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赵公不肯退军,那就由赵公自便。”
关中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这种事情不必焦虑。
田信安慰庞延说:“朝廷那里会有许多说法,如今并州之上郡、西河郡已在我手,正适合赵公屯军,想必他不会让我为难。还有,告知陇西,就说年内我会举孝廉。如今已十月初,待卿至洛门,已然立冬矣。年内陇西不定,我自不可能举陇西孝廉。”
“是,下官明白。”
见庞延没有其他疑惑,田信顺路送庞延到外围校场上马,现在不缺马了,庞延花三天时间就能一口气跑到洛门……如果紧张一点,不爱惜马力,两天也能跑过去。
有马和没马,完全就是两种效率。
送庞延离去后,田信思索着今年各郡孝廉,就来到临时校场。
被征发的二十个幢主及二百个百户,如今就集结在校场,会派遣子弟一人充为自己宿卫亲兵……这种怯薛军制度实属军中正常手段,算不得多么伟大的创举。
二百二十名新兵会编在亲军三卫,在补员到缺额部队之前,这二百二十人会组建为一个新兵曲集中训练。
而现在就是成立新兵曲的时刻,自己要做的就是参加这场活动,在一侧观礼,看新兵曲的曲长邓艾给这批新兵授予军阶肩章。
关中杂胡十二万户,实际上只有六十个幢主,换言之,只会提供六百六十名宿卫亲军常备兵员。
这六十个幢主之外的杂胡人口,要么相互合并补齐六十幢的编制,要么陆续转为、恢复汉籍,再要么……消失不见。
第六百一十八章 画
汉水,杨仪伫立楼船上,寒冷东南风迎面吹来,远处视线内是灰白缭绕的云雾,凝结的水汽附着在船首旗帜,所有旗帜都下垂,不见摇晃迹象。
此番入朝,绝非一个好时机。
江东降臣已陆续完成清算、调拨,廷尉卿张温的辞表已经呈送江都,朝廷虽扣留不做批示,可张温已经改乘海船去了广州。
太常卿赖恭、卫尉卿辅匡受费祎案牵连,都已罢免;廷尉卿张温主动去职,而自己却要代表大司马、关东都督,总督四州军事的卫公张飞入朝述职。
这种述职工作,本该由上计吏负责,现在却点名自己入朝,显然接下来的朝政改动里,势必有自己一环。
绝非什么好事。
与北府有交情的袁綝、刘邕、廖化、陈凤、文布、邓凯、习宏都在这一轮大规模调动名单里,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杨仪深感不安。
眺望家乡的汉水,顺汉水而下,两岸从视线余光掠过,有一种身在船中,随波逐流,不由自主的感觉。
下游,一支运船悬挂‘陈’字战旗,正缓缓向上游鱼贯而行。
这是刚从降雨区航行而出的船队,甲板上正有许多水兵擦拭水迹,他们与杨仪的船交错而过。
杨仪侧头去看,北上船队甲板上有许多少女、孩童,大约二三十名少女莺莺燕燕在一处甲板上晒稀薄的阳光。
这些应该都是北府军吏家中的待嫁女子,这次进入关中,或许其中绝大多数女子都会嫁人。
可惜,喝不上这顿喜酒了。
带着忧愁,杨仪与这支北府运输船队擦肩而过。
运输船队里,孙策的孙子孙奉双手抓在护栏探头看船舷破开的水浪,身后是他的两个姑姑,一个是陆议的妻子,另一个是嫁给顾氏已经成为寡妇的顾孙氏。
还有一艘船里,孙权与袁术女儿所生的二女儿刘孙氏此刻也是头扎素色细布巾带,寡妇打扮。
她的丈夫刘纂在当日事变时按例去给小舅子孙虑府邸里讲课,执金吾陈到麾下的缇骑办案,孙氏十侯陆续纵火焚烧戚里,火势延烧到边上的元戚里……反正一团混乱中,她的丈夫刘纂命丧大火,连尸骸都找不到。
步夫人留在天兴洲汉兴亭为孙权是守丧,也是两个堂姐可怜她,北上关中时将她拉上了。
寡妇改嫁也是一条出路,顾孙氏都已有这方面的打算,也就将刘孙氏劝了劝,索性离开南方,换一个天地生活。
至此,孙氏家族在长江流域再无苗裔,都在这支北上船队里前往南阳,择机走武关道去关中生活。
待杨仪再回首时,已经看不到这支北府运输队,估计这支船队夜里会在汉津休整。
而自己呢?
杨仪回头时,就能看见下游前方不远处灰黑交叠的降雨区,仿佛一个大大的雨伞,雨云若伞,伞下是麻漆漆的浓厚雨幕。
汉津,随着船只靠岸悬停,汉津都尉诸葛乔领着大小吏士搜寻各船的船舱。
目前关东四州的税关还没有恢复,收取过关税的只有汉津、白帝城、湘关、柴桑口和濡须水的东关,一共五座税关。
关税十税一,要么自己申报折算,要么缴纳十分之一的货物,由税关变卖折钱。
诸葛乔的面子还是很大的,这支北府运输队如实申报运输物资。
夏侯玄与诸葛乔在江都时有数面之缘,饶有兴趣陪同诸葛乔检查船舱,询问:“诸葛都尉,我闻朝廷欲修立《关税法》。听闻今后关所无物不抽?”
“确有此事,太初有何异议?”
“并无异议,只是觉得此事难做,事倍功半。”
夏侯玄手里折扇指着船舱中间的一副边角包贴的硬木密封箱子说:“此中金银约有二百斤,按着新税法,会抽二十斤。与其这样,还不如雇佣车马,走陆路绕过汉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