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规模战斗,已经让纯钢的来福弓、朱漆箭强化到极点。
来福弓通体为钢,就连弓弦也是钢丝,从工艺、材料方面来说,已经超出当世人的理解。
田信的戎车也跟随而来,青伞盖下并无人影,只有静静伫立的红漆镜甲。
这是摆出来给人看的,功勋没必要挂在嘴上。
每一件神兵,都见证着几笔功勋。
赵云打量这些神兵,见少了两口,一口青釭剑则由关姬掌控;白虹剑则借给陆议,由陆议拿着掌军。
白虹剑在手,陆议指挥北府兵会非常顺手,比虎符之类的更有号召力。
待到玄武门前,田信一跃下马身姿矫健,甚至落脚无声无息。
今日他头戴乌纱折角善翼冠,穿一领绯紫金线绣描的金龙过肩圆领广袖服,金龙龙头在胸前,张嘴衔着燃烧的火球,龙身搭在左肩,龙尾后半截团在背后。
腰扎一条巴掌宽锦绣玉带,左腰悬两口剑,分别是刘备赐下的八口章武剑之一,以及诸葛亮赠送的灵帝所铸中兴剑。
浑身未配一片玉,反倒左手手腕扎着得自甘宁的七枚铃铛。
金龙过肩圆领广袖服面前,众人的赤袍、黑服显得跟粗帛麻衣一样,灰头土脸,仿佛麻雀群里来了个凤凰。
庞林忍不住闭上眼睛,已经不敢去看关羽气红的脸。
关羽脸都被田信气青了,平日穿惯了细麻短衣、素色粗帛衣衫的田信,今日一反常态,突然这么衣着锦绣,绘绣龙凤的……到底是穿给谁看?
王连细细审视田信,分析田信的用意。
关羽又不好当众质问、指责,强忍着不快,板着脸。
辈分最小的张绍上前迎接田信,细细打量田信的衣衫:“陈公锦绣衣装,宛若天人,实令弟惊叹。”
田信展开双臂让他仔细看,还原地转了一圈,仿佛开屏孔雀,呵呵做笑:“陛下屡次赏赐厚重,再不穿就腐朽成灰,那着实可惜,实属不得已。”
说着抖抖双袖,引着张绍上前向关羽施礼:“大将军。”
“孝先这衣冠装饰……似与汉礼有别?”
“大将军未免惊诧,此实属正常,我陈国之君,自有国情在此。”
田信左手按在剑柄,右臂负在背后,腰背挺直如同立松,展露出令关羽陌生的仪态:“我以为三恪终究是汉之宾客,礼法应小有迥异,可示大小之差,中外之别也。”
一侧张绍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诸侯王太子的六章冕服,再看看关羽同样为诸侯王规格的九章冕服,再细看田信,身上礼服只有一条骇人的龙,没有天子十二章中的任何一个。
穿着奇装异服,田信却无一点不自信的心虚感,姿态坦然,风流自生。
除了关羽是真没心思去欣赏这套礼服外,余下人多细细鉴赏……田信的这套礼服,将蜀锦的鲜艳华美特质发挥的淋漓致尽。
也有的人目光观察田信身后的神兵,田信也在观察这些人,想看看有没有跳出来指责。
可惜,暂时没有。
第四百七十章 五龙
南宫,太极殿前,虎贲林列。
田信站在关羽左侧,与另一侧的张绍随他关羽引领群臣,他们身后是梁王、鲁王、王连、赵云等十二人,再后面是朝中百官,以及地方上计吏。
群臣班列齐整,黑袍进贤冠一班,赤袍鹖羽冠一班。
其中关羽、刘理、刘永是九章冕服,关兴、张绍是六章冕服,有别于群臣;田信更是有别于众人。
编钟敲响,关羽领班第一个迈步登上台阶,田信、张绍慢半步跟随。
登上三十六重台阶,关羽止步,群臣纷纷停步。
太多人躬身垂首端着木盘、竹简,跟在关羽三人之后的赵云十二人多是垂袖而来,挺腰直背,头微微垂下以示恭谨。
关羽回头,审视站立台阶、台阶下黑压压三百余人:“天下英杰,多在此间矣。”
田信见无人搭话,就说:“敌国亦有英杰,不可小觑。”
“哼哼,彼辈穷途末路,算不得英杰。”
关羽说罢转身,朝殿前门槛走去,田信、张绍互看一眼,各自转身跟上,都是剑履上殿。
随后跟着赵云、刘永、刘理都是剑履上殿,余下纷纷在殿前脱去木履。
“宋公大将军上殿入朝!”
唱名声中,关羽左手按在章武剑剑柄,昂首阔步入殿。
“陈公征北大将军上殿入朝!”
田信也是同样姿态,不同关羽腰间的玉坠碰撞清脆作响,田信行走间左手按剑,手腕处铃铛摇动,自有律动、节拍在。
“周侯行虎步监张绍上殿入朝!”
张绍终究不是张飞,没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拜谒不名的特权。
其后也只有刘理、刘永、赵云因持有章武剑,得以剑履上殿,但不享有入朝不趋、拜谒不名的待遇。
殿中已摆好桌案、蒲团,会议时间太长了,连吃喝都有安排;就连休息时间、地点也有安排。
大殿正中龙椅空悬,龙椅后是巨大的屏风,四联屏风,每联屏风各绘一条龙,恰是当年田信所绘的四龙图。
屏风后应该就是等待的刘禅,刘禅的近臣董允、费祎就在殿中奔走,安排班列排座事宜。
只是刘备始终珍藏的四龙图被摆出来,气氛瞬间就凝固了,每个人都有一种窒息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