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一个《七步诗》打穿了曹丕的心结,他肯退一步,母亲卞氏自然是很高兴的,曹彰、曹植又不是脾气多恶劣的人,恭维曹丕几句,宗室、乡党也都夸夸曹丕,带给曹丕心理上的享受实在是太多。
这种亲族、乡党的认可、推崇,远不是司马懿这些人夸赞能比拟的。
反正就一个女儿,曹丕自己宝贝的很,找个好女婿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宝贝女儿也有关羽女儿的问题,那就是不好嫁。
司马懿不敢再问,就听曹丕继续说:“如若张文远建功,与孙权大破刘备,那就以公爵相酬,我大魏以二王三恪之礼使田孝先奉虞舜之庙。”
篡汉以来,一些前朝的爵位也是认可的,比如奉殷商国运的孔氏为宋公、奉两周国运的姬姓为卫公,再加上天子仪仗的山阳公刘协,凑齐了三恪。
有了三恪,再加一个奉虞舜土德的田氏,会不会有些尴尬、冲突?
司马懿不好意思问,恭敬辞别。
大家都怕曹丕,司马懿更怕。
许都之中,已准备了一支豪华队伍,会光明正大前往南阳与田信请教太极图学问,还有袁家、陈家、荀家旁支子弟组成的团队,他们想弄清楚隐居汉中的博士身份。
从履历档案上来看,当时有嫌疑假死、隐居汉中的汉家博士来回就那么十几个人。
如果是自家亲族,那实在是再好不过。
不止是他们,号称当世神卜的朱建平将会充任领队,前去与田信讨论天下顺逆、苍生大义所在。
太极图出世,最震惊是的研究易学的几个家族;最惊喜的就是朱建平这样的相士;最愕然、尴尬的是张家。
张鲁兄弟三人归降曹操后连续升仙,而汉中移民又分布于河东、河北、兖豫二州,散落在这些地方的五斗米道信众依旧维持着类似教区的大方、小方的建制,五斗米道称之为‘治’,可以引申为治所。
河北、中原的士民多数已经忘了太平道带来的痛苦,对新来的又神神秘秘的五斗米道邻居们很是好奇。
于是张鲁兄弟升仙后,五斗米道反而在曹魏腹心区域积极发展。
这下可尴尬了,几个隐居在汉中的汉家博士推导出先天、后天八卦太极图,传授给了田信,始终没张家什么事,这让张家还怎么宣扬道学?
仿佛版权一样,太极图挂在那里,田信已经有了讲道的资格。
想要质疑,除非你研究、推导出一个比太极图还要伟大的符号来。
五斗米道算是完蛋了,本就是低人一等的移民,本地豪强、吏民不再敬畏、好奇五斗米道的教义,那等待各地五斗米道信众的只有压榨、欺凌。
信仰、尊奉五斗米道得不到好处,也没法提升地位,也得不到相应的庇护,那谁还信奉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组织瓦解,那张家一代代天师升仙的传说也只能是传说。
成型的五斗米道都被太极图冲毁,还未成型的玄学家们本就没有核心思想理论,对太极图、对田信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奉为圭臬。
若不是战争、两国交兵,他们早就跑到南阳去找田信了。
只听说过曹丕杀敌国士人的事情,没听过刘备杀敌国士人的事迹,而田信更是战场之外没杀过一人。
所以去南阳,对中原、北方士人来说,就跟回家一样安全。
对何晏来说,是真的回家。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
“近来军务自洽,颇多闲暇。我闻江陵入夏闷热,武当县内群山奇峻,景色秀丽气候清凉不失温润,欲与卿同游武当。”
湍水河边,午休时田信向关姬书写短信,话锋一转:“麦城仿制旋车、纺车,多赖卿力。若是阿兴及诸多少年欲出游,可同行。月中时徐承贞往返江陵输运物资,回程时舟船运力空闲,可携数百人。”
用锦囊装了,自己用松脂漆印封口,递给李衡:“叔平亲手交予关侯府上,随顺德侯至麦城后替我为祖父清扫院落,修葺篱笆,做些琐碎事。麦城气候湿热,若是祖父不适应,可迁往临沮避暑。”
临沮是马超的自留地,不断有依附马超的零散部族走汉水,穿过汉兴郡来到临沮投奔马超。
关羽的自留地是荆城一带,麦城能算是田信的自留地。
孟达带着部曲近两万口屯在昭阳邑,如果编户齐民的话,孟达的部曲就散了。
雷绪的部曲也有瓦解的趋势,不是刘备、关羽动手,而是襄樊战役以来雷绪能力不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他麾下部曲人口将近三万,有的是人才,雷绪自己成长缓慢,自然限制了麾下人才的提升速度。
随着地位、名望提升,已经有汉中、关中籍贯的寒门士人来投田信,也有举家从民屯据点里迁出,或去依附麦城,或来昭阳邑投奔田信。
而武关道是当年关中之乱时出逃主要道路之一,逃到南阳地区的关中难民有很多,其中要么继续向南郡、荆南逃亡,要么被迁移到中原、汝南军屯,再要么沦为南阳豪族的部曲。
一样是做部曲,做家奴,为什么不逃到乡党田信家中做部曲?
孟达主动接受编户齐民,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因素在,他麾下的部曲更钦慕田信。
他已经失去反抗能力,现在让他带着部曲屯守堵阳,他想带着部曲叛逃魏国,部曲也不一定会答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