有可能成为攻城的先锋部队。
说难听了,以关羽、张飞之高龄,这个冬天不见得能熬过去。
投奔汉室……这得多大的勇气?
曹休继续翻阅军情,反复确定张郃这支援军不会出问题后,他才松一口气。
关羽从江都撤离后,江都新的执政诸葛亮手里有中军、益州军、南中兵合计将近十万人。如果与赵云的卫军合力进攻南阳,目前南阳兵力会吃紧。
自己与张郃的任务,就是把战争拖到明年四月、五月,到那个时候,北府主力才会出动,来一个后发制人、以静制动。
这也是汉室老将能想明白的,所以接下来的整个冬季,战争核心就在争夺洛阳。
然而,在这个各方都已经下场、表态的关键时刻,有一股力量还未表明态度……更准确的说法是两股。
司马仲达,会怎么选?
以幽云六镇的实力,在这个冬季,完全可以决定天下归属。
或者是天下速定,还是继续僵持。
这都在司马懿的决断、选择之中,这是各方都要拉拢司马懿的时刻,司马懿完全可以待价而沽。
就是不知谁出价更无底线,也不知司马仲达会如何做选择。
第八百零七章 司马计谋
何止是曹休在挂念司马懿,各方都在挂念司马懿。
蓟县,征夷大将军幕府。
随着六镇镇兵陆续回返塞内躲避风雪准备过冬,汉胡军吏、大小酋长也都集中在蓟县,准备开会。
这是匈奴初创时就形成的规矩,一年三次部落大会,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内容。
如每年六七月之间那场聚会,草木茂盛衣食无忧,更多的是娱乐、竞技相关的内容;九月左右的这场聚会,是分散游牧的各部返回越冬地,例行召开的会议。
内容自然跟过冬、抵御敌人,或外出劫掠为主,是一场军事相关的会议;而一月、二月之间的会议,则是为新年划分草场区域而展开的会议,可以说是偏向于内政。
与去年一样,蓟县各处举行着各种聚会。
每有一个大部、重要的军吏率部归来,都要举行一场宴会。
宰杀牛羊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塞内所储的越冬草料是固定的,吃掉一些阉割的羯羊、犏牛……是利于整个部族牲畜群过冬的。
也跟往常的宴会一样,每一场宴会的主角都是司马师。
司马懿不喜欢这种嘈杂、热闹又粗鲁、低俗的宴会,对待部下,司马懿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变通、适应。这种事情就落到了司马师头上,对这种吃吃喝喝、吵吵闹闹的事情,司马师适应的很快。
按照经学家的说法,现在的司马师‘胡风炽烈’,整日夷狄行举,简直没救了。
又是一夜,司马师例行醉酒,被左右搀扶着返回幕府。
稍稍醒酒后,他来到书房,一进来司马懿就皱眉,抬手挽袖扇了扇,似乎想把儿子带进来的异味驱除。
司马师见状,后退几步站到屏风后:“父帅,孩儿今日见一异人,欲向父帅举荐。”
“何人如此大才,竟让我儿这般焦急?”
司马懿从容收拾桌上的信件,不由暗暗轻叹,昔年大魏如今名存实亡已然两分,之前的同僚、朋友分属敌对,分别向他写信,向他阐述天下大义。
陈群、蒋济、董昭、曹真、曹植、赵俨向他阐述汉室大义;族弟河南尹司马芝、小儿司马文、张郃、秦朗、满宠向他阐述北府才是天命所在。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田信、关羽、张飞、曹丕、曹叡这五个重量级、关键人物的来信。
这说明中原形势还没到最紧张的时刻,上述这些人依旧有信心控制局面,不愿开出最终的价码。
最终的价码……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是称藩立国,在朝鲜、瀛洲称孤道寡,还是重返中原,参政中枢,以求光耀门楣名垂青史?
屏风外的司马师听到司马懿把信件收好,才开口:“今日宇文部设宴,乌桓大人库如赴宴。席间诸人皆有痰盂,独少库如。孩儿以为这是宇文氏自恃其强,羞辱库如。”
“库如唤其健仆入内,咳痰入其仆口中。父帅,可知此仆如何反应?”
“如何?”
“此仆喜悦异常,向天跪拜,祈祷,大意是‘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其腹中’。此仆健硕孔武,善隐忍、机变,非人下之才。愿父帅举用,施恩任用。”
司马懿听了面露惊异:“进来说话,再详细说说当时情况。”
司马师这才入内,以袖遮面捂住自己口鼻,讲述宴会时微妙的各种细节,好供司马懿判断。
幽云六镇里的诸胡军吏,普遍粗鲁低俗、莽撞……但这些绝不意味着这些人勇敢。
同时又有各种所谓的生存小智慧,仗着现有的地位,先天傲慢、抵触军中启蒙。
因此,这些部落酋长、头人、勇士晋升、转换来的军吏……迟早要淘汰,也必须要淘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