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驹、强端、李虎、鲜于辅、张雄!他们辜负了我的信任,都是叛贼!国贼!”
轻微的风吹走了吴质的愤怒,郭谌头垂着,满是愧疚。
不是北府兵太强,而是己方内部的历史遗留包袱太过沉重;想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何其艰难?
本以为建安末年的汉室朝廷积重难返;可继承汉室的大魏,崭崭新的大魏,也有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历史遗留问题,都是疑难杂症,非动刀子不可解决。
“这些人喜欢逞能,自以为无用武之地,把我的布置当成耳旁风,这种情况下……我不能辜负陛下托付重任。”
吴质精神趋于平静,只是神态中有难以掩饰的疲倦,就连油亮亮的熊裘大氅也在此刻失去了光泽:“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我不会离开白庙。我会为陛下效忠,至死方休。”
“若事不可为……文信宜自思退路,勿以我为念。”
吴质说着双手抬起搭在郭谌两肩,目光真诚、坦然,惊怒情绪还未完全消退,对郭谌温声讲述:“兖州乡党不可无人,文信当思长远之事,不可计较眼前得失。”
郭谌眨动眼睛,呵呵做笑,又摇摇头说:“都督都已生出报国之心,我与都督交契深厚,相识、相知二十余载,又岂能偷生?”
吴质张张口要劝,见郭谌一副神色坚定的样子,索性闭口,又拍了拍郭谌肩膀,很是用力。
然后转身拾起木板军书,从一侧桌子上拿起笔批示,又书写新的军令交还给郭谌,一切都在不言中。
郭谌低头审视新的军令,是命令张雄原地环车为阵进行固守,以及让鲜于辅施行诱敌之计,最好能钓出北府追击骑兵,使其与主力形成实质分割,然后咬住这股北府追击骑兵,等待主力骑兵冲击。
北府、左军的骑兵力量加起来绝不会超过八千骑,每吃掉一千骑,己方的优势会大很多。
对于这份军令,郭谌没有异议,转身就去宣布、传达。
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
上午十点半左右,苏则终于抵达七盘岭,此时灞水流域的雾气已然散尽。
白发苍苍的苏则站在岭上泪眼朦胧,望着熟悉、朝思暮想的灞水,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多少次梦中置身乡梓,多少次惆怅惋惜,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这把老骨头也终于能埋到祖坟里了。
他的视线中,北府亲军三卫、鹰扬二卫已经渡河抵达北岸;东线上游的扬武二卫就在河岸边待命,上游北岸的左军也结阵推进,骑兵已经率先穿过那条人力挖掘的沟壑,正与亲军三卫汇合。
亲军三卫周边的魏军营垒已然尽数插上如火如荼的汉军战旗,而服色土黄的四五支魏军已然易帜,高举青色、红色两色战旗向王忠营垒进围,企图解决掉王忠。
魏军的东线军团除了张雄的长林军撤离、保住建制、兵力,余下的就这么反戈、相互抵消了。
算上闭门自守的石门关守军魏平所部,今日决战之初,吴质雍凉军团就有石门关守军四千人、巴氐千人、烧当羌四千人、归化羌五千人,白马氐、武都氐七千余人,这两万魏军就这么脱离了吴质的指挥,还将王忠的五千河北兵围起来。
换言之,主力决战还没有爆发,吴质就减员两万七千人。
虽然这两万七千人里真正的甲士还不到五千,可就这么反戈易帜,足以打击魏军主力士气。
而下游三河口,虎牙军三卫已经从石河渡河抵达西岸,正原地休整,等待下一轮进攻指令。
石河上游的东岸,怀远率正在岸边组装木筏,以新伐原木制成的木筏足有五层厚,木筏上压着沉重石块。
这批木筏投放后,将顺游而下,从三河口汇入灞水,向北冲击,冲散郭淮布置的暗桩,打破河面封锁。
河面封锁解除,就是灞水上游扬武二卫、左军重步兵出发的时刻,将配合陆议的虎牙三卫完成最致命的战略合围,一口吞掉吴质的雍凉军团主力!
这个战术并不复杂,苏则平复心情时就已经看明白了。
这里也能隐约看清楚魏骑主力的阵地……吴质的选择已经很有限了,他如果调魏骑主力去攻击迂回到蓝田县的陆议,那么南面的北府兵主力就会对吴质发动猛烈进攻。
换言之,吴质已经不可能分兵,他分兵就是自取死路!
唯有正面击败田信,才有一条生路;田信分兵截断吴质的退路,自然要承担风险,与这风险对应收获的就是全歼魏军雍凉主力,一战定二州,免得战事拖延、反复、拉锯。
分兵战术,永远都不会落后。
虽然正面战场北府目前投入的兵力只有亲军三卫、鹰扬二卫,可除了充当预备队的四远率、昭勇率这五个率兵力外,余下都在运动,全部投入到了战争中。
好似摆开拳脚架势的武士,如同展开双翅的鹰;而吴质的魏军,仿佛一条盘起来的蛇。
三河口的郭淮西线军团就是蛇尾,蛇头就是魏骑主力。
蛇身已经一圈圈盘起,所以蛇尾郭淮只守不攻,蛇头吴质只攻不守。
苏则细细审视战局布置,最后目光落在魏军东线被围的王忠部。
如果王忠也倒戈,或协定不战……那么吴质就真正的九死一生了。
王忠虽然被围在高地,可仍然牵制了易帜的羌氐联军一万七千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