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有三龙,李邈性格疏狂,兄弟四人里,被称之为三龙……所以他被乡里人忽视了。
益州人正积极融入汉室朝廷,除了李家三兄弟、文恭、谯周、马忠、张裔、彭羕等人外,王甫的堂兄弟王商、王士如今都是郡守。
谯周所问,李邈眼睛眨动,狐疑起来。
田信的运气始终很好,无往而不利。
甚至廖立这个倒霉鬼,被瑞兽一巴掌打断腿骨,都能痊愈如初不留隐患。
就廖立这个岁数,哪怕田信医术再高,骨骼痊愈后应该留一点跛足、瘸腿的症状才对。
堂堂汉家侍中,朝廷仪表担当,要有才华,还要长的有威仪……有没有才华不好说,可一个跛子绝对谈不上有威仪。
多少人眼巴巴等着,可廖立的腿恢复如初……这简直不讲道理。
还有征战,田信这边的军吏除了当场阵亡的,其他大多数都能战后救回来,以至于田信攒下了一批残疾军吏。
没人敢小看这批残疾军吏,这批人执行力很强……他们才能不重要,只要肯把田信的命令执行贯彻到底,那就是最大的本事,很多人是办不到这一点的。
这批残疾军吏最可怕的是对军队的训练,湘军征集来的兵员是荆南四郡之冠,素质十分优秀。
集训期间,田信带着关姬去漓江修了一座象邑,直接玩耍去了。
湘军的训练,就有这批残疾的北府军吏负责,湘军的战斗力已经在岭南战场,南中战场得以展现。
湘军兵员素质再优秀,也是被吴军当草人砍的蛮夷,结果这样的蛮夷被操练后,冠以湘军之名,就开始横行战场。
是湘军兵员素质强,还是训练的这批军吏强?
跟着田信的人,就连残疾的军吏都这么强……这不是命数又是什么?
李邈眼睛转动,隐隐间自以为了解了朝廷的一些举措用意。
一个人的气数再强,天意再垂青,那也是有限的;当田信气数耗尽,枯竭时,自然就到了遭受反噬的时候。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李邈神情变化落在谯周眼里,两个人精神达到某种契合,李邈询问:“灵帝时,谶纬有言,帝气在益州,今应在陛下。又有言,说东南有天子气,非袁术、孙权之流,又会应在何处?”
东南帝气莫非应在关氏家族?
谯周觉得这不可能,关羽不可能谋反,田信在,关家今后两代人不可能有谋反的动机。
“帝气自北转移向南,此古人共识也。”
谯周如此回答,两人走在街坊之间空阔道路,又说:“我闻道理学院有辩论,问何处为南北分界,各有说辞。陈公以气候为准,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说北方至多两年三熟,而南方能一年两熟或三熟。”
李邈陷入沉思,汉人流行占卜,益州更流行卜筮的风气,不然大家也没有必要这么南了。
一路至码头,两人再无言语。
命数这种东西,实在是诡异的捉摸不定。
因一人兴邦,也能因一人亡国。
十年、二十年前的天下豪杰,谁能想到最终汉室三兴的局面会由刘备撑起?
刘备打赢汉中战役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关羽三万人北伐,竟然能打崩曹仁七万人?又打崩孙权十万人?
如果天命真的在那个人身上,因遭受魏军迫害,魏军也受到反噬,于是有了汉中之败。
然后迁移路上遭受折磨,所以魏国国力空前虚耗,曹操曹丕父子不得不掀起大规模杀戮来整肃人心。
随后投入汉军,汉军就连战连捷……看一看这些年的汉军战绩,几乎都与田信有关。
甚至没牵连的南中战场,李恢轻敌冒进被包围,还是两千里行军抵达的湘军解围,大破叛军,瓦解了南中豪强的战意。
莫名的,谯周有了判断,这场北伐,极有可能是第二场东征。
第一次东征,没有田信汉口反攻,会败的有些惨;第二次东征,败的更惨。
如果北伐……
此前压制自己不去想这种危险的事情,现在不得不想。
实在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会这么想……这些人或许现在不想,北伐胜利后也不会去想,如果北伐真的失利,这些人会怎么想?
船舱里,谯周、李邈心有灵犀,貌似想到了一起去,互看一眼又都掩饰。
这种事情别说乡党,就连兄弟、父子间也不应该明言。
第五百零六章 当面
几日后,田信来江都,他不想见皇帝,这是个很有压力的事情;皇帝又何尝想见他?
这次田信的服饰稍稍寻常一些,头戴翼善冠,穿浅蓝圆领窄袖礼服,脚踩一双漆皮履,中兴剑悬在腰间。
剑履登殿,刘备隐约有了一种大朝会时群臣的感受,如芒在背,让田信带剑上殿……等于让一群猛虎上殿。
以田信武技,估计杀光殿上群臣,宝剑都不带卷刃的。
让田信意外的是竟然没看到张飞,还以为张飞会一同议事,以活跃气氛。
毕竟自己跟刘备没什么想说的、想要的,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就是不知刘备这里怎么想。
虽然沟通能排解许多误会,可也会让许多矛盾爆发出来。
待田信落座,刘备遣退许多闲人,说道:“孝先,魏人曾笑朝廷,说如今汉室君臣失仪,国无威信。我深以为然,又无力更改,孝先以为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