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亲情、家人的长公主肯定会帮帝室,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她也会努力去拼一个机会。
而她的手段,只有丈夫曹楷。
曹楷不可能获得实权、实职;而早年、在汉军绝地大反攻之前,曹楷高高在上,也妻妾成群……与公主之间的感情就算亲近,也亲近的有限。
等迁入江都后,夫妻两人关系发生逆转,而曹楷还继续豢养着原先的侧室、妾室,这是一件让沛国长公主、汉室朝臣们颜面无光的事情。
另一个方面,沛国长公主不仅是先帝的血脉,更是糜夫人的血脉,旧臣里欠糜家人情、拿糜家好处的实在是太多。
最起码,卫将军会死保糜夫人的两个女儿。
现在曹楷以相对体面的方式离去,那朝廷就应该继续维护长公主的体面。
否则深查这条线,朝廷也很难体面。
至于谯国长公主与丈夫平乐侯曹演就让人非常省心,不喜欢江都的湿热,夫妻两个搬到了荆山,与孙太夫人当邻居去了,根本不搅合朝廷的事情。
毕竟当年曹纯英年早逝,没有给儿子留下太多的旧部、家底。
曹演在魏国军中缺乏人脉,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不止是在汉室朝廷,在魏国,曹演也是边缘人物。
曹演与谯国长公主生育的孩子,先帝很是喜欢寄以厚望,命名为‘亮’。
这个亮,自然不是田信的亡兄,是取了丞相的名。
廖立心思根本就不在杀人方面,更没有逼迫两位长公主的心思,做这种欺负弱小的事情,即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招惹他人记恨。
哪怕后续抓住长公主的罪证,廖立也准备放弃追究。
这种事情,咬着皇帝一个人深挖就行了,万万不能分心。
哪怕有破网之鱼逃出去……也无所谓,这种鱼早晚能收拾掉,就算不收拾也会泯然于汪洋,总不可能河鱼化龙,形成大患。
若有这个潜力、资质、气运,也不会被逼到这一步。
见廖立态度明确,诸葛亮自然不会反对,只是觉得心里沉甸甸。
以廖立的为人,是吃鱼只吃没刺部位的人,怎可能平白无故做好事?
纯粹是嫌鱼刺零碎,讨厌收益低微。
这是立了一张大网,是冲着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去的。
也不知道究竟会捕获到什么……可惜董允、费祎这批人没了,否则宫中犯下的根本大错也能准确传递出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知道。
皇帝自己会掩饰,皇帝的近臣也会帮着掩饰……这种遮丑行为本身就是天子近臣的职责、义务所在。
不能指责天子近臣做的不对,也不方便去调查……这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猜测,造成人心浮动。
所以,董允费祎之后,在自己来江都之前,皇帝究竟干了事情,让廖立咬的这么紧?
安平侯曹楷绝对犯了重罪,否则不至于被吓得自尽。
这样的大鱼身后肯定会有一群大鱼,这样的大鱼群摆在面前,廖立说放就放了。
既有不肯深入冒犯旧臣、维护先帝的原因,肯定也有其他原因。
就廖立的立场、动机来说,唯一值得廖立这么做的目标就那么一个。
诸葛亮思索着,目光审视一排排桌面上被翻阅的《起居注》。
另一边的玄武门上,一伙亭卒站在墙上张望北城、南城;其中有个亭卒手臂修长挽着一张弓臂用细麻绳缠绕包住的步射长弓,他有个名字,叫做马忠……如果要做区分的话,他是丞相不认识的那个马忠。
他们是正常调动上城协防的亭卒,由亭长从辖区民壮、退伍老兵里调训善射的居民组成。
军中稍稍资历深厚一点的老兵,都是擅长弓弩的兵。
溺死的多是会玩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近身搏杀的甲兵总有失手、倒霉的时候;所以年青的甲兵都会挤出时间去研习射术,努力用技术改变命运,早日脱离锋线凶险的搏杀。
因此,上了岁数的老兵,都会研习射术,弓弩部队普遍是老兵。
马忠与其他紧急动员的亭卒一样,额头扎一条红巾,全身上下穿着日常短衣,没有戎服、号衣或铠甲,甚至连刀剑都无。
他们唯一任务就是登上城墙,用弓弩压制攻击范围内企图作乱的贼人。
具体的厮杀、擒捕,由卫尉卿、执金吾麾下的甲兵、缇骑负责。
只是,马忠另有使命。
第八百四十七章 粮票
玉堂署,随着日上杆头,就地支立大锅熬煮的开水冲泡新茶,就着自带的干粮充饥。
廖立也不例外,只是他的饮食更为的精致,令诸葛亮侧目不已。
这也是廖立在廷尉府自我禁足小半年,依旧活蹦乱跳精神十足的根本原因。
廖立的午餐是方便面套餐,鸡蛋和面煮熟后油炸定型的面饼,加上牛油煎熬炒制后加盐凝固的咸汤底,以及蒸煮晒干的蔬菜包,其中还有小罐贮存、携带的酱菜。
就连小罐也是中间有隔断的阴阳罐,一次能装两种酱料的特制小罐。
这些东西依次摆在白瓷大碗里,浇入沸水,顿时凝固油脂化开,芬芳四溢。
而廖立很娴熟的把碗盖住,闭目静静等候。
泡面需要等待,一个原因是面饼需要泡发,另一个原因是感受此刻身心的本能呼唤……当这种呼唤涨到巅峰时,再大口吃面、喝汤,顿时能达到身心两重满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