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绝烧烤,饮酒,强烈推荐关羽吃鱼,吃清淡少盐少油腻的熟食。
关羽九尺体格实在是太过危险,油腻烧烤、过量饮酒,这都是风险。
或许只是正常的一天,就因为喝了太多酒,突然被冷风一吹,就中风、脑卒。
见其他属吏也都扭头来望,关羽扫兴摆手:“奉先宽心,某家明白轻重,只是愤懑难平。”
说罢长叹一口气,想不明白诸葛瑾怎么生出那么一个逆子。
有点怀疑这是魏人的阴谋,好激怒汉军,好发动第二次东征。
是否发动第二次东征,全看刘备现在能不能想通。
诸葛恪的行为,把刘备气的不轻。
也就诸葛亮不在江陵,诸葛亮在的话,可能当场就为诸葛瑾清理门户了。
若是其他人在江陵倒米,李严当场杀了就杀了,可动手的是诸葛恪,不给孙权面子,也要给诸葛亮面子。
宛城内城粮库内有一座活水池,池边修有水榭,刘备抱着鱼竿面容垮着,没有表情。
原本与马超一起检验储粮状况,不想江陵的消息传来,哪里还有心思检查粮食?
连外出走动、慰问各军吏士的心情都没了,很不高兴,实在想不明白诸葛亮怎么会有这样的侄儿,诸葛瑾敦厚秉性怎么会教养出如此恶劣、自私性格的儿子,诸葛乔性格宽厚也是不辞幸苦的性格,怎么会有诸葛恪这样的兄长?
儿子不像父亲,子孙不能传承门风,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伤么?
马超也按捺着性子陪刘备钓鱼,他连鱼饵都无,反正抱着鱼竿做样子。
不就十万石粮食?
马超看的很开,这真的不算事,反正自己跟诸葛家族不熟,没什么好担心的。
“陛下,鱼,鱼上钩了。”
马超小声提示,刘备才回神,连哦了几声,才收杆:“孟起累世公侯经学世家,如何看孝先‘六经皆史’一说?”
如果六经只是单纯的古人史书,那就没了微言大义,许多注解版本先天就立足不稳。
如果六经皆史,那么汉书、史记的地位应该与六经一样。
如果六经皆史,那六经的版权就应该是消亡的史家的,或者说史家就没灭亡,只是改头换面,成了当今的大儒、名士、经学世家。
如果六经皆史,六经神圣性大减,那什么学问能填补六经空缺的地位?
太平道经?五斗米道?浮屠道?
大儒郑玄集结各家所长融为郑学之后,经学已经是日中而落,接替经学的究竟是什么,是当下一个大问题。
曹魏肯定会争夺下一轮流行思想的主导权,季汉也要争,思想问题抓稳,许多问题自然就瓦解了。
郑学之后,经学衰落已成为必然。
除非哪里突然出现古墓群,将先秦的六经完整版本露出来,又或者挖出失传的六经篇章,重新补充、注解现在的六经思想,否则现在的经学已经到头了。
而田信握着河图洛书,明言河图为本,洛书为用。
河图洛书一日不现世,大家就永远无从反驳田信。
不管现在是‘河图洛书注田信’,还是‘田信注河图洛书’,大家手里没有河图洛书,那就相当于没有律师证的小学生,连质疑的资质都无。
偏偏田信先抛出太极八卦图,说这个图兼有河图之神,洛书之表,仅仅一个太极图就够当代人疯狂……更别说河图。
仅仅解读太极图蕴含的思想,就够填补经学留下的空当。
所以下一轮的思想潮流是太极阴阳,可偏偏太极讲究‘极而生变’,这其实不利于炎汉。
可偏偏太极图又讲究刚柔均衡,学说发展引导的好,只要均衡在,那大汉帝国就在。
刘备所问,马超当即就回答:“回陛下,就六经皆史一说,古今多有议论,臣深以为然。”
扶风马家经传世家的帽子卖了就卖了,只要能加入均衡教派就好。
第二百三十一章 疯马
未过几日,刘备返回襄阳行宫,他还是没能说服马超。
遣人授意田信去宛城与马超交涉,这是让马超卖命的筹码。
一旦谈妥,北伐时马超也将跟大汉三恪家族一样,勇往直前不思退路。
哪怕死,也要拉足够的魏军陪葬。
汉军真正的战法,也只有不到十个人知晓,就连前护军马良这个层次的人都无法洞悉。
亲随为田信收拾行装,田信陪关姬散步,关姬不满:“邰侯乃国家重将,值此兴兵雪恨之际,何故怀私废事?”
“呵呵,抬高门楣的机会只在眼前,可谓千载难逢。”
田信不以为意又耐着性子开解:“我军势如雷霆,有反攻为胜三兴炎汉之势。所以孟起将军为自家子孙想要一劳永逸,此人之常情。”
“再是人之常情也不能荒废国事。”
关姬理直气壮:“克复中原,对邰侯来说集国恨、家仇于一役,本就该效死力,实不该贪婪,惹得陛下不快。”
“夫人,陛下怎会不快?”
田信细细开导:“孟起将军此举乃宰割天下之议,正是锦马超风范。若无此事,公父、陛下还会猜疑左军,此事议定后,我军十万之众而结成一心,自能横行中原。”
关姬还是怏怏不快:“虞仲翔能言善辩,不妨请虞先生前往宛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