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激励郡国兵,也要激励魏国朝堂里的公卿……如果公卿们都对大魏没了信心,那发生其他一些诡异的事情也是不难理解的。
等宛口周边开拓、立稳之后,魏国境内坍塌死亡的情报网必然会自动复苏、凝聚,向汉军继续传达军事情报。
关羽未观战多久,就见东边马超左军营垒区域也是擂鼓、立起更多的火把,向关羽示警。
难道这是魏军各部的联合反攻?
不可能,在孙权没有下场,没有把吴军拉到战场周边时,魏军发起决战的机会很低。
决战可以打,打之前,汉军要先废掉吴军,魏军则要逼着吴军上前消耗。
如果吴军始终不参战,那决战就很难爆发,会不断延迟。
不解决吴军,谁都不愿意放开手脚打。
澧水东岸,曹休亲率千余骑汇合越骑校尉薛乔所部,集合骑兵五千余,用餐待命,等待战机。
撤到东岸的阎圃、李绪、李祯及乐綝残兵重编后,此刻又对马超大小七座营垒发动夜袭骚扰,也仅仅是骚扰。
曹休大本营舞阳以南的各营魏军已在三更时收拾行装,连同汝南的裴潜部,也收拾行装向东撤。
裴潜从后方纵马赶来,面容悲戚:“长平侯,真要委汝南、义阳三郡于吴贼?”
“此国家方略之计,议定于庙堂,非我能更易。”
曹休自淝水一战以来,脸上已瘦了两圈,眼神也不复之前的明亮、有神采:“可是有难处?”
“是,自军令传至汝南以来,各营不分吏士,皆哭嚎悲戚,如今营中哭声相连……多有吏士弃军逃亡,各营军正也多视而不见,或思归心。”
裴潜神情哀怒:“国家弃三郡军民于贼,焉能指望三郡军民怀报国之心?”
豫州辅兵军团,已濒临崩解,已经到了执法军吏懈怠军法,不愿执法,放任麾下吏士逃亡的地步。
执法军吏家属多在谯沛,或在邺城,他们逃不了,他们逃了,他们的家属逃不了。
现在是不愿执行军法约束军心瓦解的吏士,也不敢执行军法。
执行军法的话,很有可能引发豫州辅兵军团哗变,甚至集体易帜。
这样的军队,如何还能调到许都一带布防参战?
调他们去许都一带,放任吴军进占义阳、汝南三郡……这让全军吏士怎可能安心开拔?
可能前脚走,后脚吴军就会执行孙权的命令,将三郡搬空,让这些军士与家人永久分别。
以关羽的人格魅力,尚且不能让军士抛弃家属,更别说此刻的魏军将领。
裴潜的悲伤无济于事,除了颍川郡、陈郡、梁、谯沛的辅兵还保留建制外,余下三郡籍贯的吏士在夜色里或一哄而散,或结伴出逃。
豫州辅兵军团两万余人,从邓艾出逃开始至今就此瓦解。
曹休有办法么?
没办法,这是曹操也没办法的事情,谁都知道军役幸苦,曹操本人更是清楚,哪怕很伤心,还是选择执行军法,惩戒逃军行为。
现在没时间惩戒,也没有精力追究逃军行为。
正所谓法不责众,执法成本太高,高的承担不起。
就这样,在魏军、汉军、吴军眼皮子底下,第一支成建制的军团瓦解了。
得悉此事,曹休、裴潜只能后撤,放弃等待。
等到天亮,也不见得有骑兵作战的机会,还不如早早后撤,接替曹仁布防于许都一带。
曹休只能多布置疑兵,让参战袭扰马超的阎圃等人大张旗鼓的向东撤离,即希望引马超追击,也希望早点结束这里的事情,把这片烂摊子甩给吴军。
吴军如果不接手,那汉军乘虚而入,顺着汝水上游往下打,吴军拿什么来顶?
之前吴军吃掉多少,都有可能被汉军打的吐出来。
这是汝水、淮水走势所决定的,也是汉军、吴军之间战斗力决定的事情。
说不好寿春、合肥,也会被打顺手的汉军夺走……汉军夺走好,这样汉军、吴军就要纠缠不清,吴军最少能拖住五万左右的汉军,这可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汉军野战部队。
丢弃三郡,换汉军分兵五万,正面战场上汉军减少三万、五万,会产生本质的变化。所以这件事情感情上很难接受,可算一算账目,怎么看都不亏。
另一边司马懿击溃吴懿营兵,但吴懿的尸首还是被汉军抢夺拿走。
但司马懿得到了吴懿大帐里来不及销毁的汉军军书,桌案上正摆着一团沾染酒气的帛书。
司马师随同参战,见了这份帛书,惊喜道:“父亲!快看!”
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张俊义阻流
“河内司马懿乃将门世家,今出督各军,才情远在曹洪之上。此公素不知我军厉害,初生牛犊不怕虎,恐督兵来袭,不可不慎。”
借助火光,司马懿双手捧着这卷田信手书细细审视,声音低沉:“他倒是知我所能……”
司马师这时候指着南边叶县所在,那里一条火龙缓缓压来:“父亲,关云长所发援军将至!”
外围还在厮杀,应对吴懿营兵反扑。
张虎、文钦也都一身血腥凑上来,张虎拱手请战:“督军,我军援兵即将破滍水桥。夜中我军熟悉地利,关云长发兵助战是为接应吴懿,其所遣之兵必然寡少。我军联合援兵,不下七千之众,乘其军势散乱,我军有一战之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