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寇自重?
孟达思维发散,直言询问:“公上,以魏人奸滑,若驱使此辈伐木做工,我恐木轨一事会泄露于敌国,是否要严加防范?若如此,恐怕影响修筑进程。”
“不必防范,关东四州也会修筑木轨,此物又非高深机密,为敌国学去实属必然。”
田信一本正经模样:“此战中,俘获魏国巧匠马钧,此等人物有一就有二,子度公不必挂怀在意,专心做事即可。”
“是,公上所言极是,是某多虑了。”
孟达笑呵呵致歉,心中难免诽谤,天下巧匠都是稀缺人物,丞相那里把蒲元这个士人当工匠用;己方这里把工匠当士人用。
俘获的马钧和其他吴质军中的优秀匠人第一时间就被安排送到夏侯国学习现有先进技术去了,可没见田信把马钧这个‘有一就有二’的巧匠当寻常人处理。
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
天水郡的冀县,这是一座让马超伤心的城池,显然天水豪强并不信任马超。
当年马超击败夏侯渊,割据陇上达两年之久,自称并州牧、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然而正是凉州东部的豪强联合设计,叛乱的叛乱,劝马超出征的出征,一起配合瓦解了马超在凉州的统治。
马超的妻儿,也在冀县守军倒戈叛乱时被诛杀一空。
彼此的仇恨是很深的,天水豪强敢放马超入城,谁也不敢保证,马超会不会突然后悔,举起屠刀将天水豪强屠戮一空。
冀县豪强不敢招纳马超入城,马超只好留护军苏则入城招抚天水豪强,他自己则率兵向陇西进发。
陇西郡守游楚、凉州刺史张既即便威望很高,很受凉州士民的信赖……可吴质的雍凉军团已经完了,他们谁也等不来大魏的援军。
因此,又有什么战斗的理由呢?
与天水豪强一致,陇西豪强也反对马超进入陇西,凑集五千余人进驻洛门,堵住马超进入陇西的通道。
洛门,马超策马游猎,在渭河南岸的山梁上眺望西北方向,渭河北岸的陇西军营地。
那是一支乌合之众,但不能轻易攻击,一旦开战意味着陇西豪强的退路已经断绝;也会导致金城郡以西的凉州豪强同仇敌忾,形成统治阻流。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构成北府的元勋旧人籍贯虽然是关陇,但以关中降军为主,这批降军是当年马超、韩遂战败后魏国接手、改编的士户。
这批士户饱受压榨,生活并不好,因此作战士气不高,有抵触心理,才在战败后积极融入汉军,形成了北府。
这也是魏军常态,一支农奴化的军队,作战士气、积极性、装备的器械质量,以及后勤保障可想而知。
另外融入北府的陇上吏士来自天水一带,因为这里本就富庶,也靠近关中,方便征发兵役。
所以关陇籍贯为主的北府,实际上军吏来源以京兆、扶风、天水、弘农、冯翊这五个郡为主,陇西郡的反而不多。
马超如今游猎兴致正浓,丝毫不在意洛门陇西兵的举动、意愿。
从当年与张飞一起进屯下辨,号召、煽动凉州,企图在汉中战场之外开辟凉州战场,结果是下辨惨败。
四大氐王的雷铜战死,另一个氐王强端从中立转为支持魏国,杀死了途径辖区的汉将吴兰。
而凉州豪强,对马超、张飞的呼唤……选择了作壁上观。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一件事情,神威天将军马超对凉州士民、诸胡的号召力已然衰败到了冰点。
现在天水豪强公然结盟阻止马超进入冀县,陇西豪强组成联军前来阻截……也就不足为奇,实属情理之中。
凉州牧是做不成了,那就换个地方。
马超想的很开,经历过最坏的事情,现在这都不算什么。
凉州豪强如此不给自己面子,朝廷也不可能允许自己担任凉州牧……所以,现在打猎就好,没必要去解决陇西、西凉郡县的问题。
理论上来讲,这些郡县目前还是大魏的疆域,代表汉室的北府还没有接受西凉郡县的投诚。
所以,渭水北岸的那支陇西兵,哪怕现在使用汉军红色为主的旗号、服色,可他们依旧是魏国境内集结的军队。
现在真的把陇西兵抓住打一顿,打了也白打……反正以后又不是自己当凉州牧,自有新的州牧、刺史前来收尾巴,收拾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马超优哉游哉,可陇西豪强坐不住。
魏国陇西郡守游楚就在军中,这是个很好的筹码,游楚也愿意做这个筹码。
游楚也把话说的很清楚,如果陇西、西凉各郡传檄而定,以当地豪强表现出来的风骨,自然很难得到北府的认可。
唯有表现出战斗力,才能赢得北府的尊重,在后续处理陇西、西凉地区时更多限度的考虑本地豪强的利益。
战斗力不一定体现在动员更多的人,武装更精锐的部曲,而是团结、同气连枝。
到目前为止,马超的另一个老仇人杨阜还扣留在游楚手里……游楚自然不想无谓牺牲,现在有许多浑水摸鱼的机会,自然不能平白放弃。
比如制造陇西兵与北府之间的对立情绪;以北府现在的储粮,根本无力支援远征西凉地区,要解决西凉地区唯一的手段就是协商解决。
协商的话,利益分配是个大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