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良心,不能太贪。
现在转来转去,又转到自己身边,用的话,自己如虎添翼,唯一的短板就能补上。
不用的话,将彻底得罪虞翻,连朋友都没得做。
虞翻用不要脸的方式夸陆议,肯定不是受贿,是为了朋友发展才这样。
见田信皱着眉头仿佛不高兴,可眼眸深处的喜悦又不像是假的,虞翻独自饮茶,等候田信询问、裁定。
跟虞翻做朋友还是很痛快的,起码虞翻有人味儿,始终保持着率真性格。
“唉……先生,陆伯言若助我,就如猛虎插翅,我难免惶恐。”
田信端茶小饮,问:“陆伯言何在?”
“正在门外等候,不敢叨扰夏侯。”
虞翻起身展臂,露出笑容:“夏侯坦荡,实不该惶恐。”
彼此对视,田信也只是微微颔首,起身吩咐始终在边上当木头人的虞忠:“世方,取茶,取好茶来。”
一同迎陆议到客厅,虞忠冲泡明前茶粉,田信翻阅陆议递送的礼物,是一卷陆议手抄的简体楷书《千字文》。
人家陆议陆伯言是来讨论文化的,不是来求前程的。
田信看了几眼,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起身取来自己誊抄的一卷《千字文》递出:“伯言兄,诗赋、文字小道而已。今攘除国贼乃系大事,我之所虑,伯言兄可有良策?”
陆议双手摊开田信这一卷千字文,面露喜悦、欣慰之色:“仆久在益州,也多听闻夏侯恋家之言。夏侯所虑,无非家室。仆自认善守门户,愿一试。”
感受到陆议处于可感染状态,田信不动声色用掉最后一个名额。
田信就说:“那就委屈伯言兄了,待我凯旋,必奏明陛下,为伯言兄表功。”
陆议只觉得浑身气血沸腾,胸臆舒展,笑声爽朗起来:“我等大丈夫也,何必斤斤计较?”
“善!”
田信起身从一侧的柜子里取出两千石青绶、银印,还有两罐雨前茶粉。
回到桌前,田信将青绶、银印推给陆议,两罐茶粉恋恋不舍一分为二,被虞翻、陆议分别笑纳。
两人都先拧开茶罐盖子,先闻,再观看颜色,最后用茶勺取一点品尝,认真检验颇有仪式感,弄的跟买粉一样。
虞翻见货色上乘,打趣说:“可惜世上只有一个陆伯言,也不知卖亏了,还是赚了。”
陆议检查银印,笑说:“无本买卖,自是赚的。”
陈国相印,银印就四个字。
滴,陆议得到转职关键道具……
滴,陆议成功晋阶,转职为陈相陆议……
第二百四十八章 压缩军粮
陆议长子陆延随虞翻返回巴郡迁移部曲,田信向襄阳方面奏报委任陆议一事后,就领着陆议巡游穰、冠军、南乡等县,使各县官吏拜见陆议,确立陆议的权威。
两天后来到丹阳乡,这里原本叫做丹阳聚,是远近山民约定集会、交易的地方。
随着田信移驻这里,多有山民、汉民迁移落户在丹阳乡,这里如今被称之为丹阳邑。
产业集中发展带来人员流动,人员促使城邑发展。
田信领着陆议查看铁匠坊,如今熔炼炉、炒钢炉各有三座,锻炉有两座,还在建造新的熔炼炉、炒钢炉。
“君上,今大战在即,何不多造军械?”
陆议拿起一把锄头细细打量,见锄头奢侈到表面宛若钢质:“以此处工艺,铸造农具之余,亦能锻打矛戟,或刀剑。”
他还拿起其他锄头相互敲击,听碰撞声,音色略纯,不像生铁沉顿喑哑:“陛下在南阳重开工坊,规模不及此处,却分工数班,精工锻打兵刃器械,粗工锻造农具。”
陆议看着正扩建的熔炼炉、炒钢炉,没必要浪费人力、场地继续建造。
田信则解释:“我军不缺锐利器械,能造坚锐兵甲者比比皆是,无需我费心。我所虑还在农耕生产,一是利于军屯、民屯,二是利于山民迁移后生产,山民温饱才会生归附、效力之心。再者,多有熟练锻工,今后也好改进工具,此利民利国利在长远,非刀剑所能比拟。”
稍稍停顿,田信以一种陆议难以理解的沉重情绪说:“伯言兄,我平生大愿乃天下平靖万民安康也。此愿之余,还有许多小愿望,愿百姓不分汉民、山民,能家家有耕具。”
“镰、耜、锄、斧、锅、犁、车等等之类应有尽有,凡村落百姓,能家家有织机,男当耕女当织,使老幼皆有衣物遮丑。”
田信看着劳作的匠坊工人:“日产千具,也勉强够汉北军民用度。江汉郡县、湘州,所缺农具不知凡几。今后我改封他处,这座工坊也会留在此处,为天下人生产农具。”
不会强制迁移铁匠坊的技术工,愿意留在这里的,就继续为大汉效力。
愿意追随他离去的,就去另一个地方开设铁匠坊,继续生产农具。
这是要在官营匠坊、豪强庄园经济铁匠铺之外散播、推广冶铁技艺,培养更多的铁匠。
陆议现在连军屯的根据地都无,也没有属于陆家的土地,损害豪强庄园经济之类的,现在跟陆议没关系。
推广木匠技艺仿造织机,已经流水化生产,零件规格统一,利于制造、维护;见有利可图,麦城、江陵因此已发展出一批贩卖织机的小商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