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得有什么后患,唯一担心的就是体质提升后带来的‘功耗提升’。
昨天的升级,又多出两个天赋点,可以更好地为周围人改善体质。
临时感染,强化一点体质;等一段时间后,再解除感染撤回天赋点,但强化的效果能持续很久一段时间。
对正常人也就这样,但对先天体弱的孩童,正处于发育期的孩童有神效。
夫妇两个站在甲板,田信依旧驻望船队各处,感慨一声:“岭南有疫疾,他们不怕,他们更怕人与人间的厮杀。”
关姬见旁边甲板上十几个孩童也在看初升的太阳,语腔柔和:“夫君重开岭南以来,人员迁徙,并无显著疫情,这才令士民甘愿追随,不惧岭南瘴气。”
跟着田信开发岭南,岭南传说中那令人震怖、恐慌的疫疾,似乎也能被压制、隔断。
真有这么神奇?
没有,多亏了荆州迅速发展壮大的纺织业,能保证湘军人手一顶蚊帐;湘军生活条件本就跟岭南水土贴近,没有发生大规模,不可控制的疫疾。
加上人畜粪便集中处理,填满生活区域的污水坑,定期以草木灰水浸泡衣物,洗澡;加上石灰水消毒,以及饮用热水,严禁食用生食。
湘军采集到的小香蕉,都恨不得用锅蒸了吃。
夏侯氏家族所在的运船边,夏侯三姐妹在江边帐篷前生火熬煮早餐。
夏侯玄坐在江边圆石上提笔书写,他左手握着竹简,右手提笔蘸墨,书写一路游记心得。
处处弥漫炊烟,听不到夜里烦人的蚊子声,曹绫……夏侯绫只想用了饭,早早返回船舱,好好睡一觉。
她望着远处,那里十几个童子军正在挨训,典满恨不得将这些饮用生水的小家伙吊起来打一顿。
更远处,几十个童子军站在江边,腰往前伸,身子后曲绷成弓状,正比赛尿远……
哪怕在江边歇脚,也不能饮用江水,水都是江边井里的水。
这些井虽不是很深,但多少有一些效果在。
她目光里,周围总有巡视的卫士,这些卫士穿戴北府铠甲,护颈板上张贴‘宪’字,为纠察沿途人员违纪事项的。
管的很严,几乎不给人自由活动的机会;就连厕所都修建好了,一切人员活动都在这些人的监察范围内。
第五百一十一章 庞季
邓邑,田信南下至湘关,调湘关留守庞季回南阳听用,并晋升为率长。
庞季来时携带大量芽茶,还捎了一封田信的信。
也不算田信的信,是田信的信里夹着一份虞翻的遗书。
北伐出征前,虞翻已经准备了许多遗书,虞世方孝期结束后,就将一些遗书交付田信。
比如现在这一份遗书,就是委托田信为虞世方求娶婚姻的。
陆议握着这卷虞翻的遗书,只觉得沉甸甸的,昔年的江东四降将,虞翻已然战死,自己留在南阳总理北府八十营兵马。
张温也已经启程回江东,去协助关羽清理孙氏余孽;棘阳侯南阳郡守徐祚在江东召集了一批徐氏旧部,就带着姐姐徐夫人走海路前往广州,连荆州都不回。
估计张温在江东把想做的事情做完,也就走海路去广州。
田信把虞翻的遗书交给自己,肯定是看中了陆郁生,与虞世方都出自江东,虽有七八岁年龄差距,虞世方可以等。
可陆家与张家的联姻失败了,但陆郁生也不能轻易出嫁。
涉及家族长远,何况陆郁生兄妹是由自己弟弟陆瑁抚养,之前陆郁生与张白的订婚,也是陆瑁完成的。
跟陆议不同,陆瑁更偏向于一个学者,对张白十分欣赏,也善于发掘寒门士人,是《陈国后汉书》的副总编,目前就在四通八达、中原士人迁徙、聚集的南阳搜集各家记录,以方便后续修史。
虞翻的这份遗书很快就落到陆瑁手里,陆瑁细细阅读,可以感受到虞翻出征前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五子世方当为求妇,其父如此,谁肯嫁之者?造求小姓,足使生子。天其福人,不在旧族。扬雄之才,非出孔氏之门。芝草无根,醴泉无源。家圣受禅,父顽母嚣,虞家世法出痴子。”
不要求娶大姓女儿,免得夫妻之间不和睦。
正如虞翻遗书里说的那样,虞家子弟是学易经的,对许多事情,与常人比起来有不同看法。
陆瑁犹豫再三,提议:“虞世方刚毅犹如其父,虽系良配,但我家实无适龄女儿。我闻夏侯伯仁遗有二女,随族南迁。不若求娶夏侯家女儿?”
“此事若可行,公上也不会置书于我。”
陆议在厅中来回踱步,荆州大户、新贵家族已经没了适龄、待嫁的女儿。
首先是赤壁前后,剧烈战争导致荆州动荡极大,各家都有人口夭亡,这个时间段存活下来的孩童本就少。
这两年汉朝廷发展迅猛,别说及笄待嫁的十四五岁女子,就连十二三岁的女子都已陆续订婚。
虞翻又在遗书里点明了婚姻的重点,没必要攀附高门、旧族、新贵,从小门小户娶一个能生养孩子就好。
虞翻的顾忌是很直白的,不愿意虞世方因为婚姻而为难。
取了旧族、新贵家的女儿,自然就要为对方家族发展做考虑。
娶一个出身较低的妻子,那虞世方就能按着自己心意去做事,不需要分心他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