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田信与朝廷之间的敏感气氛消除,自然会着手处理北府问题。
北府的问题很严重,哪怕取消北府番号,只要这些府兵还按照部坊、营坊的驻屯方式生活,那随时可以聚集为军。
张飞理解了刘备的嘱托,见他疲倦异常,忍不住又说:“陛下宜早招孝先回朝,孝先医术见长,或许能……”
“不……孝先医术尽在《十二策》中,如今使孝先归来,只会令孝先难堪。”
刘备说话间听到腹部鼓鸣、肠胃蠕动,又说:“孝先归来,必有谣言离间,届时更难处理。”
见刘备说完闭上眼睛,张飞与刘永一同告退。
殿外,法邈、关兴、张绍、诸葛乔四个人一起走来迎接,张飞询问关兴:“安国,大将军何时能归?”
“回叔父,估算时日,公父应至武昌一带,再有两日可抵江都。”
关兴强作精神回答,现在随时有一种天塌的感觉。
甚至,比当年孙权背盟,江东大军逼近江陵时还要有压迫感,让他有些难以喘息。
张飞扭头示意,关兴几个人跟着张飞朝宫门处走,张飞询问:“我听闻马孟起驻节江夏,无意回归江都?”
“是,庞豫州请调北府兵扫除境内匪患,北府不宜轻动,陛下欲遣左军移镇豫州,与兖州之右军相呼应。只是赵公不曾奉诏,推说患病染疾,即不肯来江都,也不愿挥兵北出武阳关。”
关兴说罢苦笑,偌大的朝廷,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有效劝说马超的人。
经历彭羕事件后,马超就没有朋友。
张飞想到自己的老搭档宗预,宗预交际范围广,当年汉中战役对峙时,自己与马超合作,进军下辨,要突入凉州开启第二战场。
这是一场折损很大的败仗,当时宗预就跟马超有一些交情;这些年因为田信,宗预跟马超也有许多会面,起码一起吃过几次饭。现在的朝中,还真找不到几个跟马超吃过饭、说过话的人。
稍稍思考上次见宗预时的感官,说:“宗德艳可为使者。”
关兴面有难色,张飞去看儿子,张绍悻悻回答:“宗德艳无功而返。”
张飞脸色严峻起来,这个节骨眼,马超想要干什么?
作为跟刘备沾亲带旧的乡党,张飞只是领军打仗的风格显得粗猛,这是作战风格,绝非为人性格。
可惜田信不在,在的话就知道,马超又犯心病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旧更替
关羽昼夜兼程,在半夜时抵达江都。
北城东南角,是修建的大将军府、大司马府、丞相府,这是上三公;靠北一点是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府。
关羽刚刚落脚,黄门侍郎诸葛诞乘车而来,寂静街道上只有挑着灯笼的虎贲卫士。
每隔七八步就有一对虎贲站岗,关羽只来得及换一套干净礼服,就在诸葛诞引领下进入北宫。
北宫朱雀门前,张飞正在这里等待,与关羽见面时并无言语交流,两人汇合后一起入宫。
崇德殿宫门处,刘禅、刘永、刘理三人来回踱步,此刻齐齐站在门边,刘永、刘理施礼,目送关羽、张飞进入崇德宫。
殿内火烛林立,明亮如昼。
黄权领着尚书台一众尚书正式录写遗诏,关羽靠前坐在床榻前的小圆凳,柔声询问:“陛下?”
刘备伸手抓着关羽、张飞的手:“今孙权授首,曹丕惶惶不可终日。国事,我无忧矣。云长?”
“臣在。”
“我已将公寿托付翼德,小儿本欲当面托付孟起,奈何孟起染疾不能亲来。大儿质纯,非治国才器,今后就交付云长。”
刘备微微侧头看关羽,关羽颔首应下,张飞止不住流淌泪水。
刘备目光打量殿中,没有看到诸葛亮的身影,也没有看到田信的身影。
稍稍停顿,刘备又说:“我已遣子龙在荆山开凿陵墓,虽下诏薄葬,节省度支,就恐太子、群臣大肆操办,空耗国力。此事云长、翼德需留意。孙姬无辜,不可因孙权之事迁怒,给一县汤沐邑颐养天年。”
说着他看向黄权,黄权捧着一卷遗诏靠近。
刘备闭上眼睛:“传太子、齐王永、代王理。”
刘禅三兄弟一起入殿,跪伏在床榻边,刘备声音虚弱:“云长,为太子宣诏。”
黄权趋步上前,将诏书递入关羽手中,关羽双手捧着,转身侧对刘禅三人,代替刘备,向刘禅宣达诏令:“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东宫群臣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听到这里,刘禅身子微微颤抖。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关羽念完,诏书交付刘禅,刘禅勉强能控制情绪。
“陛下?”
关羽转身轻声询问,刘备静静躺着不做反应。
张飞在一侧紧紧握着刘备左手,已感受不到血压跳动,整个人瘫软跪倒在榻前:“陛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