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有了蒸汽机提供动力后,能加速南方物资转运效率,极大降低成本,会使更多提供运力的劳力转移到工业方面。
等什么时候能以高炉炼铁,一天能产几百吨的时候,就修建铁轨,将木轨体系全面升级。
在这之前,蒸汽机发展的重点方向就两个,一个是为工业提供稳定的动力,使工业摆脱水力、畜力;一个就是为船提供动力。
田信等马超消化这个‘令人惊惶’的伟大发明后,就一起来到办公厅。
昆明池周边修建的各类衙署的办公设施都参照了北府常见的成排营房和长屋,办公厅也不例外,就是一个面积宽阔的长屋,内部细分为左右两排,中间是走廊。
因此冬日里,因窗户封闭,只开启了小部分天窗,所以光线不好。
马超披着的深青色军大衣挂在衣架上后,他站在火墙前伸手取暖,回味良久略略遗憾:“公上,蒸汽车载重近乎十马力,可惜未能亲临、驾驭。”
“最好不要。”
田信取出茶叶为彼此冲泡,告诫马超:“此物贪天之力,自制成以来,已发生两次爆裂。蒸汽臌胀积聚锅炉中,锅炉若有隙缝,顿时轰鸣一声,金属、木板皆成碎末。近处的人难有全尸,稍远一些,也会震出内伤,重者七窍出血,煎熬数日而死;轻的也会耳鸣不止,精神恍惚。”
哪有他说的那么严重,两次锅炉爆炸都是马钧测试的结果,熟铁、生铁锅炉都炸了。
熟铁熔点高于生铁,偏偏生铁质脆,不适合浇铸锅炉;因此目前锅炉都是用合金技术更成熟的铜合金浇铸的。
见田信说的可怕,眉宇间更有深深的忌惮、敬畏之色,马超就收起了以身猎奇的好奇心。
转而询问:“此物能驱动车厢自行外,可有其他妙用?”
田信已冲泡好茶,推一碗给马超:“能取代水力、畜力,最妙的是此物目前最适合装载于舟船。如今技艺粗陋,待初步完善,能装配时怎么也到两年之后。两年后,渭水运船可以使用蒸汽驱动。若能行,就在武昌设立蒸汽制造局。”
马超抓取桌上碟子里的干果品尝,嚼着,眼睛一转:“岭南开拓南洋一事进展如何?可否需要蒸汽机?”
田信不假思索摇头:“海洋有固定风向、暗流,横海军出征、撤归时,要么利用强劲海风,要么顺流漂泊。所以目前不缺蒸汽动力,也不适合推广蒸汽机。”
见马超思索模样,田信也就顺着讲述:“西方有大秦,其商人出入南洋。蒸汽机若传入其国,不利于我。何况,岭南偏远,又开发南洋,百年之后难免有尾大难制之患。故,此物还需暂缓传播。”
马超目光游动,深深思索蒸汽机的影响力,也就缓缓点着头,询问:“待朝廷迁入雒都,又该如何?”
见田信沉默,马超追问:“关东四州屡经战火创伤,底蕴犹存,又兼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十分养人。我以为两代人之后,关东四州人口约在两千万上下。届时人口稠密,文化兴盛,英才辈出,该如何压制?”
这不仅仅是限制蒸汽机向岭南、关东传播的问题,还涉及到天下统一后的地域领导权问题。
关东也就是中原大地,水土养人,人口稠密后自然经济发达,经济发达自然会培养各种人才。
算上残留的世家、豪强,在这些人引导下,中原会很快恢复经济活力,以及人才竞争力。
到时候自然会向朝堂发起渗透,争夺朝堂话语权、领导权。
马超在关东人手里吃了太多苦头,田信反问:“那孟起将军有何高论?”
马超抿抿嘴唇,道:“我有三策,一是限制青州纺织发展,以削弱齐鲁富庶;二是在中原推广丝麻种植,取丝麻运于关中,关中纺织成布,再通行天下;第三,是严禁盐铁私营。”
关东四州的经济想要恢复活力,其中青州的纺织业很重要,还有青徐的盐业。
徐州士族被先帝、大将军反复折腾,原因就在于过去二十几年里,曹魏根本无法有效统治徐州。
而徐州在当地士族自治下,始终无法得到发展,人口、经济跟建安初年类似。
所以先帝、大将军折腾的是徐州士族,不是徐州百姓。
徐州已经垮了,失去了经济活性和优先地位,不再是汉末那个豪商密集的商业州郡。
因此,关东四州里,青州目前就是领头羊。
打压青州的发展势头,就能奠定关陇的优势地位。
中原地区多种植丝麻、棉花,那粮食就少了……顺马超所想,一个更大的计划出现在田信脑海中。
相比较于自己原先的规划,马超这个计划更狠。
但这也是必须的,加速关陇发展,利于国力向西部蔓延、发展;向东发展的话,就是向海洋发展……现在外面都很穷,除了能抢点奴隶、金银贵金属、宝石、香料外,再汲取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没有可以吸血、吃肉的对象,这也是首发文明、第一梯队的劣势。
优点也很明显,当铁甲战舰开过去后,那些树上的卷毛狒狒只能举起双手。
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
在马超出发前,带着他看一看蒸汽机,本就有威慑的意思。
同时分享这个大杀器,能助长马超的自信心,免得被瓦解斗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