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咨询陆议,就是想借陆议之嘴,让陆议经过江都时转达给老丈人,让朝廷早点动手,大家合力完成度量衡标准的重新统一。
毕竟北府休养的节奏比朝廷快,对标准度量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越早制定,对北府更有利。
还有廖立,如果老丈人因为各种原因准备延迟、压制度量衡相关的事情,那就到了廖立出场的时刻。
廖立目前在野,可如果论资历,廖立是跟马良、李严齐平的,比杨仪高,廖立发动舆论攻势,可以尝试跟少府卿杨仪一起制定度量衡标准。
如果依旧有人做阻挠,朝廷不愿立刻推动度量衡相关工作……那北府只好撇开朝廷自己干。
就算有了问题,也不是己方不给老丈人面子,这一点宋公国众人也是能看得见,能想明白的。
陆议也只是为难片刻,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别,想明白各方面得失后,以对田信性格的了解,陆议不徐不疾反问:“公上已有心得,何复问臣?”
“唉……话虽如此,人苦无足,得陇望蜀啊。”
田信感慨,察觉陆议及周围近臣神色有异,自知失言抬手轻拍自己嘴,莞尔做笑另言:“此事对大司农、少府皆有大作用,卿入江都拜谒大将军时,也可与杨少府多多走动。”
“是,臣竭力游说杨少府。”
陆议不敢做保票,现在的杨仪已经不是去年时的杨仪,少府衙署可以自己在郡县设立分支机构,能从豪强那里催征山林湖泽矿藏开发许可的许可金,或者直接拿分红。
有了钱,还有田信许可、支持的征税部队也顺利建立,能自己征税,还有自己的直属武装力量,杨少府的腰杆子自然也就硬了许多。
虽说少府衙署征来的税还要分给北府三成……可现在杨少府兵强马壮,又得到大将军的器重、支持,多少有了点别的想法。
有军队就能建立功勋,少府又在郡县有分支机构,本身又有钱……杨少府的心思,越发不好猜测。
第六百七十二章 还剩三个
一场意外引发的阴云正弥漫在邺都,虽晴空万里,可获知消息的郭女王却浑身冰冷。
皇帝在世的四个儿子中,曾受封秦公一度险些立为太子的元城王曹礼在郊外驰马时坠亡。
如今就剩下太子曹叡、河东王曹霖、阳平侯曹蕤,余下七个儿子都已陆续夭亡,近几年都是将要成年的皇子夭折。
郭女王自己都觉得惶恐,哪里敢把这个消息送到曹丕面前?
何止是郭女王,卞太后可能因为岁数大了,对气数、天命之类看的更重一些,以至于得悉孙儿突然坠亡时陷入昏厥。
结果也算好,不需要找个人去给曹丕通知这个会危及个人生命的消息,曹丕闻讯自己来了卞太后的寝宫。
他来时,卞太后已然悠悠转醒,沉浸在悲伤中。
四个儿子,幼子曹熊病弱在弱冠之年就夭折了;三子曹植寄居敌国,志气不能舒张,母子又不能相见,作为母亲自然理解儿子的苦闷。
次子曹彰生性果烈,因意见不合,却破家明志,才得到机会领军出战,壮烈战死。留下一个孙儿,顶着个秦王爵位,送到了关中为质。
长子曹丕继位之前,子嗣稠密……可继位之后,子嗣接连夭折。
有传言是冤死的甄氏前来索命,这个传说就如一方巨石压在曹魏皇室的心坎儿里,憋得喘不过气来。
此刻当她看到曹丕已然病态的面容,卞太后更是伤心不能自已。
曹丕似乎已经麻木了,坐在床榻边的圆凳上,手里握着布巾为母亲擦拭泪水,只有一串串揩去的泪水,才能让他情绪有些波动。
至于曹礼骑马坠亡……不成器的东西,没了就没了,就当没生过这么个儿子。
或许也在自我开解,恼恨这个儿子的轻率、不惜命。
他右手握着的布巾又换了一条,可他左手始终握拳撑在大腿上,握得紧紧,仿佛要捏断一些人的喉咙。
“邺城是非之地,河东王、阳平侯不宜久留,宜遣归藩国。”
卞太后声音干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嘱咐、命令:“太子已然年长,应在中书省观政。”
哪里还有放任皇子争斗的心思,再留在身边养,可能都会死的莫名其妙。
卞太后哭红的眼睛望着曹丕,满是哀伤……从来不会缺做皇帝的人,她舍不得眼前这个儿子,更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曹丕在生活方面已经很节制了,是他的心态崩坏了,一步步做不想做的事情,杀不想杀的人,到头来却什么都没了。
手足之情没了,哪怕现在还存在,可天下人眼里,在母亲眼里,他这个兄长做的十分失败。
从曹彰破家之时,他的心态就开始失衡,随着夏侯尚病死于半道的消息传来,从曹休隐居不问世事,再到曹植在汉朝廷郁郁不得志,让他开始质疑、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简称,不想活了。
虽然有些不想活,可谁又愿意好端端寻死?
可现在自他继位篡汉以来,平均一年死一个儿子……既是巨大的打击,也带来了极大的恐惧。
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掌在操纵曹魏皇室的命运,戏弄每一个成员,摧毁每一个成员眼中最宝贵的东西。
这是报应,杀人太多的报应,也是反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