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流传出来?
因为丞相府的西曹掾叫做魏讽,是钟繇举荐的名士,留守邺城丞相府,辅佐副丞相曹丕理政。
又几日,八月二十一,庚子日时,季汉群臣进表推刘备为汉中王,刘备封赏群臣。
以其子刘禅为太子,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刘备称王后却率主力返回成(呃)都,以牙门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
这日刘备在汉中立坛称王,而陈震作为使者,这日也在襄樊战场通知此事,并封赏关羽以下将校。
赵累、王甫、雷绪、夏侯兰皆有赏赐、晋升,战争中涌现的杰出军吏为校尉、中郎将。
而关羽、关平、田信却无封赏,这要等专人来封。
自己似乎卷入了刘备、关羽之间的派系斗争,田信有些闷闷不乐,简单酒宴后返回战场。
随着刘备称王的消息传达全军,全军士气高涨,旺盛。
得益于田信、关平的严防死守,以及驱使降军为劳力,这时候樊城东面已修筑好土山。
作为防备,曹仁则将东面城墙临时增高四尺,但墙厚不过两尺,也就能抵挡弩弓箭矢而已,不耐冲撞。
田信登木楼观察城头曹军,曹仁也躲在门板后面观察全军欢欣鼓舞的荆州汉军。
相隔十二三丈,两人大眼瞪小眼。
第三十五章 攻
八月二十二日,樊城周围洪水浸泡的土壤依旧湿软。
但荆州汉军已集结在城东土山,土山宽约十二丈,可容五十人并排突进。
土山后的塔楼、停泊在泥土中的三十艘战舰站满弓弩手,蓄势待发。
关羽在南岸留守,北岸这场战斗交给关平负责指挥。
关平才十八岁,却是二代中年龄最大的,他生来就肩负着许多使命。
他以牛酒犒赏各营选拔来的突阵猛士,三百余重甲步卒围坐在一起,田信当首盘膝而坐,盾牌横在膝上,一条炖煮绵软的牛腿、三斤重牛肉,一碟盐,一碟酱,一碟醋摆在盾牌上。
因他不饮酒,从他奉义军选来的百余突阵猛士也都谢绝酒水。
以匕首削切肉片,或撒盐,或蘸酱,或蘸醋食用。
他依旧穿铁札盆领铠,只是背上负章是一个大大的白底红色‘田’字,为掩护他,另有七名选拔出来的突击队官都穿铁札盆领铠,区别只是背后的负章不同。
于禁投降后,荆州军最直接的战利品就是近两万套铁甲,可惜的是大多数牛马被洪水冲走、淹死。
以他现在的影响力,攻城时表露身份,必然遭到守军格外关注。
他们饱餐之际,前后约两千余弓弩手开始压制城墙守军,近百架床弩安置在塔楼,或土山近距离攒射城墙堆砌的障碍物,守军处处狼藉。
约上午十一点左右,田信领着一队突阵猛士登上土山,从这里可以俯视城墙,约高过城墙一丈,可洞悉城墙残破障碍后的守军动态。
陈凤引百余突阵猛士列阵压向城墙,守军反击薄弱,对重甲、持盾的突阵猛士并无杀伤。
陈凤这百余人抵达城墙处,挥舞长戈刨勾墙上障碍,为后续登城做准备。
清理障碍后,陈凤领人后退,如今已日上三竿。
田信与习宏互看一眼,同时举起手中战戟,各率百人沿土山而下,轻易登上守军退让的城墙,田信向南,习宏向北。
城内屋舍房顶,守军搭建简易工事,大约零零散散五百余弓弩手密集攒射。
田信左手持盾,但箭雨从右来,不利于遮蔽,顿时十几人中箭,箭伤不深,随即持盾立在墙边抵挡城内平射来的箭矢。
“杀敌!”
守将许成提剑挥动,二百余甲士持盾密集冲来,几乎瞬间与田信这里纠缠在一起。
双方杀喊声一片,声音嘈杂,几乎丧失听觉。
田信左臂挽盾,低头咬牙,右手提着四面汉剑不断的从盾牌隙缝中扎刺,不论是盔甲、盾牌,都被他的四面汉剑扎穿,他面前倒下一名名的守军甲兵,倒下的甲兵随即被拉锯的双方踩踏,或者干脆人死了,却被敌我盾牌顶着、夹着,左右摇摆。
城墙宽不过一丈半,并排拥挤十余人而已,算上二排、三排的矛戟攒刺,同时也就三十余人能参与战斗。
双方此刻都是重甲为前排,前排撞在一起几乎盾牌顶着盾牌,彼此额头贴着额头,除了身后两排能协助攻击外,身后更多的人则奋力推搡。
越来越多的荆州甲兵顺着土山登上城墙,四十丈长的城墙上不多时就拥挤千余荆州甲兵。
甲兵越多,队形越乱,承受着来自城内弓弩手的杀伤。
此刻田信已顾不上许多,不断重复捅刺动作,脚下已被血水、尸体铺满。
踩踏着不知敌我的尸体,他艰难前进。
守将许成见这一路荆州军攻势强劲,再看北面那一路荆州军已被阻隔在城楼前,当即领着自己部曲私兵投入战斗。
守军一支战戟钩在田信头盔上,并使劲往后拉扯,仿佛要把头盔扯走,顺便还要扯断田信的脖子。
田信吃痛,更是持剑疯狂捅刺。
突然一股鲜血喷到他早已被血液染红的头盔上,他头盔上的战戟被一刀斩断,持刀的林罗珠右臂手肘被另一杆长戟勾破划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